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河南省通许县人民检察院涉税类空壳公司监管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成功上架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最高检模型超市。 2023年末,通许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发票等涉虚开骗税类案时,发现存在一些犯罪嫌疑人使用自身或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虚构注册地址等方式进行虚假登记,成立“空壳公司”的情况。此类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对国家税收安全及经济稳定造成极大危害。为此,该院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检察业务的深度融合,构建涉税类空壳公司监管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实现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 模型通过“企业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社会信用代码”等关键词检索,整理出涉案公司名称。将提取出的涉案公司名称与市场监管部门的企业登记信息碰撞,获取涉案公司详细信息。通过碰撞上述公司详细信息与税务部门的企业纳税信息、人力社保部门的企业参保信息,从而筛选出无交税、无参保的“空壳公司”线索。 监督线索产出后,通许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开展融合监督,形成空壳公司治理“快车道”。对摸排出的纳税参保异常的16家公司,以检察建议为抓手,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治理空壳公司专项行动。同时与县公安、市场监督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围绕协同治理“空壳公司”进行探讨协商,会签《关于建立“空壳公司”治理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制定常态化工作机制,以数字化法律监督手段促进社会问题多方协同治理,实现营商环境行政、司法保护的共管共赢。截至目前,其他县区院应用此模型办理涉税类“空壳公司”案件制发检察建议6件。 下一步,通许县人民检察院将按照“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的大数据法律监督路径,不断完善“空壳公司”监管类案监督模型,在空壳公司治理领域推陈出新,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注入检察力量。 相关报道—— 【检察护企】雨花检察:大数据监督模型促空壳公司乱象治理 新湖南客户端8月1日讯 (通讯员 罗飞艳 伍品倩) “我局已对检察机关移送的57家空壳企业线索全部做出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并对违法失信企业开展全面清查,共吊销空壳企业营业执照1000余家。 ”近日,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检察院收到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检察建议的回复。 据悉,此次全面清查行动,源于雨花区人民检察院排查的一起江某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雨花区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在对涉空壳公司刑事案件排查中发现,江某某在2019年7月份密集成立了4家公司,且将公司营业执照、对公账户卖掉盈利。 经检察官深挖细查,调取该4家企业的社保缴纳情况和纳税情况,发现上述4家公司均为开业后未实际开展经营活动的空壳公司,且该4家公司的股东向某某也于同时间段成立了多家类似的公司,上述公司均被纳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随着市场经营主体注册登记手续的大幅简化,部分不法分子为牟取利益,大量注册成立空壳公司,有些甚至将公司营业执照、对公账户等出卖给不法分子,成为电信网络诈骗、虚开发票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承办检察官介绍。 据此,检察机关探索构建了“多人互为股东成立空壳公司”大数据监督模型,开展数据碰撞分析,通过比对、筛查和梳理,筛选出 法定代表人互为股东超过6个月未实际经营的空壳公司共计57家,依法建议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核实并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督促市场监督管理局就辖区内的空壳企业开展全面清查。 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检察建议后对辖区的违法失信企业开展全面排查,吊销空壳企业营业执照1000余家。 此外,雨花区人民检察院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达成共识,7月16日,双方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空壳公司”治理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共同促进市场主体合法经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作者:罗飞艳 责编:伍品倩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