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作为国家首批“营改增”试点省会城市,继2012年10月1日正式启动“1+6”行业“营改增”试点后,广播影视、铁路运输、邮政和电信业随后相继上线运行,税制成功转换。“营改增”为合肥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税制环境,实现了“双受益、双减负”的直接效果,对合肥市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企业发展等方面产生“溢出效应”。 双受益,双减负 “营改增”试点以来,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直接减税;非试点纳税人购进服务可以抵扣进项税额。这让试点与非试点纳税人均受益。截至2015年12月底,合肥市“营改增”累计减税规模达37.04亿元。其中,试点行业因税制转换累计减税18.94亿元,整体税负下降23.33%;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抵扣项增加减轻税负18.1亿元。 与此同时,“营改增”还让纳税人同时减轻税收负担和办税负担。截至2015年12月底,合肥市已纳入营改增试点纳税人6.7万户,超过98%的纳税人税负下降。记者采访了解到,市国税局还打造“营改增”纳税申报“一口进、一口出”快速办理模式,实现办税服务厅“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同时加大“网上办税服务厅”推广力度,95%以上“营改增”一般纳税人采用网上申报方式,减轻了企业办税负担。 调结构,促转型 为充分享受“营改增”政策红利,合肥市部分生产制造、软件研发类等大型企业将物流、研发、设计等“营改增”试点业务从主业中剥离,在让主业更聚焦的同时,促进辅业层次从低端走向中高端,走向市场参与竞争,成为服务效率更高、能力更强的创新主体。目前全市已有逾3.7万户企业实现了主辅业分离。 此外,“营改增”还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营改增”鼓励试点企业设备更新改造,为合肥市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产出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空间。 记者采访了解到,其中,研发和技术、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等设备抵扣规模较大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发展较快。不仅如此,现代服务业也从“营改增”试点过程中快速成长。据了解,借助“营改增”的契机,我市已打造20多个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入园企业2000余家,多为现代物流、研发创意、服务外包、动漫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企业,技术含量高,进而提升了合肥市服务业发展层次。 增活力,提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营改增”试点的带动下,合肥市小规模纳税人盈利能力增强。营改增试点后,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服务由5%的营业税税率降为3%的增值税征收率,且以不含税销售额为计税依据,税负明显减轻。记者了解到,从试点开始截至2015年12月底,合肥市“营改增”小规模纳税人累计申报营改增税款11.56亿元,与适用原营业税率缴纳营业税相比,减税7.1亿元,减幅达37.91%,企业盈利能力得以大幅提升。 此外,营改增”改革打通了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推动企业调整经营方式,企业管理能力日益增强。邮政快递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占企业经营成本超过一半,企业不能取得进项税额抵扣。实施“营改增”试点后,安徽顺丰速运有限公司通过购置分拣设备取代人工,在获取进项税额抵扣的同时,提升了企业运转标准化、自动化程度。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