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今天,我们就开始来展开具体的合并抵消了。刚开始,我们以最为简单的新设子公司的合并抵消为主题,来展开实务中的连续抵消。 等把这个情形掌握并融会贯通后,再来处理其他的合并,我们也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 02、举例说明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2020年5月,A公司新设一家子公司B,持股比例为100%,出资金额为100万元。 2020年6-12月,子公司B的净利润为40万元,按10%计提盈余公积4万元,并分红10万元。 假设我们现在要编制2020年末的合并报表(选择好基准日),当我们做好A公司试算、B公司试算,以及A+B的合并试算后,在合并试算中,我们就要做下述的抵消分录了: 分录一: 借:实收资本 100 盈余公积 4 投资收益 1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 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4 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10 采用上述的合并抵消分录,我们就把权益和相关损益都抵消干净了。这个合并也就做好了。 等到2021年末,如果A对B的权益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同时,子公司2021年度计提盈余公积6万元,分红15万元。那么连续合并抵消的分录应为: 分录二: 借:实收资本 100 盈余公积 10 投资收益 15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 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6 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15 年初未分配利润 4(10+4-10) 就这样,每年滚动下去。这样的调整分录,是大多数人都可以handle的。 03、存在少数股的情况 实务中的大部分合并,都是存在少数股的。我们要知道,一个公司的权益,必定由“多数股”和”少数股”共同享有。 因此多数股权益+少数股权益=公司的净资产,这是一个恒等式。但多数股和少数股是否是按持股比例享有,那就不一定了。 我们将上述的例子,加上一个少数股比例: 2020年5月,A公司新设一家子公司B,持股比例为80%,出资金额为80万元。合作方C公司持股比例为20%,出资金额为20万元。 2020年6-12月,子公司B的净利润为40万元,按10%计提盈余公积4万元,并分红10万元(按持股比例分配)。 同样,在做2020年合并报表时,我们也需要做好之前相同的准备工作,即准备好合并的试算,然后在合并的试算中,填入合并抵消分录: 分录三: 借:实收资本 100 盈余公积 4 投资收益 8 少数股东损益 8 贷:长期股权投资 80 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4 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10 少数股东权益 26((100+40-10)*20%) 等到2021年末,如果A对B的权益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同时,子公司2021年度净利润60万元,计提盈余公积6万元,分红15万元。那么连续合并抵消的分录应为: 分录四: 借:实收资本 100 盈余公积 10 投资收益 12 少数股东损益 12 年初未分配利润 2(8+8-4-10) 贷:长期股权投资 80 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6 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15 少数股东权益 35((130+60-15)*20%) 如果股权比例不发生变化,那么就这么一直滚动下去。有少数股比例的合并,相对稍显复杂一些。我们下面也再来总结一下一些数字的来源。 04、总结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的例题是小编直接编写的,所以在其他地方,你是找不到类似的案例的。但也是由于直接编制,可能会存在一些不严谨的地方,大家以简化的思想来看就好。 分录一和分录二较为简单,就不展开了。 分录三中: 投资收益=10万*80%=8万元 少数股东损益=40万*20%=8万元(净利润*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权益=(100+40-10)*20%=26万元(期末净资产*持股比例) 分录四中: 少数股东损益和少数股东权益都是同理。 我们直接来看看“年初未分配利润”: 年初未分配利润=8+8-4-10=2万元 实际上是等于上一年的分录中,会影响到未分配利润金额的科目数字的“加加减减”。 上述的合并,并不是采用第一步调整为权益法,第二步再进行抵消的方式,而是直接进行抵消。相对来说过程比较简洁、方便,但理解起来会比书本上的存在一点困难。 我们下文会继续和大家聊一聊,如果获得的这家单位,并不是新设的,而是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取得的,那么应该如何在今天的抵消分录上,来进行考虑。 最后,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抵消全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 问:如何抵消全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 答:在全资子公司的情况下,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数额应当全部抵消。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抵消分录时,借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项目。 当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不一致时,其差额作为合并价差处理。在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数额大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时,则将该差额借记"合并价差"项目;在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数额小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时,则将该差额贷记"合并价差"项目。 来源:安徽税务筹划网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