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财税配套改革 《21世纪》:财税改革不能单项推进,需要与其他改革措施配套推进,财政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应该如何与其他改革进行配套? 王小鲁: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需要协调财税体制改革和土地出让制度的改革。土地财政已经成为地方重要财源,但地方政府低价征地、高价卖地,把70年的土地收益一次变现、一次花光,这不但不可持续,而且扭曲了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导致政府和老百姓之间频繁的利益冲突,未来必然导致严重危机,也是推高房价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财税体制改革必须和土地征用和出让制度改革配套进行。我认为土地的转让应回归市场,建立公开透明的土地交易市场,各级政府从运动员变为仲裁者。高额的土地溢价相当部分应该归公,可以通过土地增值税纳入公共财政,用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房产税应该逐渐代替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不足部分通过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关系,以及通过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来解决。改善政府支出结构、减少腐败、浪费,减少乱花钱,也是解决财政收支缺口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财税改革还应当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党政关系改革、人大制度改革配套推进。政府乱花钱,原因不仅在于财税体制,同时也在于现行的行政体制,对党政机关和官员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导致机构膨胀、政府自身消费和大量挥霍、腐败现象大量发生。从根本上讲,这要靠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进程,让老百姓监督政府,用法律约束政府行为。这些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要一步一步走,逐步推进;当前应首先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先解决党政机关行政不透明、不公开、不受社会监督的问题,制止机构膨胀和权力膨胀,并制定规范,严格行政纪律。同时调整党政关系,明确党政分工,减少权力的过度集中。在权力结构上,先从党内民主做起,逐渐扩大社会民主。在人大制度上,改革人大会议制度,坐实人大参政议政、对政府进行监督的职能,并改革人大代表产生办法,推行代表常任制,使人大更多地反映民意,代表人民群众行使权力,帮助政府管好公共资金。 贾康:财税制度改革需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当前,需要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领域仍然存在政府干预过多问题,金融制度亟待创新,土地制度的改革思路需要理清,其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应加快完善;资源、能源等基础产品的比价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亟需理顺。解决这些问题,要纳入与财税改革互动、配合的整体方案设计。 在改革新阶段,必须坚持大力推进将企业、市场、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等方面整体协调的配套改革。在财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过程中,我认为,亟需推进以下几方面的配套改革: 价税财改革联动。以资源税改革覆盖煤炭为契机,加快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步伐,更好地发挥价格信号(比价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按“从煤到电”路径重点推进电力部门配套改革和电价改革,强化市场导向下的竞争。工业、商业和民用三大类别电价仍可有所区分,逐步合并工、商用电价,民用电价采用阶梯电价,鼓励居民错峰用电。 建立完备的财税信息数据系统。首先要加快建立财政、国税、地税三家统一的财政收支系统,实现三家信息联网,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通用的人、企业、政府、社会机构等社会经济主体的标准化唯一代码制度,各部门采集与其职责相关的与上述主体相对应的地、房、股、债、税等客体的基础性原始信息,建立本部门全国大集中、全覆盖的专业信息系统;进一步形成全国性、综合性多边法定信息互通共享平台,既互通信息,又有限度、受约束、可控制。 积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同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按照三级政府级次来推进改革。同时,制定央、省、市县三级政府职责、事权划分的规则和细则,改进政绩考核指标。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良性循环的土地财政模式。全面健全城市、农村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出让权和相关权益变动制度,理顺城镇化过程中从土地开发开始的不动产形成、交易、持有、税收调节全流程,以及相应的税费和利益分配制度 加快金融改革,与财税改革配套联动。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步伐,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构建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转化的防火墙;降低资本市场税费总体水平,形成抑制短期投机、鼓励长期投资的稳定机制;加强反洗钱制度建设,对大额现金交易强化控制。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