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该在今年全面完成的“营改增”,到10月底仍未有任何实质动作。 今年5月,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将营改增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领域。 数据显示,这四大行业涉及到纳税人的户数是已试点行业的两倍,年营业税税额达到1.6万亿,是营业税收入来源的大头。尤其以建筑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在税收政策设计和管理上存在难题。 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回应,财政部正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行研究和不断地完善方案,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些方案经过一定的决策程序之后将会推出。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营改增方案设计上有难度,但改革推迟主要是因为面临两难的决策困境。营改增是一个减税的改革,会刺激经济、带动相关投资,但当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减税会造成财政进一步吃紧,这两方面需要权衡。 改革推后 2012年1月1日,“营改增”开始在上海试点。至今,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已经在全国推开。 今年是营改增推行的第四年,也是收官之年。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纳入“营改增”试点的纳税人共计509万户,已累计减税4848亿元。随着改革的推进,产业链减税效果持续体现。2014年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比2013年底增长了52%,2014年营改增带来的减税额为1918亿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曾表示,2015年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即覆盖剩下的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 今年8月底,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时,表示适时将四大行业纳入营改增。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此前也曾表示,到年底之前全面完成营改增可能要打折扣。金融业、房地产业的营改增可能推后,推到什么时候还难以说清。 政策难题 财政部税政司曾表示,剩下四个行业户数众多、业务形态丰富、利益调整复杂,尤其是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增值税制度设计是国际难题。营改增的改革方案设计需十分慎重,既要统筹增值税中性原则与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又要兼顾税制的统一性与各行业的特殊性,还要处理营改增的减税与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多个行业协会表示,营改增会带来本行业税负的上升,建议对政策进行调整。中国建设会计学会表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原料供给,如砖瓦、白灰、砂石等,多为当地采购,供应商一般均为小规模纳税人,甚至是个体户或农民,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获得纳税抵扣;建议给予建筑业3-5年过渡期,期内实行“超征返还”的政策。 中国旅行社协会则建议将旅行社行业划归居民生活服务消费类行业,全行业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该协会指出,旅行社费用项目中的餐费、门票、农家乐住宿等,项目分散,获得专用发票难度大,无法进行抵扣。 普华永道中国流转税主管合伙人胡根荣认为,从现实情况来看,建筑行业因为上游抵扣不健全,税负上升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房地产业中,土地作为开发成本中的大项,能否纳入进项被抵扣,将极大影响企业税负。房地产企业中,那些开发销售个人住房的,且在三四线城市中,当前房地产形势下,若进行营改增试点,难以通过提高房价转嫁出去的,只能由企业自行消化。 中汇税务合伙人赵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金融行业也存在同样进项不足,可能导致税负升高的问题。比如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银行,从千千万万的个人和机构那吸收存款,但个人存款无法开具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税率又从营业税的5%提高到6%,没有充分抵扣,税负就可能上升。 财政减收 营改增按计划要在今年完成,早在前几年小部分行业试点时,剩下四大行业就已经在探讨营改增政策,并积极应对。 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税务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企业内部一直在关注营改增的动态,也在做一些测算,考虑是否要调整公司业务结构。但目前这些工作都没法落地,应该最终政策尚未出台,政策变数比较大。 张斌表示,像建筑业、房地产和金融都有各自的政策难点,但也有应对的方法。至于行业税负上升,有些是可以通过产业链传导加以消化,尤其对于原增值税纳税人,因为可抵扣的内容增多,普遍减税。 张斌认为,营改增推后,主要因为决策层面临两难的困境。营改增的推出意在消除重复征税,这能减轻企业负担,全面推开后,企业购进不动产或者房屋租金等,都可纳入进项被抵扣,能促进投资,刺激经济。但另一方面,营改增是一个减税措施,当前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对财政收入会造成冲击。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曾表示,全面营改增的减税额度有望达到9000亿元。 今年前9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4%,财政收入增速近几年来逐渐放缓。地方数据显示,前9个月有五个省份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
胡根荣表示,营改增会带来减税效应,会影响财政收入。但反过来,加大抵扣范围,物价可能会更便宜,消费更多,带动经济,进而带来更多税收。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