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政办发[2021]102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

来源:税屋 作者:税屋 人气: 时间:2021-11-08
摘要:加强项目管理领域的信用核查,依托省级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中国(甘肃)网站建设联合奖惩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联合奖惩的自动响应、跟踪监测、结果上报等协同联动。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

甘政办发[2021]102号     2021-11-08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关于深化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1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深化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加快推动全省投融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网上政务服务提质提标,提出以下措施。

  一、以深化承诺制改革为抓手,推行企业投资备案类新开工项目落地“最多90天”

  (一)推行项目备案“秒批秒办”。优化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在线平台”),企业申报备案类项目并作出信用承诺后,系统自动识别,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自动赋码、自动批复,企业可当即下载打印备案证,实现“秒批秒办”“24小时办”“自助办”。完善事后监管纠错机制,审批管理人员在项目备案后1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核,对于存在问题的项目可以撤回,并告知存在的具体问题。

  (二)深化项目承诺制改革。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深入推进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承诺制改革,全面落实承诺制、容缺受理、区域评估、模拟审批、代办服务等改革举措。制定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事项承诺制审批负面清单,对于清单之外的事项,鼓励各地加大改革力度,做到“清单之外可承诺”。全面推行区域评估,加快推进评估成果集成于“多规合一”平台。深化联合评审、联合测绘,探索开展以分类审查方式进行施工图审查。优化联合验收流程,竣工验收合格且属于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项目,可直接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并将相关信息推送至不动产登记部门。

  (三)推动项目全过程“可视化”审批。制定投资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全过程规范平台运行管理。开发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动态监管模块,项目自动备案后开始计时,生成项目需要办理前期手续“一张清单”,动态展示各个环节、时限,确保责任到人。强化在线监管,完善打分、考核、通报、惩戒、“好差评”、暂停计时等机制。一般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为50天,不能按期办结的要及时告知企业延期原因和时间,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可适当延长,最多不得超过90天。

  (四)扩面“标准地”改革。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在全省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全面推行“标准地”改革。依托在线平台开发“标准地超市”模块,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进一步激发开发区改革活力。

  二、以“一网通办”为目标,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全流程“大并联”审批服务

  (五)分阶段规范审批事项。精简规范立项、用地规划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涉及的审批事项,进一步统一办理层级、压缩办理时限、简化办理流程。对确需保留的事项,按照全省统一标准,制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中介服务事项、技术性审查事项“三个清单”,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

  (六)加快建设投资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打通数字壁垒,联通涉项目审批各平台。各地政务大厅整合设立“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窗口,推动自然资源、水利、环保、交通、公共资源交易、“多规合一”等平台系统与全省投资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审批平台互联互通。开发推广审批服务移动应用,为企业提供申报、查询、办理的全流程“掌上办”服务。

  三、以项目主体需求为导向,全面优化项目前期服务

  (七)试行审批事项“帮办代办”。对纳入年度计划的建设用地在供地前,将区域评估纳入政府统一服务事项,由地方政府统一开展评估并承担费用。依托在线平台开发“招商引资用地超市”功能,由市县实时推送发布信息,方便政府和企业双向选择。

  (八)试行“用地清单制”。在土地出让前,由当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或市政公用服务单位依据土地普查现状和评估评价指标,分别提出技术设计要点,由自然资源部门汇总形成清单一并发放给土地受让单位,土地受让单位根据清单开展工程方案设计。

  (九)强化项目前期服务。加快项目前期策划生成,为后续加快审批创造条件。完善项目前期辅导功能,提升线上线下统一窗口咨询服务水平。各级政务大厅建立“1+X”工作机制,有关部门将需要协调的事项按阶段提交牵头部门协调解决。推行“不动产登记+市政公用服务”联动办理模式,群众申请办理二手房过户登记时,可同步提交水、电、气、暖、有线电视、有线宽带过户申请。

  (十)实行“一费制”清单管理。推进各地政务大厅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一费制”综合窗口设置,依据《甘肃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清单》对项目竣工前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依据、标准进行统一公示,对未公示的收费事项,企业可拒绝缴纳相关费用。

  四、以项目代码为统领,强化全要素数据归集

  (十一)打通“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与非项目审批平台。深入推进财政、涉税、公共资源交易等平台互联互通,归集企业报税、计划执行、资金支付、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情况等信息,强化对项目主体各环节行为的监管。加快联通人社、信易贷等平台,推动数据信息共享,为项目用工、融资等提供便利。

  (十二)建设全省宏观经济数据库。依托电子政务服务网络平台,全面整合和采集全省投资、消费、出口等方面的各类数据,实现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全省经济社会活动监测预警,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权威性、基础性的数据支持和咨询服务。

  (十三)加强区块链应用。有效发挥区块链数据使用全程留痕、数据隐私保护、数据确权等技术优势和全省投资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项目集中监管优势,建立投资建设项目信息链和区块链服务节点。利用区块链信息不可篡改的特性,推动项目信息的安全可信共享,在实现各部门和各层级间政务数据互联互通的同时,确保信息可信任、可追溯。

  (十四)拓展在线平台功能。开发央企合作直通车模块,形成与央企合作“一本工作账”,全景推进央地合作。开发“十四五”规划项目库模块,将国家“十四五”规划布局我省建设的重大项目和我省“十四五”规划建设的重大项目全部纳入项目库。开发投资甘肃模块,拓展丰富相关功能,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开发中介超市模块,将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分门别类入库管理。开发市县储备项目库模块,强化项目储备和监管,增加基层反馈问题渠道。开发实时通报功能,提高各类考核评比关注度和可操作性,加强项目监督预警能力建设,对异常情况进行提醒预警。开发项目打卡功能,实现项目实时监督、交叉监管,加大项目基础信息表单共享力度,推广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复用,进一步减少企业重复提交、部门重复核验,提升投资建设审批服务便利化水平。

  (十五)优化省市工程审批系统功能。开发数智赋能模块,健全工程建设领域、建筑市场数据要素流通机制,推动数据回流赋能。开发“一套图纸”管理模块,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数字化图纸闭环管理。开发事项库管理模块,规范事项要素标准、完善关系图谱。开发信用信息管理模块,对市场主体精准“画像”。升级跨层级审批模块,推动跨层级审批事项全流程在线办理。升级中介监管模块,加强中介服务全过程行为、时间、评价管理。完善评价评估模块,建立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评价体系。

  五、以信用为基础,加快构建新型投资建设项目监管机制

  (十六)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深度融通省级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与全省投资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省级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失信惩戒名单等信用信息实时共享给全省投资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全省投资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将项目信息、承诺事项等信息实时共享至省级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为全省投资建设领域信用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十七)加强信用承诺管理。按照“企业作承诺、政府强监管”的原则,对于纳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由省级有关部门制定格式规范的信用承诺书,并在全省各级信用门户网站和相关单位门户网站公开。全面建立信用承诺问效机制,定期对投资建设项目主体的信用承诺进行复核。信用承诺书和履约状况记入信用记录,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

  (十八)深入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按照《甘肃省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省级相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根据工作履职需要,制定出台相应行业(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的政策措施,深入开展信用评价。结合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情况,对项目主体按照信用等级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在减轻一般企业负担的同时,切实提升监管效能。

  (十九)依法依规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加强项目管理领域的信用核查,依托省级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中国(甘肃)网站建设联合奖惩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联合奖惩的自动响应、跟踪监测、结果上报等协同联动。探索将项目代码、项目主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合成一个二维码,实现“扫码亮证”。

  (二十)全面推进信用修复。健全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失信投资建设项目主体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后,均可依据信用修复和异议处理相关规定申请信用修复。失信信息认定单位和归集机构要及时更新信用修复和异议处理信息,限时办结符合条件的信用修复和异议申请,切实保障项目主体合法权益。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工作,强化责任落实,抓好政策执行,做好宣传解读、业务培训等工作,确保取得预期成效。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等省直有关部门要履行好行业责任,紧盯目标任务,细化任务分解,协调解决问题,督导任务落实,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市州、部门挂牌督办。各市州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要建立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进一步明确任务清单、责任分工、工作流程和完成时限,全力抓好政策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日常督促、季度通报、年度评价。各地各有关部门分别于2021年12月、2022年6月前,形成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报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深化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解读

  2021年11月8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甘政办发〔2021〕102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若干措施》出台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投融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1〕25号)明确要求“深化投资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行告知承诺制,让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推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各相关审批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1〕10号)要求“持续提高投资审批效率,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省委、省政府将2021年确定为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主要领导多次对数字政府建设、投资建设审批制度改革、项目落地等提出明确要求。近期,科技、金融、财税、人才、土地、公安等各领域均陆续出台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投资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是整个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试金石”,只有成为环境高地,才能成为投资洼地。近年来,国家相继提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战略布局,全面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布局转移,一批企业投资项目落地我省。

  二、《若干措施》出台的目的

  为进一步改善全省投资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提质提标,加快企业投资建设项目落地,按照省政府安排,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住建厅从年初开始酝酿,对标国家各类政策和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分别关于营商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考核指标体系,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数字政府建设、项目落地的各项要求,学习借鉴兄弟省份实践成功、获得国家推广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措施、平台等基础条件,推进政策集成和改革创新,研究起草了《若干措施》。在多次广泛征求各地各单位、省属重点企业、大型民营企业以及研究机构意见的基础后,报请省政府印发实施,是甘肃省投资建设领域推进“放管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冲锋号、责任书和路线图。

  三、《若干措施》中都有哪些便民利企措施

  《若干措施》聚焦备案类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全周期加快项目落地、优化政务服务。

  1.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成为“秒批秒办”事项。根据《甘肃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甘政办发〔2017〕123号),我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为告知性备案,企业提供完整备案信息后,备案机关予以备案。改革后,企业申报备案类项目并作出信用承诺后,系统自动识别,符合条件的项目自动赋码、自动批复,企业可当即下载打印备案证,实现“秒批秒办”“24小时办”“自助办”。

  2.企业投资项目从备案到竣工验收全周期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统一部署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要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已与工程审批系统实现深度融合,以省政务服务网为“总入口”、投资在线平台为“总枢纽”,覆盖全省投资建设项目立项、规划、建设、竣工全周期的“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已初步建成,在全国各省处于前列。新的“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覆盖全省投资建设项目立项、规划、建设、竣工全周期,实现各项审批手续“全程网办”和“零跑动”,项目信息“一次填报、全网漫游”,杜绝了项目申报单位重复填报、多头办理等问题。

  3.项目报批实现“掌上办”。积极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在线平台建成上线移动端微信小程序并接入“甘快办”,项目单位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申报项目,在全国处于前列。

  4.在试点基础上推广“标准地”改革。省发改委会同省自然资源厅,2021年初即印发试点方案,在兰州新区、金昌经开区、玉门市开展试点,11个月以来已完成19宗、2125亩“标准地”出让,实现“拿地即开工”,极大地加快了工业项目落地。在试点基础上,计划在全省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全面推广,并于在线平台开辟“标准地超市”,加速改革进程。

  5.试行审批事项“帮办代办”。“帮办代办”即由政府先期完成建设用地区域评估并承担费用,加速项目前期工作、减轻企业负担,计划在全省试行,于在线平台开发“招商引资用地超市”,方便企业和政府双向选择。

  6.试行“用地清单制”。“用地清单制”即由政府统一提出建设用地技术要点,形成清单发放给土地受让单位,加快前期工作及方案设计。

  7.推广项目策划生成。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消除各种规划图斑差异,将各种规划建设要求叠合集成展现在“多规合一”的“一张图”之上。加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运行管理,健全完善项目策划生成机制,推进房建市政工程项目储备信息与工程审批系统共享,指导各地通过“多规合一”平台开展储备项目前期策划生成,通过“一张图”一次性明确项目建设条件及评估事项要求,明确项目建设管控要求、技术设计要点、审批流程、事项清单和材料清单,加速项目前期策划生成,为加快项目后续审批创造条件。

  8.推广项目前期辅导。依托工程审批系统开发完善项目前期辅导功能,通过在线平台完成审批、核准、备案后,相关信息实时推送至工程审批系统。通过工程审批系统精准识别审批服务部门,持续提升线上线下统一窗口咨询服务水平,3个工作日内生成“私人订制”式审批服务“菜单”,清晰展示各事项前后置关系,审批流程、办事指南、申请材料清单等信息,方便企业合理安排报批事项和报审时间,实现项目审批服务可预期。

  9.推行“不动产登记+市政公用服务”联动办理模式。群众申请办理二手房过户登记时,可同步提交水、电、气、暖、有线电视、有线宽带过户申请。登记业务办结后,系统自动将过户信息推送至水、电、气、暖、有线电视、有线宽带管理部门,相应管理部门依据信息,对申请人的过户申请进行办理。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不动产登记+市政公用服务”联动办理新模式。

  10.实行“一费制”清单管理。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一费制”综合窗口,根据《甘肃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清单》,对项目竣工前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统一公示收费项目、依据、标准,对未公示的收费项目,企业可以拒绝缴纳。改变企业多头多次缴费、费事费力的状况。

  四、《若干措施》都有哪些创新

  1.因地制宜推进承诺制改革。制定推进信用承诺制改革指导意见及投资建设审批管理事项承诺制审批负面清单,将不能推行承诺制审批的事项列入清单。各市县、开发区可据此,自主决定对清单外的审批事项实行承诺制改革,做到“清单之外可承诺”。进一步规范承诺制审批、容缺受理、代办服务、模拟审批、区域评估,简化图审和验收环节,将承诺制改革推向深入。

  2.将信用引入项目管理,全过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在全国率先将信用监管融入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项目监管机制。一是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对于纳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由省直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格式规范的信用承诺书,全面建立信用承诺问效机制,信用承诺书和履约状况记入信用记录。二是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探索在项目立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行业研究制定分级分类措施办法,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三是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联合奖惩的自动发起响应、跟踪监测、结果上报等协同联动。四是健全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及时更新信用修复和异议处理信息,限时办结符合条件的信用修复和异议申请。

  3.按照“不来即享”要求,集成各级各类“放管服”成果,全面推行“一张图”“可视化”审批。近年来,我省各级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要求,一批审批事项下放管理层级,精简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由于部门层级交叉等原因,各类改革成果较为分散,企业获得感不强。依托全省投资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开发“一张图”审批,将承诺制、前期服务、各部门“放管服”等各项改革成果集成于“一张图”,动态展示各个环节、时限,责任到人,以实际行动推动企业投资项目落地“最多90天”。

  4.数字化推动省委省政府各项战略部署。基于在线平台开发“央企合作直通车”模块,推进企地合作;开发“十四五”规划项目库模块,强化项目调度,全景推进“十四五”规划项目;开发“投资甘肃”模块,将“招商引资用地超市”“标准地超市”“PPP项目”“民间推介”等功能纳入,吸引社会资本;开发市县储备项目库模块,强化项目储备;建设全省宏观经济综合信息数据库,归集各类信息,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研究形成各类大数据产品,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区块链应用,有效发挥区块链的数据使用全程留痕、数据隐私保护、数据确权等技术优势,推动项目信息的安全可信共享,实现各部门和各层级间政务数据的互连互通。

  五、《若干措施》如何推动落实

  1.分解落实各项改革措施。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套出台了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若干措施》共分为5部分、20项改革任务、51项改革措施,每项措施都明确了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2.制度+技术双线推进。研究制定推进信用承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投资建设审批管理事项承诺制审批负面清单,投资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企业投资项目信用管理办法、“标准地”改革指导意见,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中介服务事项、技术性审查事项“三个清单”等管理办法,建立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政策标准体系。

  3.强化考核、督促落实。将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推进情况,纳入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由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专责组,开展季调度、年评价以及督查检查,全力推动方案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最新内容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云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