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核算、计量、披露等作了明确规定,对纠正无形资产核算中的偏差,体现新经济形势下无形资产的变化和发展,维护正常的会计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现行的无形资产核算范围、计量和信息披露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拟就如何完善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披露制度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一、适当扩大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规范无形资产确认 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笔者认为,企业应将符合无形资产定义,并同时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确认为无形资产。具体来说,企业在确定无形资产确认范围时应考虑如下因素:一是知识产权创新资产,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明创造的高新技术或技术诀窍,除会计准则中列举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外还应有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二是市场基础资产,即与顾客结构及市场因素相关的无形资产,包括品牌的信誉,企业品牌、服务品牌;与客户的关系,如销售网络、分销渠道、长期客户。三是组织管理资产,即企业在组织协调、管理沟通等方面相关的无形资产。如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方法、信息技术交流、网络工作系统、融资关系等。四是员工基础资产,即与企业员工业务能力及创新能力相关的无形资产,包括员工的业务能力、职业水平、心理状态等。因为这些项目首先为企业拥有或控制,其次属于企业非货币性,所以只要这些项目能够单独辨认,而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其成本能可靠计量的话,均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二、进一步完善无形资产计量 (二)关于无形资产减值问题 另外,减值之后的无形资产价值如何摊销是现行无形资产准则没有进一步规范的问题。笔者认为,比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计提减值准备之后,无形资产摊销基数应当是扣除累计减值准备之后的金额。 三、进一步完善企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体系 此外,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还存在信息披露范围较窄的问题。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无形资产的确认,在符合无形资产定义的基础上还应具备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准确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确定能流入企业、企业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可能存在的各种因素能做出有明确证据支持的合理估计等条件。但实际上有些无形资产的支出和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对未来的收益具有非完全独占性,这就使得大部分无形资产的信息未能在报表中披露,如品牌、人力资本等。 现行财务报告系统注重对交易事项的记录和反映,通过外购和投资转入取得的无形资产可以在财务报告中确认和披露,而表现企业未来超额获利能力的无形资产如抵押服务权、捕捞许可证、进口配额等,却不能选择现值来计量。有些无形资产价值虽然发生重大变动,但由于缺乏交易事项,也不能在财务报表中确认,从而使企业无形资产的整体价值被低估。再者,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内容模糊、指标单一,而在知识和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如无准确的研发阶段信息披露,无法判定企业无形资产的科技含量和获利能力,信息使用者就难以理解和分析企业的业绩和资产状况。综上,笔者认为,无形资产在计量上的困难不能成为不完整准确披露信息的理由,无形资产的披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是完善企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制度,增加无形资产披露的强制性规定。在信息披露制度中落实民事赔偿责任,构建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相结合的无形资产信息报告体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市场交易组织和审计等中介机构对信息披露进行监管和审核,强化信息监管标准化建设,加大对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增强信息的客观性、可验证性和公开透明性,强化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监管的全面性与权威性。 二是完善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无形资产报表披露格式。在明确范围的基础上,确定无形资产披露的内容,建立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现有表格在内的格式系统。立足我国实际,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知识资本计量报告体系,建立公司品牌及产品文化等补充报告。还可以借鉴固定资产的一些披露格式来揭示无形资产的原值、累计摊销价值和无形资产净值,克服无形资产披露的随意性。 三是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在对专业性较强和较复杂的无形资产进行计量时,引入外部评估人员,健全评估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完善评估执业体系,规范执业行为,合理定价,使无形资产披露信息更加具有公信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