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年度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备查登记簿和以前年度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备查登记簿,加总计算暂时性差异在本年度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的代数和,如果为正数,则借记“所得税费用’科民贷记。递廷所得税负债。科目;若为负数,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表示转回暂时性差异。本例中2007年度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影响本年度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的代数和为39.6万元,为正数,因此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396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96 000 然后,将本年度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备查登记簿和以前年度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备查登记簿加总,计算暂时性差异在本年度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的代数和,如果为正数,则借记。递廷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一科目:若为负数,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本例中2007年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本年度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的代数和为99万元,为正数,因此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990 0000 贷:所得税费用 990 0000 至2008年度,为
表3 ××无形资产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单位:万元
注:谈无形资产的暂时性差异应有10年的差异,这里只列6年的,以后年度的差异读者可自行列出。 2008年度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影响本年度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的代数和53.4万元(8.4+45),为正数,因此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534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34 000 以后年度可依此类推。 2008年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本年度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的代数和.24万元(-39+15),为负数,因此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240 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40 000 以后年度可依此类推。 ②转回期限不确定的暂时性差异 对于该类差异,首先应确定本年度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然后根据税率计算确定时点值;最后根据本年的时点值与上年的时点值,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本倒中,2007-年-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30 000 贷:所得税费用 330 000 3、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处理 首先,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找出税法和会计准则在本期收入和费用确认上的差异,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其次,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报告年度应交所得税; 最后,根据报告年度应交所得税和报告年度已预交的所得税,计算报告年度应补、退所得税。对于应补、退税的会计处理,应区分资产负偾表日后事项和非日后事项,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本例中,2007年度应补、退税数额计算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1 800.120.150+100=1 630(万元) 其中:150=(900.600)X50%,因为税法规定当期费用化的研究开发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150%加计扣除。 应交所得税1630×33%=537.9(万元) 表4 ××固定资产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单位:万元
注:该固定资产的暂时性差异应有10年的差异,这里只列前4年的,以后年度的差异读者可自行列出。 应退税=537.9-49.5X12=一56.1(万元) 同样地,200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2 400-72+20_60+60+200=2 548(万元) 其中:72=(960—768).(1 080.960),为2007年事项(1)取得的固定资产按税法规定少计提折旧的差额;20=500+10.300+10,为2008年事项(2)开始摊销的无形资产多计摊销差额;60=(900.720).(600.480),为2007年事项(2)取得的无形资产少计摊销差额;60=600+5-600+10,为2008年事项(1)取得的固定资产按税法多计提的折旧差额。 应交所得税=2 548>(25%=637(万元) 应退税=637.50x12=37(万元) (1)应补、退税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 由于报告年度的所得税费用账户已经结平,无法直接调整报告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因此,该项调整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一科目进行调整。假设A公司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则甲公司2007年度应退税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61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61 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61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56 1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04 900 2008年度处理同上。 (2)应补、退税属于资产负债表非日后事项的处理如果应补、退税属于资产负债表非日后事项,由于报告年度的财务报告已经报出,根据税法的规定,此时的应补、退税事项可直接调整当年的所得税费用。如果甲公司对2007年的所得税汇算清缴时,2007年度的财务报告已经报出,则汇算清缴时确定的应退税56.1万元可直接冲减2008年度的所得税费用。 甲公司应于汇算清缴日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61 000 贷:所得税费用 561 000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