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营改增”是一场战役?

来源: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 作者:李福和 人气: 时间:2016-04-12
摘要:营改增的文章,刷爆了建筑人的微信圈,主题的被关注热度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建筑业的话题,为什么在建筑业引起这么大的震动?把它说成一场输不起的战役? 这是由建筑业的特点决定的,增值税在中国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最早在1979年开始试行增值税,随后1984年

营改增”的文章,刷爆了建筑人的微信圈,主题的被关注热度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建筑业的话题,为什么在建筑业引起这么大的震动?把它说成一场输不起的战役?

这是由建筑业的特点决定的,增值税在中国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最早在1979年开始试行增值税,随后1984年、1993年和2012年进行三次重要改革,增值税在国内逐步推开,也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实施比较顺利,建筑业“营改增”只是2012年改革的持续,行业特征注定了建筑业“营改增”会产生较大的震动。

首先是行业规模大。建筑行业目前每年完成50万亿投资、在建项目100多万个、8万家有资质企业、5000万人就业,产出产值18万亿、税收近6000亿、利润近7000亿,从产值和就业人数看,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比建筑业更大的行业。建筑业的“营改增”之所以成为问题,不是“营改增”本身有多么复杂,而是涉及面太大变得复杂,涉及哪些方面?从大的层面看,我们认为至少涉及三个:涉及到政府不同层面、不同区域的利益,涉及到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利益,涉及到建筑企业本身的利益,所以,自2012年建筑业改征增值税政策信息出台以来,政府部门、税务专家、行业协会、建筑企业的管理者,都做了大量工作,政府部门与协会、企业之间对政策的意见一直存在分歧,政府认为合理的考虑,企业并不认同,协会和企业最普遍反映的意见是税收成本会增加。

第二是企业规模大。中国的建筑企业有大多?从两个数据可以看到端倪:2015年世界财富500强,中国有107家,其中建筑企业7家,而中国建筑排名37位,营业收入1300亿美金;2015年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有65家中国内地企业上榜,数量居全球第一位。从绝对值看,最大建筑企业“中国建筑”,2015年营业收入接近9000亿,施工总包业务接近7000亿,其各级机构数量达900个;在建筑行业营业收入20亿的企业,普遍认为自己规模不大,超过100亿企业说话都非常“谦虚”,可见建筑企业的规模都不小。从业务和业务模式看,随着转型升级深入,建筑企业业务模式逐步多样,投资业务、EPC业务、总包业务等多种业务并存,即使是总包业务,专业不同也导致差异显著;从组织管理看,要实现巨大的经营规模,需要有合适的组织模式,建筑企业普遍采用金字塔的组织模式,使建筑企业的组织层次多、信息传递慢、管理难度大;从作业方式看,项目法是通用的运作模式,使人员和管理分散,管理标准化程度难以提高。总体来看,建筑企业在业务经营模式、企业管理模式、项目经营模式方面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建筑企业相比其他企业,改征增值税的变革难度加大很多。

第三是营业税惯性大。相比其他行业,建筑业的营业税惯性要大,原因何在?建筑业的产业价值链、企业价值链长,作业链标准化程度不足。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上游材料的某些环节和劳务供应的环节,难以实现增值税的闭环;从企业内部的角度看,在营业税环境下,从前期的报价到最后的结算,相对简单,对税收核算无需考虑太多,采用增值税计税方式则复杂得多,改征增值税,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项目报价的改变,即计价方式的改变,企业需要从报价开始,测算进项税可能的抵扣额度,在销项税既定的情况下,只有准确测算进项税,才能测算出税收成本,得到准确的项目报价。造价每年的计算量多大?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万亿、超百万的工程项目、百万造价人员,由此可以预计到大致的工作量;从作业链看,建筑业涉税的环节和涉税人员很多,项目运作的过程就是增值税产生的过程,项目部的多数人员都是税收产生环节的相关者,在过去的营业税环境下,很多建筑企业的总包业务,采用挂靠模式、项目承包模式,管理几乎是甩手的,很少考虑涉税管理,这样的方式在未来增值税环境下,显然难以奏效,对比制造业,我们发现制造业与增值税相关的岗位少、人员少,环节也相对简单,如何消除建筑企业营业税的惯性挑战巨大。

第四是项目区域广,涉税工作量大。对于建筑企业,“营改增”的核心工作在进项税的管理,项目采购环节是形成进项税单据最多的环节,单据来源复杂并且很难规范。有从事建筑业信息化服务的软件公司做过测算,一个20亿营业收入的建筑企业,增值税票10万张,一个600亿营业收入的企业,增值税票200万张,如果这个测算是准确的,则可以大致推算建筑业增值税票每年将达到5亿张,这么多发票,需要在不同区域、不同组织层级、不同岗位之间开票、传递、认证、核算、缴纳,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不能有差错,可见工作量之大;而5亿张票据中99%的票据来自于项目一线,主要由一线工作人员完成,无论是电子发票还是非电子发票,挑战巨大。

第五是供应链的某些环节不规范。建筑业的特点是地域分散,大量的材料需要在当地采购,专业领域如装饰,采购的项目多、金额小,总包企业的沙石料等就地采购;项目作业的动态性导致劳务用工的临时性、季节性,管理很难规范,也对“营改增”带来挑战。

本文章更多内容:1-2-下一页>>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财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