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税收的仁政解读

来源:岦泩良言 作者:李胜良 人气: 时间:2017-05-18
摘要:在春秋 图 霸、战国 争 雄的舞台上,新兴的士阶层也在以他们的百家争鸣和择主而 侍 表达着自己立德、立功、立言的多重诉求。可在地盘才是硬道理、管用才是真学问的浮躁义理下,标举礼、仁的儒家一派,时常陷于四处碰壁的尴尬境地。同样是作为诸侯间的竞争手

在春秋霸、战国雄的舞台上,新兴的“士”阶层也在以他们的“百家争鸣”和择主而表达着自己立德、立功、立言的多重诉求。可在地盘才是硬道理、管用才是真学问的浮躁义理下,标举“礼”、“仁”的儒家一派,时常陷于四处碰壁的尴尬境地。同样是作为诸侯间的竞争手段,以迅速崛起甚至称霸为目的的各类变法,无一例地为“霸道”、“纵横术”、“诡道”等各类“术”所充斥。那些自承“寡人有疾”并好勇、好货、好色的君主,却似乎很少会给孔孟的王道、仁政以一席之地。而就是在这样“迂远而阔于事情”的指斥中,一代代执着而自信的儒生,仍然坚持着把他们那些观念、理念甚至信念发展成为历数千年而不朽的“显学”。
 

 

在儒学被奉为中华经义正朔的过程中,“亚圣”孟轲的作用可圈可点。他在诸多方面本于孔子而又突破孔子,使儒学的张力不仅大有增进,而且最大限度地贴近了孔子曾经投以许多偏见的“小人”。正是孟子的民本思想,让他的“仁政”之论,具有了相当的道德色彩、技术含量和实践基础。而构成他“仁政”学说重要一翼的税收思想,也在税收根据、税源涵养、税收限度、税收征纳关系等方面,成为自成一体且言之成理的理论旁枝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二者只在一念之间。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有趣的是,孟子将诸侯间就民心的争夺具体地着落于税收的竞争。他举出了当年周文王以“王政”击败商纣王“暴政”的实例: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然后他又从理论上论证了低税兴国的可能性“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继而又就国家的五件大事提出了自己的强国假设: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当“民”这种生产要素、兵源要素、役源要素、税源要素乐于为王所用,对于那些“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以致“陷溺其民”的彼国,“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如何才能确保民乐于因爱国而战、因爱国而税呢?孟子又提出了他的“恒产”论作为涵养税源的正道。他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要想百姓因有恒产而具恒心,赋予他们一定的产权是必须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详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他还说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人民有了自己的产权,国家还要保护这些产权。孟子极力强调“经界”的严肃性: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当人民安居乐业之时,政府收入便成为水到渠成之事。孟子将这称为“善政得民财”。具体说来就是: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可是要达成君民和谐的境界,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孟子警告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过度的税收干扰更应该避免。孟子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在当时小国寡民的状态下,这样的观点尽管偏激,却也符合常情。他还举出先贤孔子的故事: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耐人寻味的是,孟子还具体地提出了“仁政”的税率标准: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也许就是从他开始,“什一税”成为儒家税收观的一个显见旗帜。

 

可是,是不是税率越低越好呢?孟子也不同意牺牲国家的正常需要而一味地追求减负。他把某个标榜二十取一的人称为“貉道”: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就这样,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笃信“以德行仁者王”的孟轲,从魏国到齐国,从邹邑到稷下,以其当仁不让的士者风骨,从税收这种敏感之事入手,尽情地拓展着他的仁政之学,并最终以博大仁者的形象,定格于后人的衷心

 

初稿于20111223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云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