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改革思路应来自陷阱破解

来源:价值中国网 作者:柴福洪 人气: 时间:2014-05-07
摘要:  摘 要 中国经济发展的隐患与整体趋势不是发展减速问题,而是潜在的10大陷阱问题,到底是些什么陷阱?如何破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临的难题与课题,也是财税改革的思路与路径依赖。   关键词 中等收入 十大陷阱...

  5、资产泡沫陷阱
  资产泡沫陷阱是指超发货币导致经济失衡的经济现象带来的灾难式经济停滞。日本近20多年的经济停滞就是陷入了资产泡沫陷阱,这是我国必须清醒认识并要大力防止的。因为我们从2002年M2 18.5万亿増加到2013年一季度103万亿,上涨5.5倍仅花了10年时间,是2012年GDP总额的1.98倍。

  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认为:中国错误总结了日本教训。日本陷入长期萧条的原因是日本政府为了抵消日元升值的影响,滥发货币,导致资产泡沫。泡沫破灭以后,就陷入了长期萧条。然而,中国主流学界,多数人认为日本陷入长期萧条是因为日元升值,因此,反对人民币升值就成了国内的主流声音。但是,只要人民币不升值,就必然会多发货币,从而引起资产泡沫,而这恰恰跌入了日本陷阱。日本陷阱的真相不是日元升值,而是资产泡沫。

  只要货币滥发,就必然有地方要体现出来,什么产业最赚钱,哪个产业就有可能成为经济泡沫,如近几年中国的房地产业就是典型的泡沫经济。资产泡沫只是货币滥发的体现之一,人民币升值也是资产泡沫的结果。中国房地产、钢铁、煤炭、汽车等过剩产能行业的泡沫最终必然破灭,泡沫破灭后中国将陷入通缩,中国经济日本化,是或然而非必然,目前应极力避免断崖式下跌,一旦房地产泡沫被捅破,房价下跌将导致中国金融体系、资本市场乃至地方财政出现系统性危机乃至瘫痪局面。所以,如果中国政府再刺激,泡沫非破不可,就掉进了资产泡沫陷阱。2014年5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求是》杂志撰文称:“若采取短期刺激,今后几年会更难过”的道理就在这里。

  中国的货币发行,问题很严重。从70年到79年,每年平均新增货币90多亿元,增长速度是15%左右,增长量保持在百亿元之内,增长速度控制在20%以内。81年到83年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增货币增长量上了新台阶,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货币增长速度为22%,从84年到89年突飞猛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89年货币存量达到12000亿元。

  从90年到93年,货币增长量每年都还控制在数千亿元之内,没有超过万亿元:90年与89年相比,新增5253亿元,91年比90年新增4100亿元,92年比91年新增6100亿元,93年比92年新增94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39%,93年货币存量达到34879亿元。

  94年开始货币增长量超过万亿:94年比93年新增121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为34.6%;95年比94年新增14000亿元,96年比95年新增16000亿元,97年比96年新增15000亿元,98年比97年新增13500亿元,99年比98年新增15400亿元,2000年比99年新增15600亿元,2001年比2000年新增182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152888亿元。平均年增长量为151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在39%左右。

  2002年更高,货币增长量开始突破三万亿:2002年比2001年新增31000亿,2003年比2002年新增36000亿元,2004年比2003年新增340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253207亿元。增长量加大了而同期的货币增长速度却降了下来:年平均增长速度在33.3%。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4月11日公布的3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116.07万亿元, 2013年3月末是110.65万亿元。

  快速增长的货币不是由央行印钞的结果,而是通过商业银行信贷增长与货币创造机制流出的。如果这些创造出来的货币流向实体经济,当货币流量远远超过实体的经济需求,它就会以产品过剩和产能过剩的方式表现出来。实体经济供求关系就会随之调整,货币的供应自然会收缩。解决的途径有二,一是加大人民币国际化,让过量人民币参与国际流通,减小国内压力,二是加大对外投资力度。

  6、老龄化陷阱
  老龄化陷阱是指新增劳动力供给不足,养老金缺口大等问题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的经济现象。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是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

  发达国家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7%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800美元,发达国家的人口先富后老,我国则是未富先老,是世界仅有的特例。与此同时,2012年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总量首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2011年劳动力的供给减少了345万,这一重要信号预示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它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怎样的效应,很难预知。人口红利消失,人才红利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北京大学教授赵耀辉表示,如果不提高退休年龄,中国老年人抚养比将从2010年的4.9下降到2050年的1.4。若以税负角度衡量,年轻劳动力的“税率”将从2010年的16.8%增加到2050年的40.9%,即纯粹为了支付老年人的花销,年轻劳动力将要拿出全部收入的近41%。如果延迟退休,年轻劳动者的负担将大大降低。若在2050年将70岁作为退休年龄,老年抚养比未来40年将基本维持在2010年水平(2014年4月29日《第一财经日报》)。

  养老保险的现收现付制是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人口老龄化是现收现付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导致在职人口减少而退休人口增多,制度将会面临收支失衡,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适当延长事业单位人员,企业等非重劳力劳动者的退休年限,延长劳动者的劳动年龄和价值。公务员要退后几年才能实行延长退休年龄,以缓解社会压力。另外,要打开公务员向事业单位流动的渠道,让当官与做学问统一起来,还要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制,使老年人的身心更加健康,有助于他们继续创造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鼓励他们继续为社会服务。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提高退休年龄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在中国既有一线女工劳作一生身体状况不允许延迟退休,也有“跳广场舞”大妈,身体很好却早早退休。但当前学术界还没有关于人口健康状况与退休年龄之间的相关量化研究。

  7、金融陷阱
  金融陷阱包括美元霸权掠夺行为和流动陷阱两种。美元霸权这个有史以来最复杂的金融体制,实际上是美国借助各国央行统治全球经济、获取全球资源财富的主要手段。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凯恩斯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经济学家J·托宾在其论文中,曾运用若干资料证明了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并明确得出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有效的结论。

  美国从全球获取美元霸权红利的主要途径是:铸币税收益、国际通货膨胀税收益、债务收益、海外投资收益、流动性收益、不公平贸易收益、汇率操控收益、金融衍生品收益、大宗商品期货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10个渠道。中国的证券、期货市场如果开放,美国金融大鳄就会兴风作浪。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4月29日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指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加大中国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可能引起市场波动。

  破解金融市场的运行之谜,长久以来都是人们的追求和理想。俯瞰国际金融体系,对国内外一系列金融大事件进行剖析,我国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中国参与制定国际经济金融规则具有战略意义。但是,我国的金融体系尚不完善,金融政策和金融手段很不成熟,甚至金融理论没自己独到的见解,如遇金融危机、金融陷阱,只有吃亏的份。而金融陷阱的恶果最终都必然转化国家财力的危机,财政的危机,经济的危机,最后必然是政治危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稳定与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之间的金融平衡。如今,这一平衡因为其表象性、脆弱性、奇特性以及平衡打破后果的严重性等,对世界经济的威胁增大,以至于被称作“恐怖平衡”。“恐怖”主要源于美国巨额且不断增加的“双赤字”。但是,美国毫无顾忌,不断利用“恐怖”挟持世界,并以“金融陷阱”来遏制竞争对手。日本曾因此而遭受惨痛的“金融败战”,现在,美国又以贸易逆差、汇率为借口“敲打中国”。国际金融平衡如临深渊,中国经济与金融也面临巨大风险。

  中国的金融科学与金融手段、金融政策都需要整理、发展,目前相对原始。

本文章更多内容:<<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财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