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正在研究和设计当中”“工资、薪金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将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据新京报报道,3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发布会召开,财政部部长肖捷回应的首个问题,就是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仔细分析,他的回答里有不少干货。 个税是看似最“个人化”的税制,却关乎广大民众的切身权益。有关个税的讨论年复一年,主要围绕在个税起征点、税负与纳税人权益对等话题上。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巨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忠建议,个税起征点最低10000-12000元,让中等收入以下的人不需纳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则在审议财政预算报告时建议,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45%降低至25%。
黄奇帆:建议将工薪所得最高税率由45%下调至25% 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到10000-12000元,最高边际税率从45%降到25%,这是两个非常大胆的提议。这样大胆的个税改革建议,是否合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论证。但无论如何,这都反映了大家对更大力度个税改革的期待。 个税之初衷,是取有余而补不足。个税改革须避免让个税成为“中产税”,而要以保护和扩大中产为大体方向。一方面,要稳住刚步入中产的群体;另一方面,要减轻还未真正富起来的群体的负担。 要秉持这个思路,就要出台更多可配套的执行举措,从而让个税与国际接轨、民意诉求相符。 首先,个税改革要解决纳税者收入信息不对称、不同社会群体避税手段差异化较大这一现实难题。随着国人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以往那种单一的、以工资来计算纳税额的模式明显滞后。也因此,肖捷提出,将部分收入项目,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这有利于精准征税,而让中等和低等收入者成为“补瘦”而非“抽肥”对象,也有赖于精准征税。 其次,个税改革需要在各种收入起征点改革上相呼应。目前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还停留在3500元,是个税沦为“工薪税”“中产税”的重要缘由。而要让它回归“富人税”本位,起征点动态调整不能原地滞留。 最后,个税的征税面扩大与减免举措推进速度需相匹配,否则就可能会产生“征税急而减免缓”的尴尬局面。两者之间的改革时间点要协调安排,并加以明确。
个税改革当有更大的前进步伐,眼下肖捷部长对个税改革“正在设计当中”的回应,让很多人吃下了定心丸。他勾勒的个税改革“画像”,也给纳税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期盼。而这最终能否实现“保弱者、扩中产”的目的,就看接下来的税改靴子落地情况。黄奇帆和杨建忠两位代表所建言的,反映了个税改革仍有巨大空间,个税改革力度,未来可以更大些,真正满足工薪阶层的减负诉求。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