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引入会计计量引起很多讨论,有坚定支持一方,也有坚决反对一方。目前会计准则计量基础属于混合计量模式,某些资产与负债基于历史成本为基础,结合减值的方式进行后续计量,某些资产与负债基于公允价值为基础,除了极个别项目外,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不再考虑减值。混合计量模式也引起相当多的批评,批评意见主要说资产负债表汇总口径失去具体意义,因为指标口径不一致,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之和既不是历史成本也不是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主要优缺点有: (1)公允价值更加和决策相关,历史成本更加和业绩配比有关。 假设某企业,拥有一栋办公楼,原价2000万元,预计使用20年,现在已经使用10年,账面价值1000万元。现在该企业进行股权转让,交易双方认可办公楼账面价值1000万元吗?在股权交易决策中,房屋市场价值才是交易双方真正关注的焦点,而账面价值仅仅是参考而已。 从这个案例可见,在决策相关性角度而言,公允价值更加和决策相关。但是反过来思考,既然公允价值和经济决策更加相关,那么为什么还要计提折旧呢? 因为折旧解决了业绩计量的问题,实现了将2000万固定资产价值如何以及在何时配比计入各个会计期间,解决业绩计量。 所以说,公允价值更加和决策相关,历史成本更加和业绩配比有关。 (2)历史成本可靠性更强,而公允价值实现可靠性更加困难。 比如企业购进一栋房屋,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后续计量,历史成本是已经发生的实际成本,具有可验证性特征。因此,历史成本具有实际的、可验证的、和过去相关的特征。 假设将该房屋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采取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需要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房屋公允价值进行评估。在评估时,一方面考虑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交易相同或类似资产所考虑的因素,同时要结合资产特征,比如周围商圈、地段环境、户型、装修、用途限制、临山还是临海等等特征,在市场成交价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市场价格是市场均衡价值,具有资产未来收益折现值经济属性。所以,公允价值更加倾向于决策相关的,未来的特征。 从上述分析看,历史成本可靠性更强,而公允价值实现可靠性更加困难。但是,不能为了公允价值相关性优点过度以可靠性作为牺牲。当然,某些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可靠性较高,比如上市交易的股票。 (3)历史成本对于管理层更换时的业绩计量存在一定问题,而公允价值刚好可以作为这方面的弥补。 比如某公司前期投入巨大力量进行品牌建设,但是品牌资产主要是日常经营过程中积累,受制于其成本计量与日常经营支出不能明确区分,即品牌资产成本不可靠而未能在资产负债表上给予确认,客观上说,品牌资产发生了成本,同时也具有很大市场价值。 以历史成本计量品牌资产情况下,品牌建设期间资产未能资本化,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对于前期业绩计量存在低估效应。而在品牌建设后期,带来可观收益,但是没有摊销相关资产成本价值,对于受益期间业绩计量存在高估效应。如果在这个期间,管理层换代,从财务报表局角度,对于前任管理层贡献评价是低估的。 假设对品牌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刚好可以弥补上述缺陷。 (4)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效应,包含了资本市场不理智“噪音”成分。 市场处于价格上升时期,人们往往处于乐观情绪中,资产价格在狂热的情绪下被推着往上高涨,价格偏离价值,市场出现泡沫。这时候,企业将相关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账面净资产也会跟着上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变得更好看,利润攀升。市场需要理智和降温时,公允价值会计进一步将资本市场的泡沫反映在会计报表上。 而当市场处于悲观气氛中,人们意志消沉,资产价格下跌,这时候价格低于价值。企业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会出现净资产下降,资产负债率上升,利润下滑等现象。此时,市场需要提振信心,但是公允价值会计将市场悲观情绪带进财务报表中。 目前会计准则采用混合计量模式,表面上看让企业资产负债表汇总数口径不一致,但是结合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站在报表使用者、尤其以股东为代表的报表使用者角度,以及站在企业价值评估角度,这样的选择具有内在合理性。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在初始计量环节本身没有实质差异,主要在于后续计量选择模式不同。 企业商业模式最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资源转化为产出价值的价值转换模式,另外一类是以金融投资赚取价差为代表的价差模式。对于价值转换模式,更多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侧重于业绩计量和可靠性,让报表使用者基于历史数据去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基于未来去评估企业价值。而对于价差模式,公允价值本身反映了市场公允预期,所以,价差模式下,相关资产负债更多基于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当前会计准则后续计量模式选择,是当前现实条件下,考虑财务报告目标,结合企业价值计量的需要,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基础上做出的现实选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相关解读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