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税法的概念 考点:税收和税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税收是经济学概念;税法是法学概念。 税收与税法——法是税收的存在形式,税收必须采用法的形式,是由税收和法的本质与特性决定的。 这部分学习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税收是经济学概念,侧重解决分配关系;税法是法学概念,侧重解决权利义务关系。 (2)制定税法的有权的国家机关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我国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地方立法机关往往拥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获得授权的行政机关也是制定税法的主体的构成者。 (3)税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税法是各种税收法律规范形式的总和。从立法层次上划分,则包括由全国人大正式立法制定的税收法律,由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规或由省级人大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由有规章制定权的单位制定的税务部门规章。 狭义的税法仅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式立法的税收法律。 (二)税法的特点
二、税法基本原则
《税屋》提示——被遮挡部分为“六适” 三、税法的效力
四、税法的解释
五、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税屋》提示——被遮挡部分为“扩充解释” 六、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 税收法律关系有四个特点: 1.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国家 构成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可以是任何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但是另一方只能是国家。固定有一方主体为国家,成为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之一。 2.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 税收法律关系只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不体现纳税人一方主体的意志。税收法律关系的成立、变更、消灭不以主体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要件。 3.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纳税人和国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在权利义务方面具有不对等性。 4.具有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转移的性质 税收法律关系中的财产转移,具有无偿、单向、连续等特点,只要纳税人不中断税法规定应纳税的行为,税法不发生变更,税收法律关系就将一直延续下去。 七、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说明】国家是真正的征税主体,税务机关通过获得授权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征税主体。 判断一个行政机关是否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关键要看其是否经过法律授权。税务机关之所以成为征税主体,是因为有国家的法定授权。税务机关行使的征税权极具程序性,不能自由放弃或转让。 八、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 1.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以引起纳税义务成立的法律事实为基础和标志。 2.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 引起税收法律关系变更的原因: (1)由于纳税人自身的组织状况发生变化 (2)由于纳税人的经营或财产情况发生变化 (3)由于税务机关组织结构或管理方式的变化 (4)由于税法的修订或调整 (5)因不可抗拒力造成的破坏 3.税收法律关系的消灭 税收法律关系消灭的原因: (1)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2)纳税义务因超过期限而消灭 (3)纳税义务的免除 (4)某些税法的废止 (5)纳税主体的消失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