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若干营业税问题的公告[全文废止]

来源:税屋 作者:税屋 人气: 时间:2015-12-25
摘要:从7号文和13号文的规定中可以看出,统借统还业务的资金来源是金融机构,也就是说取得的是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若是从其他渠道取得的资金,按照同样的模式管理分拨给其他集团内企业,收取的利息能够适用于统借统还业务不征收营业税的规定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工作中已经遇到多个案例。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若干营业税问题的公告[全文废止]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2号       2015-12-25

  税屋提示——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0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部分失效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自2023年6月16日起,本法规全文废止。


  根据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经研究,现将若干营业税问题公告如下:

  一、企业集团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以发行债券形式取得资金后,直接或委托企业集团所属财务公司开展统借统还业务时,按不高于债券票面利率水平向企业集团或集团内下属单位收取的利息,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金融机构统借统还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000]7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贷款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2]13号)的规定,不征收营业税。

  【徐贺点评
  这项政策规定主要解决的统借统还业务中资金来源对税收属性界定的影响问题。现行中央层面关于统借统还业务营业税处理能够普遍适用的政策主要是《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金融机构统借统还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000]7号,以下称“7号文”)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贷款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2]13号,以下称“13号文”)这两个文件,这个文件关于统借统还业务的规定如下:
  7号文: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等单位(以下简称统借方)向金融机构借款后,将所借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包括独立核算单位和非独立核算单位),并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利息不征收营业税。统借方将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不得按高于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利息,否则,将视为具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性质,应对其向下属单位收取的利息全额征收营业税。
  13号文:企业集团或集团内的核心企业(以下简称企业集团)委托企业集团所属财务公司代理统借统还贷款业务,从财务公司取得的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利息不征收营业税;财务公司承担此项统借统还委托贷款业务,从贷款企业收取贷款利息不代扣代缴营业税。以上所称企业集团委托企业集团所属财务公司代理统借统还业务,是指企业集团从金融机构取得统借统还贷款后,由集团所属财务公司与企业集团或集团内下属企业签订统借统还贷款合同并分拨借款,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向企业集团或集团内下属企业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再转付企业集团,由企业集团统一归还金融机构的业务。
  从7号文和13号文的规定中可以看出,统借统还业务的资金来源是金融机构,也就是说取得的是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若是从其他渠道取得的资金,按照同样的模式管理分拨给其他集团内企业,收取的利息能够适用于统借统还业务不征收营业税的规定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工作中已经遇到多个案例。
  【案例1】某企业中票案例
  某企业集团发行中票来融资,融来的资金分给下属成员企业适用,按照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向成员企业分割并收取利息,该集团收取的利息按照统借统还业务进行营业税处理,在税务检查中被检查机关认定为不是从金融机构取得资金,不能适用于统借统贷业务的营业税处理,要求补缴该业务的涉及的营业税。
  【案例2】某企业短融案例
  某上市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委托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包销,由于种种原因,该债券都由负责承销的商业银行购买。上市公司取得的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使用,按照支付给银行的利息向成员企业分割并收取利息,该上市公司收取的利息按照统借统还业务进行营业税处理,在税务检查中被检查机关认为不是从金融机构直接借款,不能比照统借统贷业务处理,要求企业补交营业税。
  这两个案例中企业被税务机关要求补税,不能使用于统借统贷不征营业税的处理,主要的问题就是在于资金来源,由于不是来源于金融机构而不让享受统借统贷不征收营业税的待遇。
  这个事情从企业的角度看有其合理性,7号文和13号文规定的符合条件的统借统贷业务之所以不征收营业税,主要原因就是这是企业集中使用借贷资金的一种方式,解决单个企业融资难和成本高的问题,名义上是一个统借方向对方拆借,但实质这个统借方是代表其他企业统一来借款,税收上就按照实质终于形式的原则并未将其作为企业之间的拆借应税行为来处理,而是将其作为用款的单位直接向资金拆出方来借款,因此统借方收取的利息不高于支付给资金拆出方的就不征收营业税。可能当时7号文和13号文出台时企业的这种模式融资还主要是向金融机构,但是近几年来企业融资渠道逐步多元化,这种集团企业统一融资的来源不仅仅是金融机构了,也包括其他形式,比如中票、短融、公司债和企业债等,融资后的运作方式与7号文和13号文中规定的统借统贷是一致的,只是资金来源不同而已,从本质属性上来说都是集团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并不是统借方和用款单位之间的拆借行为,并且统借方也没有从中取得收益,因此从道理上说统借方比照统借统贷的规则不缴纳营业税也有其合理之处。实践中,很多大型的企业集团从金融机构以外融资这块都没缴纳营业税。
  但是,从税务机关执法的角度看,税务机关不让统借方比照统借统还来处理也有其合理性,税务机关执法既要遵循税收的基本原理,也要依据相关的规范性文件,而之前的7号文和13号文都说的是从金融机构的借款,那言外之意就是似乎就是非金融机构的不行,并且有些外部的财税政策监督部门也是持这种观点。若是税务机关允许企业这么处理,客观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执法风险,并且现在税务局是检察院重点盯防的机构。
  所以,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企业现实的合理性需求与政策供给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很多大企业集团和税务机关也通过自己熟悉的不同渠道向政策制定部门相反馈这个问题,并且从今年看若是这个问题还不解决,积累的风险将会越来越大。
  目前,债券按照交易场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银行间市场,另外一类是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银行间市场发行品种较多,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短融、超短融、中票等。其中,企业债由国家发改委负责审批,短融、中票等由中国人民银行下的交易商协会负责审批注册。公司债则由证监会负责审批,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银根放松、鼓励企业发债等各种因素令债券市场大为活跃、利率下降。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截至12月29日,2015全年债券发行量相比上一年,几近翻番,达到了近23万亿元(含地方债、金融债和国债等)。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10月12日,2015年以来共发行公司债408只,发行规模共计4267.85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367只公司债发行,发行规模共计1058.14亿元。在这轮公司债“井喷”中,房地产企业是主力。仅10月12日一天内,就有包括华夏幸福、北京城建、金地集团等在内的五家A股上市房企公告公司债预案或预案获批。
  无论是房地产集团还是其他的企业集团,发行的企业债、公司债、短融、超短融、中票等大部分是集团公司统一运作融资,然后分给下属单位使用。企业发债的规模越来越大,很多企业都会面临税收上的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发债的企业将会面临非常大的营业税上的不确定性,向下属公司收取的利息交营业税感觉有些亏,没有收益还承担了5%的营业税及附加,不交又存在后续检查税务机关追征的风险。
本文章更多内容:1-2-下一页>>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云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