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经信技字[2011]727号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充分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动我省企业技术创新的意见

来源:税屋 作者:税屋 人气: 时间:2011-12-22
摘要: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建设创新型省份,需要综合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和手段,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降低创新成本、防范创新风险,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充分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动我省企业技术创新的意见

鲁经信技字[2011]727号         2011-12-22

各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省各行办、协会,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加快实施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各项战略部署,不断提高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现就充分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政策重要性的认识

  1、落实好税收激励政策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十一五”以来,全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促进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政策,积极构建以政府政策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金融信贷和多渠道融资为支持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把落实创新政策和组织实施各类科技创新项目、重大技术创新专项有机结合起来,把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作为政策的重要目标,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技术创新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全面贯彻落实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为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落实好税收激励政策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建设创新型省份,需要综合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和手段,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降低创新成本、防范创新风险,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创造条件,优化环境,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充分运用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加速转变发展方式,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3、落实好税收激励政策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培植壮大财源的现实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落实好税收激励政策对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实现财源建设可持续性的重要性,强化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政策对产业发展和企业研发活动导向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支持企业直接融资,鼓励社会投资,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技术创新项目建设,凝练一

  批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高技术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把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政策的成效体现在又好又快发展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

  二、把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政策作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一项重要任务

  4、强化企业政策落实的主体地位。企业既是技术创新优惠政策的受益者,也是落实好优惠政策的实践者,落实各项鼓励创新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是做好技术创新工作的基本着力点。要通过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贯彻落实,激发企业创新热情,增强企业创新动力,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5、组织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突出技术创新优惠政策的导向性,引导企业加快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四新一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项目,攻克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  参与制定一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为技术创新优惠政策的落实提供重要的项目源。要集中优势科技资源,实施重点攻关,突出抓好发展基础好、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自主创新项目,使我省重点骨干企业掌握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努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迅速抢占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形成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提高企业主动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积极性。

  三、积极营造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政策的良好环境

  6、强化服务和效率意识。各级经信、财政和税务部门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开展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各项激励政策的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先进省市的经验,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提高执行力,推动工作落实。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目标责任制,结合实际制定任务分解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完善配套措施及具体办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7、推进企业的管理创新。加强企业管理是落实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前提和保障。要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和规划计划、财政等必要的行政手段,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创新,特别是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技术管理、财会管理、质量管理,以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练内功、挖潜力、降成本、增效益。狠抓财务管理,积极防范财务风险。强化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8、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协调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机制。鼓励自主创新所形成的成果及时申请注册登记,强化知识产权社会中介服务,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形成贯穿于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积极推广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发布重点专利成果产业化导向目录,鼓励企业加快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及时将专利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合力推进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9、建立和完善协调工作机制。各级经信、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要协同配合,密切协作,建立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加强政策配套联动,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推进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实的工作合力。省经信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研究制定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指南,定期下达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省财政部门要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税务部门要严格依法治税,抓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贯彻落实。

  10、加快组织实施技术创新规划和计划。继续加大10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40个特色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20个新兴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促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的落实力度。把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项目和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作为落实税收激励政策的重要抓手,支持企业着力创新、引进、凝练项目,不断充实技术创新项目库,实行技术创新项目有序跟进、滚动实施,加强研究开发的效绩管理,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要加强项目调度、协调解决问题,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11、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大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鼓励省市县和有关部门建立技术创新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形式、多方式募集技术创新资金。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作,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全省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进行规划计划对接,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国家有关创新专项。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5%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3%以上的有关规定,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经费逐年递增。

  12、制定和规范工作程序。依据国家税务总局《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116号)的规定,尽快制定“山东省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操作指南”,做好政策宣传,指导企业正确归集、分配和核算研究开发费用,科学界定研究开发活动,进一步规范申报程序,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13、加大创新激励政策的宣贯。各有关部门要在网站和行政审批大厅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的显目位置,宣传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和操作流程,税务部门要在办税服务大厅设立政策咨询辅导窗口,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要加大专题培训力度,采取专家讲解辅导,企业示范引导等形式,对企业财务人员、研发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进行多层次的专题培训,加强政策的宣传普及。

  14、建立和完善监督考核体系。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全省企业技术创新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意见(试行)》,建立促进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的监督考核工作机制,动态掌握全省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发展情况,准确描述、分析、评价、监测各项创新活动,加强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组织实施、技术创新投入以及激励创新政策的落实情况的考核,用足用好税收激励政策,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积极性,促进全省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工作。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热点内容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财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