增值税改革明年起在上海试点 先从运输业开始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中国税务报 人气: 时间:2011-10-27
摘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讨论通过《疫苗供应体系建设规划》,决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讨论通过《疫苗供应体系建设规划》,决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
  
  为进一步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中的重复征税问题,完善税收制度,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一)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试点,条件成熟时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二)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三)试点期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并根据增值税特点调整。纳入改革试点的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可按规定抵扣。
  
  专家解析: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意义深远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点  
  1、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
  
  2、试点先行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条件成熟时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
  
  3、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
  
  4、试点期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并根据增值税特点调整。纳入改革试点的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可按规定抵扣。
  
  鲁政委:企业税负过重亟需减税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服务业由目前的征收营业税逐步调整为增值税,并降低税率。结构性减税由此拉开序幕。应该说,减税政策此时出台相当及时:近年来,无论经济增长和企业状况如何,税收始终刚性高速增长,这从侧面折射出企业税费负担过重,亟需减税。政策好,重要;抓好落实,更重要!
  
  贾康:意在减少重复征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建筑安装交通运输和服务业由目前征收营业税逐步调整为增值税的改革试点,并降低税率。这是一项已定重大减税改革拉开序幕的表现,意在减少重复征税等,降低三产税负以利其更好发展、放手专业化细分和升级换代,进而提振消费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
  
  谭丰华:当下推动结构性减税善莫大焉  
  一路飙升的财政收入再次撩拨起了国人期待减税的神经。在我国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的形势下,无论对于国家大局还是民众个体,无论对于短期稳定和谐,还是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管是从公平角度还是效率角度,减税都善莫大焉。
  
  在当前的现实下,结构性减税已不是方向性的,而是操作性的。为防止结构性减税变成有关部门推诿塞责的万能辞令,需要在控制总体税负的规模,推动税收立法权和税法制度的统一,弃除“隐性税收”,提升经济造血功能等方面尽早取得实质性进展。
  
  杨志勇:削减增值税有利于经济增长  
  增值税是中国第一大税种,减增值税才能更好地发挥减税促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而且,减税也有一个契机。增值税扩围需要保持营业税税负与增值税税负的大体平衡。营业税税率多在3%-5%之间,17%的增值税税率有一定的下调空间。
  
  王朝才:深化增值税改革旨在减轻中小企业税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就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这一决定解读说,增值税和营业税本质上都是流转税,但在不同税制的情况下,会发生矛盾。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将减轻中小企业税负。如果上海试点成功,会很快在全国推行。
  
  王朝才称,上海的试点是在现行增值税17%的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以适应不同企业的情况。通过试点,了解改变增值税后,对企业究竟有何影响,是否真能达到预期效果。另外,营业税是地方税,增值税是共享税,中央要拿走75%。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是改革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刘尚希:增值税试点改革影响意义重大  
  财政部财政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税收制度方面,增值税试点改革是整个税制改革的重要步骤之一,意味着增值税括围正式启动。行业方面,首先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进行,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避免了营业税重复征税的弊端,同时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这些都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消费者方面,此次改革或可使消费者受益。
  
  屈宏斌:减税步子应更大些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局部宽松有了实质性措施,即针对服务业的结构性减税。近年来国家财政总收入持续超速增长,今年1——9月高达29%以上。国家财政存款余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减税的步子完全有条件并应该再大些,应该在新一轮的局部宽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孙钢:规模和效果有待观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税收研究室主任孙钢表示,现在很难判断增值税改革能够减轻多少税负,需要看具体方案。他指出,近期内涉及到减轻税负的基本是结构性调整。增值税改革步伐较为迅速坚实,相比较与从2004年到2009年长达5年之久的增值税转型,已算迅速。对于民众较为关心的增值税改革和减轻税负之间的关系,孙钢表示,试点刚刚开始,目前公布上海交通行业试点税率,具体到细分行业实行何种税率,哪些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业都需要等待上海方面出台细则。之后才能计算减轻税负的规模。(来源:中国经济网)
 
  上海率先试点增值税改革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  
  
  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
  
  (一)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试点,条件成熟时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
  
  (二)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
  
  (三)试点期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并根据增值税特点调整。纳入改革试点的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可按规定抵扣。——国务院常务会议  
  
  中国税改规划中最为迫切的增值税改革开始迈入“深水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进一步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中的重复征税问题”。
  
  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收到厚礼。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试点,条件成熟时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上海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肖林昨日透露,国务院基本批准了上海市上报的方案。他进一步解释,按照此前上海市制定的方案,有关试点将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展开,部分现代服务业主要是和交通运输相关的服务业。
  
  肖林还透露,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之后,上海还想将增值税扩围试点扩大到其他行业,包括金融等行业都将是增值税扩围的方向。
  
  目前增值税扩围只是一个初步方案,具体细节还在制定中。中国企业财税管理研究院院长谢学焘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税改中最大的减税项目  
  增值税取代营业税,即外界广为关注的“增值税扩围”,普遍被称为“十二五”期间“有增有减”税改中最大的减税项目。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下,被视作带有减税效应的增值税转型与4万亿元投资计划同步出台,其主要针对第二产业的机器设备实施税前抵扣,并未能惠及第三产业。
  
  此后,此轮增值税改革的第二步,也是更为关键的一步——增值税扩围的呼声便不断。
  
  此番试点,除增值税扩围外,试点税率也有所调整。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
  
  另外,此番试点还对中央和地方因改革牵扯到的利益划分作了界定,以消除后续推广可能面临的地方阻力。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试点期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并根据增值税特点调整。纳入改革试点的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可按规定抵扣。”
  
  可查资料显示,增值税是中国第一大税种,目前属国税,中央每年返还25%给地方。今年1-9月,国内增值税18198.68亿元,占到同期全国税收收入的25.5%。
  
  营业税则是地方税,且是地方税中最大的一个税种,自1995年起,营业税基本上都占地方税收的四成以上。
  
  今年1月,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副局长董勤发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从营业税到增值税的彻底转变,粗略讲也会让地方政府失去原本可以收到的营业税的大头,差不多达到75%,这部分转移到了中央政府国库之中,仅有25%以增值税地方分享部分留在地方国库中。这显然是一些地方政府最为不愿看到的。
  
  “试点期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并根据增值税特点调整”,这一安排颇费思量。
  
  为何选择上海交运业  
  为什么试点会选择在交通运输业推行?
  
  谢学焘说,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交通运输业的改革是比较好处理的。首先,交通运输业和生产性服务性的企业都直接相关;其次,从增值税本身来讲,在交通运输业现已存在增值税进项抵扣。这样容易操作。
  
  另外,今年以来,中国物流成本高企,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消费,并带来负面连锁反应,不改革没有出路。
  
  之所以把试点放到上海,谢学焘表示,主要原因是上海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国税地税合一的省市之一,从征收管理来说,选在上海压力会比较小。
  
  此前,外界普遍认为,征管机制涉及到地方税务局跟国家税务总局的关系。一旦把增值税全部实施,营业税作为原来地方税务局的一个主管税种缺失以后,地方税务局整个机构配置以及相应的工作都需要进行调整。
  
  对国务院选择上海做试点,肖林的观点是,这和此前要求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率先转型,特别是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取得突破有关。
  
  肖林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就要创造条件,把试点当作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推动力,起到“突破”和“示范”的作用。而税收政策无疑是推动行业发展最有效的杠杆。
  
  “上海税收肯定受影响”  
  外界有观点称,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解决重复征税问题的同时,企业税赋将大为降低。
  
  谢学焘即是持此类观点者。  
  谢学焘告诉早报记者,从宏观上讲,中国的增值税是流通税的一种,按其本意是对企业新增加的价值征税,而不对购进的价值征税。但由于眼下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与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消费型增值税相比,不允许企业扣除购进的固定资产,所以对不是企业增值额的收入也要课税。
  
  营业税,则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
  
  谢学焘告诉早报记者,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文化体育、金融保险、娱乐业和销售不动产过程中。这些行业中,金融保险和销售不动产适用的税率为5%,娱乐业的税率则在5%以上,其他均为3%。
  
  增值税则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谢学焘说,增值税税率主要有17%和13%两档,除农产品(13.31,0.00,0.00%)、音响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适用13%的税率外,其他均为17%的税率。
  
  表面上看,由征收营业税改征为增值税,税率提高,企业的税负也会增加,但谢学焘表示,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具体分析,一家运输企业此前缴纳营业税,假如它为一家生产企业提供运输服务,收了100元的运输费,按照3%的税率,它需要缴纳3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后,应纳税额是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可能只有10元的纳税额,即便是按照17%的税率,也才需要缴纳1.7元的税收。总体看来,企业的税赋大为降低。
  
  此前经济观察报曾援引权威渠道的消息称,增值税扩围在上海试点后,“为此上海市当年税收收入将减少100亿元。不过,上海表示,试点造成的减收自行承担,不需中央补贴。”
  
  对此,肖林告诉早报记者,增值税在上海试点后,上海的税收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具体影响不会太大。不过上海市的态度很明确,宁愿影响一点税收,也不能妨碍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按照“四个中心”建设的目标,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就是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而按照谢学焘的预计,试点只能在一个阶段影响上海的税收,他预估也就一年左右。其后,因为试点行业税负降低,行业活力会增强,税源也会扩大,税收会逐步增长上来。
  
  对于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的问题,谢学焘说,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划,这两档税率主要会集中在服务业。
  
  上海的问题似乎好解决,但是全国推广就会面临较多困难。谢学焘认为,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各级财政应该怎么分享税收,因为大多数营业税是地方税,少数中央企业营业税是中央收入。一旦试点结束,“试点期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这条试点期间的政策能否延续,有待观察。(东方早报   记者王道军)

  杨志勇:削减增值税有利于经济增长

  2008年底,中国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出台了新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实行了三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否应该转向,已成为当年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属于短期经济政策,应对的是短期宏观经济问题。这是不少人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应该转向的直接依据。的确,积极财政政策实行的时间越长,其政策效力会出现递减的趋势。但政策是否需要转向,并不是由政策实行的时间决定的。不能机械化地理解“短期”,更不能简单地将“短期”视为一年以内。
  
  “短期”只是说明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随时都可能因经济形势的风云突变而作相应的调整。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外部经济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欧美日三大经济体目前所遭遇的困难,说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问题依然严重。外需依旧不可靠。中国仍然需要在不放松外需的前提下,积极扩大内需。
  
  中国国内经济的隐忧也决定了积极财政政策暂时还不能退出。从2010年4月16日以来实施的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房地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困局。房地产行业关联度大。一旦相关政策处理不当,未来中国经济甚至可能下滑。房地产调控结果的巩固必须扩大商品房的供给,但目前政策的重点侧重保障性住房建设。这对高企的商品房价格的影响不大。遏制房地产投资投机需求的调控政策,从表面上看让房价上涨速度得到了控制,但由于没有坚实的房地产供给作为保证,这种政策很可能给未来的调控带来更大的压力,房价反弹概率极高。因此,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转向扩大商品房供给,为消除未来经济隐患未雨绸缪。房地产调控背景下,经济遇冷趋势是明显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只会让经济雪上加霜。
  
  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因素累积的结果。2009年和2010年的天量信贷是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特色的宏观金融管理体制下,天量银行信贷实际上意味着货币量的扩大。在经济相对低迷的背景下,天量信贷带来的货币扩张效应并没有在物价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物价上涨的压力早已埋下。时下的通货膨胀是天量信贷滞后反应的表现之一。
  
  中国特色外汇储备体制也给通货膨胀以巨大压力。银行结售汇虽已不再强制,但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结果导致外汇储备增长迅猛。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意味着大量人民币的投放。这也是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通货膨胀永远是一种货币现象。天量信贷已经导致通货膨胀。因此,应对之策不是简单地抑制信贷规模。已经形成的通货膨胀,可以视为对原先天量信贷的一种平衡机制的确立。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采取过激的信贷紧缩政策。这是因为,货币政策扩张的好处经常为大企业所获取,而货币政策紧缩的成本常常为小企业所承担。本为对冲扩张所采取的紧缩,反而带来新一轮的不平衡,从而增加经济不稳定的可能。最近,不少地方中小企业告贷无门,高利贷问题越演越烈,就是小企业负担紧缩成本的具体表现。
  
  当前需要反思的是外汇储备体制。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外汇储备体制,以减少外汇人民币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干扰。
  
  财政赤字向中央银行透支机制早已不复存在,财政赤字不是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靠财政政策紧缩来应对通货膨胀,是不可靠的,反而不利于应对通货膨胀政策的选择。
  
  财政政策能够在减轻通货膨胀给人民生活带来痛苦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增加对中低收入者的补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线,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虽不能直接降低通货膨胀,但对保障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反而是财政政策应继续保持积极的理由之一。
  
  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外爆炒中国地方债风险。国家审计署对地方性政府债务审计权威报告表明,中国10.7万亿元规模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根本性的冲击,更不可能给中国财政带来系统性风险。但是,中国地方财政也不是毫无问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就是其中之一。地方政府性债务所存在的期限重叠问题,也给一些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对于地方债问题,应该在进一步规范中央和地方财权和财力关系的前提下,增加地方政府财权和财力,赋予地方政府正式的发债权,为地方财政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当前局部地方出现的部分地方债违约风险,是能够通过债务展期和债务期限互换得到解决的。银行业监督部门出于信贷资产安全考虑不允许展期和互换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尚未过去,经济增长基础还是较为脆弱的关键时期,应该用超常规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一些制度性问题需要用中长期的解决方法,而不宜用短期化的政策来一揽子解决。
  
  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不变的前提下,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也应作适当调整。财政支出规模在扩张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的重点应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的公共服务。
  
  在财政收入上,需要重新思考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1994年财税改革所建立起来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的作用需要科学评价。如果没有这个机制,那么我们很难想象在两轮金融危机面前,中国能够应对自如。如果没有这个机制,那么我们很难想象政府能够有较为充足的可支配财力来支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正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奠定了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财力基础,保证了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积极作用的发挥。应该说,目前的财政收入占GDP(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一个基本合理的水平。接下来,需要结合财政收入增长态势,适当采取减税政策。而且,从中国税制结构的现实出发,在继续对个人所得税等实行减税政策的同时,减税的重点应转向间接税,特别是增值税。
  
  增值税是中国第一大税种,减增值税才能更好地发挥减税促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而且,减税也有一个契机。增值税扩围(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缩小营业税征收范围)需要保持营业税税负与增值税税负的大体平衡。营业税税率多在3%-5%之间,17%的增值税税率有一定的下调空间。而且从提高财税国际竞争力的视角来看,增值税和消费税税负都需要下调,从而将一些流失到海外的消费需求重新转化为国内消费需求。(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云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