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样板房的装修装饰材料及其价格、规格等信息以书面形式详细说明,并逐项列明是否与销售商品房一致,置于样板房入口等显要位置。 房地产开发企业未提供样板房说明,样板房即为具体确定的商品房及相关设施的说明和允诺;样板房说明未予说明、明确的项目,该样板房项目即为具体确定的商品房及相关设施的说明和允诺。 第十八条 在商品房预售项目竣工前,商品房预售款必须专项用于购买该预售项目建设必需的建筑材料、设备和支付项目建设的施工进度款(含工资及社会保险)及法定税费、行政罚款,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九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使用预售款缴纳法定税费、行政罚款的,应当凭法定税费计税依据、凭证或者行政处罚决定书向商业银行申请提取使用;使用预售款支付工程进度款(含工资及社会保险)或者建设材料、设备款项的,应当凭经监理企业和施工企业共同确认的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说明、施工企业或者材料设备供应企业收款账号向商业银行申请提取使用,款项直接支付至施工企业或者材料设备供应企业。 商业银行收到预售款拨付请求后,可以就工程进度进行现场查验。经查验认为申请使用款项与进度明显不符的,商业银行应当拒绝拨付。 商业银行不按本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拨付预售款的,银行监管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并在征信记录中作不良行为记录。 第二十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预售款申请使用和拨付情况如实即时载入项目手册。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后及时办理工程结算手续,向施工企业支付工程结算款。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工程款(含质量保修金)全部依约支付完毕后方可在开户商业银行办理预售款专用账户注销手续。 第二十一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房地产经纪机构代理销售商品房,应当在其发布的商品房销售广告中同时载明受托房地产经纪机构的名称和备案编号。 第二十二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怠于开发建设造成土地闲置的,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处置,并纳入诚信档案。 房地产开发企业按闲置土地处置方案要求将相关处置责任履行完毕前,主管部门应当在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开出让条件中禁止该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控股股东参与竞买。 第二十三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房地产销售活动中,不得有下列损害购房人权益的行为: (一)在未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前,将作为合同标的物的商品房再行销售给他人; (二)订立虚假合同; (三)违反价格备案制度出售商品房; (四)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与购房人签订商品房认购书,或者以意向金、诚意金及其他形式收取购房人的押金、定金或者购房款; (五)违背购房人的意愿,搭售其他商品、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服务并收取费用,或者附加购房人提供资金证明等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六)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四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中,不得有下列价格违法行为: (一)以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相互串通,统一确定、维持、变更价格; (二)通过囤积截留房源、捂盘惜售等方式限制销售数量,操纵价格; (三)捏造、散布涨价或者房源断缺等信息,哄抬价格,引发市场恐慌,推动商品房价格过高上涨; (四)在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房时,无正当理由,对不同的交易相对人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 (五)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价格违法行为。 第二十五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中,不得有下列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或者项目名称以及代表其名称的标志、图形、代号,使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房或者经营活动; (二)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对商品房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三)以销售商品房为目的,利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对项目建设、通讯、质检、供水、供电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房地产经纪、估价等中介机构进行贿赂; (四)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或者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以不当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 (五)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六)从事法律明文禁止的有奖销售行为; (七)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八)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二十六条 房地产经纪机构、估价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行为提供服务或者便利。 第三章 房地产经纪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房地产经纪人员包括房地产经纪人及辅助人员。 本办法所称房地产经纪人,是指依照国家规定考取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的人员。 房地产经纪机构设立的分支机构应当以所属房地产经纪机构的名义对外开展业务。 第二十八条 房地产经纪机构(包括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下同)在本市开展房地产经纪业务的,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或者本办法施行后30日内持以下材料到主管部门办理备案: (一)营业执照; (二)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三)房地产经纪人员的资格证书、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四)主管部门公布的办理备案的其他材料。 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前款规定的备案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为其办理备案手续。 工商、劳动等部门应当为主管部门核查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材料提供便利。 第二十九条 房地产经纪人员执业的,应当加入房地产经纪机构,并按规定在主管部门办理备案(以下称执业登记)。 房地产经纪辅助人员应当熟悉房地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行业管理的规定,具有一定的房地产专业知识,掌握房地产交易程序和实务操作技术及技能,辅助房地产经纪人开展业务。 房地产经纪人应当对辅助人员的业务行为进行指导,对其辅助的执业行为承担责任。 第三十条 房地产经纪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按照《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年度检查。检查不合格的,在按要求整改合格前,不得继续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 第三十一条 主管部门应当将在本市开展房地产经纪业务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信息以及房地产经纪人员的执业登记信息,通过房地产信息系统向社会公示。 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信息以及房地产经纪人员的执业登记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到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三十二条 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在其经营场所公示下列信息: (一)营业执照和备案证书; (二)房地产经纪人员姓名及其执业登记信息; (三)主管部门发布的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四)行业组织制定的交易指引; (五)服务项目、内容、标准和流程; (六)收费项目、计费依据和标准; (七)信用档案查询方式; (八)投诉方式和途径; (九)主管部门要求公示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三条 房地产经纪机构接受委托开展业务,应当通过房地产信息系统使用主管部门发布的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与委托人签订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 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应当由执行该经纪业务的房地产经纪人签字,并附有参与该经纪业务的房地产经纪人员姓名和执业登记信息。 第三十四条 房地产经纪机构在签订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前,应当告知委托人下列事项: (一)执行该业务的房地产经纪人员姓名、执业登记号; (二)应当由委托人协助的工作、提供的必要材料和文件; (三)房地产交易的一般程序; (四)交易过程中涉及的税费;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房地产经纪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经纪活动中,应当如实告知委托人服务进度情况以及与交易有关的事项。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