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管理员通过日常管理所掌握的纳税人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企业组织结构情况、生产经营规模、货物购销市场和购销方式、成本、费用、毛利水平、能耗、物耗情况、企业的纳税信誉等各类与税收相关的数据信息等。 ★第三方信息(本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产业和行业的相关指标数据等):2005年度全国塑料行业增值税平均税负为3.4%,全省为2.3%。 3.相关指标比对分析 评估人员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对该公司生产经营、财务核算及申报纳税等相关情况进行案头分析: ★企业税负与行业税负相比:该公司2004年实现增值税77.6万元,税负率0.36%,2005年实现增值税额60.5万元,税负率0.18%,比2004年下降了0.18%,增减率为-50%。2005年度,该企业增值税税负分别低全国、全省塑料行业增值税平均税负3.22和2.12个百分点。 ★销售毛益率变动、税负率变动和存货变动配比情况:销售毛益率2004年为2.89%,2005年为1.89%,毛益率下降35%;2004年存货期末比期初增加400万元,2005年存货期末比期初减少78万元;而税负率2004年0.36%,2005年0.18%,税负率下降50%。2004年和2005年销售毛益率、税负率和存货的增减变动明显不配比。< /p> ★销售成本变动与销售额变动配比情况:销售收入增减率为37.14%,销售成本增减率为37.79%,两项指标同步增长。但销售成本的加权平均价与库存成本的加权平均价震荡式波动。 ★进项税金控制额与实际进项税额相比对:通过测算,该企业2005年度进项税金控制额为5705万元,与实际进项税额5738万元相比,相差33万元,实际进项税额超过进项税金控制数。 4.发现疑点 根据审核分析,经验判断,评估人员发现了以下几个疑点: ★企业增值税税负率为何明显偏低? ★企业毛益率为何下降严重,且销售毛益率、税负率和存货的增减变动明显不配比,是否存在销售不入帐、低价销售或多转成本、取得虚开进项发票的行为? ★企业销售成本的加权平均价与库存成本的加权平均价震荡式波动,有的月份销售成本高出库存成本4倍以上,是否存在销售收入不及时申报,人为调节销售收入的行为? ★进项税金控制额比实际进项税额高,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依法取得? (二)约谈举证 为了破解种种疑点,评估人员要求企业对评估初步确认的问题进行自查,作出合理的解释。随后,评估人员根据发现的疑点问题,拟定了详细的约谈提纲,发出《税务约谈通知书》,与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进行了约谈。约谈围绕案头分析发现的疑点逐一展开: 疑点一:A公司增值税税负率为何明显偏低? 企业解释:该公司是销售塑料聚乙烯种类的企业,因塑料粒子价格太高,每吨达11500元左右,致使销售每吨的利润非常低。 疑点二:企业毛益率为何下降严重,且销售毛益率、税负率和存货的增减变动明显不配比,销售不入帐、低价销售或多转成本、取得虚开进项发票的行为? 企业自查确认:2005年度销往关联企业的聚乙烯原料2999吨,平均低于市场价50元/吨,应补税21788元。 疑点三:企业销售成本的加权平均价与库存成本的加权平均价震荡式波动,有的月份销售平均单价高出库存平均单价4倍以上,是否存在销售收入不及时申报的行为? 企业解释:是为配合本地区地税部门完成指标,预交所得税所至,为交纳多些所得税或平衡已多交所得税,会计核算时就或多或少的转了成本,这样造成结算成本时人为的结算,而没有按会计制度结算。 疑点四:进项税金控制额比实际进项税额高,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部分取得是否真实? 企业申明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都是真实的,不能解释为何进项税金控制额比实际进项税额高。 (三)实地调查 对于不能排除的疑点以及企业解释不合理的疑点,评估小组到该公司进行了实地调查。评估人员查看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点,并对企业销售实现的会计核算方法、内部结算过程进行详细询问,调取了该公司评估期间的进项抵扣税票和已开具的销项专用发票清单,对其购进货物与销售货物逐笔进行核对,调阅了塑料公司持续经营3年的核算和申报资料,纵向比对,梳理其生产经营和税收实现的基本特征,取得了塑料制造业的基本生产工艺和特点、投入产出比、销售利润率、主要生产设备平均日生产能力、主要生产成本和制造、销售、财务三项费用,以及单位增值能力等基础参考信息。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