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对农业部关于继续扶持我国制碘业发展意见的函 财税字[1998]75号 1998-05-12 国务院办公厅: 你厅秘书二局转来农业部报原国委委员彭佩云同志《关于继续扶持我国碘业发展的报告》(转2386)收悉,经研究,现将我们的意见函复如下: 一、制碘行业的基本情况 1993年,全国共有海带制碘企业32家,碘的年生产能力为350吨。由于关、停、并、转等多种原因,我国制碘企业现减少24家,1996年24家制碘企业实际生产碘只有185吨,比1993年减少53.3,下降幅度为22.32%。1996年10家盈利企业共盈利997.49万元,14家亏损企业亏损2446.34万元,盈利相抵后全行业亏损1448.85万元。制碘企业面临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成本上升。我国制碘企业多是六、七十年代土法上马的,设备简陋,工艺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企业效益差。据了解,由于近几年制碘的主要原料海带、主要化工原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职工工资增加等因素的共同影响,1996年24家制碘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1993年上升了81.38%,而1996年的综合销售价格只比1993年增加35%。 二是税负增加。税改前,各级政府审批的各种临时性、困难性减免税较多,大多数制碘企业都享受免征或减半征收产品税照顾,实际税负较低。税改后,税收优惠政策取消,企业税负增加较多。同时,受国家统一调低出口产品的退税率的影响,制碘过程中生产的褐藻胶产品退税减少。 三是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由于制碘企业规模较小、效益普遍不高,银行贷款困难,流动资金短缺。 四是制碘企业设备使用周期短,更新快。制碘企业的生产设备普遍受海水腐蚀严重。1982年至1986年,国家财政每年拨款4000万元,其中3000万元用于制碘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1000万元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目前,1982年至1986年间改造的设备,大都面临着更新。 五是海带制碘主要体现为综合效益,企业效益受褐藻胶和某露醇两种产品的影响大。目前,制碘企业用500吨左右的海带,可以生产1吨碘、25吨甘露醇和55吨褐藻胶。褐藻胶产量的80%左右供出口,年出口量7000至8000吨左右,其余的20%主要用作纺织工业原料。所几年,受国际市场和国内纺织工业不景气的影响,褐藻胶产品市场不稳定,直接影响了制碘企业的效益。 二、我们意见 海带制碘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据了解,在尚未找到新的碘源之前,海带制磺仍是我国碘来源的主要生产途径。我国碘年需求量近700吨,其中加碘盐就需要440吨,主要用于防治碘缺乏病。而目前制碘企业生产萎缩,碘的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因此,为缓解我国碘的供求矛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我们意见,可从1998年至2000年对制碘企业的碘产品实行增值税返还办法。至于农业部提出的调整制碘工业用海带原料的进项税抵扣率的建议,我们认为,税改后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购进的免税农产品,统一按10%计算进项税额,如果单独对制碘工业用海带进项税抵扣率进行调整,将会引起其他行业的攀比,不利于增值税税制的规范,因此,我们意见,不宜对其实行按17%抵扣进项税的政策。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1998年5月12日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