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日,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如今,距营改增顺利完成已经一年时间。就此,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流转税主管合伙人胡根荣指出,在经历了磨合期的考验之后,各行业的企业应纷纷开始研究新思路,以妥善应对新挑战,切实把握政策红利所带来的机遇,在后营改增时代实现华丽转身。 胡根荣指出,中国营改增涉及到将原征收营业税的近1600万户企业纳税人、1000万自然人纳税人和超过2万亿元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从全国数据来看,2016年5-11月建筑、房地产、金融、生活服务四大行业(26个细分行业)累计实现增值税应纳税额6409亿元,与应缴纳营业税相比,减税1105亿元,税负下降14.7%。其中,建筑业减税65亿元,税负下降3.75%;房地产业减税111亿元,税负下降7.9%;金融业减税367亿元,税负下降14.72%;生活服务业减税562亿元,税负下降29.85%。这里营改增的溢出效应是指除了减税效应以外,也就是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直接税收利益以外,对于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的正面影响。 从整体经济的角度看,第一,减税带来的乘数效应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视;第二,营改增后,服务和货物一样征收增值税,第三产业纳入增值税抵扣链条,有利于经济结构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调整;第三,出口的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以及进口增值税的进项抵扣,有利于我们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分工。 胡根荣指出,营改增溢出效应是税收政策给企业带来的红利,和避税无关。企业要做的事情是顺应税制变化和政策导向,加强管理、转型升级,最大限度地拿到国家给予的税收红利。一是改善业务模式,梳理进销渠道,例如尽可能选择可以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实现进项的应抵尽抵;二是提高企业的税收管理水平,和营业税相比,增值税在发票管理、财务记账、纳税申报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对税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加强培训,做好内控;三是企业的管理层要加强对于这一重大税制改革的理解,一方面支持企业的税收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国家产业政策的角度思考企业的战略升级。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