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推行和落实,是国家税务总局在全面深入分析总结税收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为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强化税收征管措施而出台的一项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基础制度。实行税收管理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规范流程、监管有力、服务到位、减少流失。自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以来,各地都积极组织实施,不仅调整了机构,充实了人员,建立了相关制度,还推出了一些新的做法,确实使得税收征管工作有了新的变化。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也促进了税收征管工作的质量,但是,通过两年多的实施,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税收管理问题,如:管理质量不高、管理员压力大、管理漏洞依然存在,服务质量难以到位,纳税人意见较大等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制约了税收管理员作用的发挥而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发生和存在呢?通过调查分析,本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 税收管理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较为繁杂 在基层单位,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工作包括了户籍管理、催报催缴、欠税管理、纳税评估、税法宣传、发票管理、日常检查、信息采集等,几乎覆盖了除受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违章处罚和税务稽查以外的面向纳税人的所有涉税事宜。随着经济的发展、纳税户数的增加和各项管理措施的不断细化,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工作量也不断加大。此外,上级局管理部门向基层布置工作任务整合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税收管理员工作量的增加。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增加,使税收管理员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同时也造成税源管理的重点不突出,深入业户了解情况的时间较少,影响了税源管理的实效性,税收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 二、 税收管理员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税收管理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除了少数民族原因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等客观因素外,知识更新未能及时与税源管理形势变化相适应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业务培训与工作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培训内容虽较为宽泛,但缺少对不同行业、企业有针对性的培训,导致管理的实效性不强。例如,负责房地产企业税源管理的税收管理员,不但需要掌握税收与财会知识,更需要了解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不熟悉和掌握行业经营规律和特点,税收管理员只能实施就账论账的浅层次管理,即使是深入企业调查,也很难发现真正的问题。 三、 实施分类管理没有结合税源特点 税源管理工作中,各基层局普遍实行了按行政区划的属地管理模式,加强区域巡查,强化户籍管理,有效防范了漏征漏管户。但分类管理做得不够,没有很好地结合辖区纳税户生产经营规模、性质、行业、经营特点、企业存续时间和纳税信用等级等要素以及不同行业和类别企业的特点,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管理,部分税收管理员的经验特长、专业特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对那些经营规模较大、会计核算复杂、利润形成隐蔽以及纳税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实施专业化、有针对性的重点管理做得还不到位。例如,在商贸企业的管理上,由于这些企业经营分散、流动性大、隐蔽性强、现金交易普遍存在,不安排有经验和具有相关行业管理特长的税收管理员进行重点管理,是很难收到较好管理成效的。 四、税收管理人员的配置与税源分布不匹配 税源管理实践中,面向纳税人的绝大部分工作都要由税收管理员去落实。随着经济的发展,纳税人户数不断增加,经济成分、生产经营方式日趋复杂,如何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作用,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成为税收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从基层税收管理人员的配置来看,管理个体的税收管理员人数基本上是管理企业的税收管理员人数的2倍;今年1—8月份完成税收任务83,045万元,来之企业方面缴纳的税收收入73,579万元,个体经营税收收入9,466万元。从税收收入分析来看,来之企业方面缴纳的税收收入大概占税收入的 88.61%,个体工商户税收占总税收入的11.4%,从近几年的收入比例分析来看,企业和个体所占的收入比例与今年基本上差不多;从人工工资和车辆成来分析,管理个体户的税收成本也远远大于管理企业的成本。 通过以上原因的分析,我认为税收管理员的作用应集中体现在管户、管事、服务三个方面,在税收征管实践中必须注重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税收管理员的作用得到全面有效发挥。 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作用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税收管理员管理要到户,要增强管户的全面性 通过以往的税收实践积累总结,税源管理中必须实行属地划片的户籍管理模式,使税源管理达到人户对应的效果,从而提高税源管理工作的针对性、连续性和专业性。税收管理员从纳税人开业登记环节就要介入管理,进行实地调查,认真核实纳税人实际情况,保证登记认定事项的真实性。日常工作中,必须经常开展区域巡查工作,及时掌握纳税户变动情况,有效解决辖区内纳税人基本户数不清、具体情况不详、变化原因不明的问题。要定期开展户籍清理工作,严格清理经营不登记、漏征漏管等非正常业户,做到追踪到人、知情到点、监控到户、责任到人。 二 、税收管理员要深入管户,要增强管事的时效性 必须进一步强化对所管辖税源户的日常管理,建立起涵盖广泛、反应灵敏的动态税源管理体系,及时对静态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补充和维护,使税源管理更具层次化。要及时采集纳税人工艺流程、资金流向、主要耗材、投入产出、购销市场等生产经营过程中实时变化的活信息,加强同税务登记信息、纳税申报信息的比对,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要加强对纳税人使用发票的日常管理,严格遏制帐外经营行为,有效防止非正常的低税负、零税负现象。要对纳税异常业户及时开展纳税评估,通过约谈、实地调查等方式,核实纳税情况,做出相应处理。在纳税人变更或注销税务登记时,必须及时清缴纳税人的税务证件、发票,清算应征税款、罚款、滞纳金,使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的税收信息得以综合利用。 三、税收管理员要税企对应,要增强服务的针对性 必须建立税收管理员与纳税人经常联系的工作机制,在依托办税服务厅向纳税人提供共性化服务的同时,更有针对性地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税务机关所实施的管理和纳税人所要求的服务协调一致起来。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深入业户与纳税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和各项税收政策,帮助纳税人正确办理相关涉税事宜,能够使纳税人有效防范因不了解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造成税收违法行为。通过认真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将进一步融洽征纳关系,营造一个公开、公正、透明、高效的税收管理环境。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