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在美国的主动出击与中国的被动接招下,以风气云涌之势笼罩世界。针对美国川普指责的,中国多年来与美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导致美国经济受损这一说法。中国商务部理直气壮地反击:贸易顺差在虽然中国,但是利益顺差在你美国! 简而言之,意思就是虽然我向你出口了大量的商品,但是,你还是受益者。 为我们的商务部喝彩! 为什么商务部会这么说? 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中,居民日常消费品占大多数,这些为美国的老百姓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帮助每国遏制了通货膨胀,帮助美国政府稳定了美国的经济,你应该感谢我。 第二,中国的贸易出口额中,有一大部分是加工贸易,你不给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商品,你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商品,都是采取加工贸易的形式,先出口到我们中国,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加工以后,又出口到你美国。这些加工贸易,增大了贸易的顺差,但是我只挣了个加工的小钱。你将这些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商品卖出去后,挣得可是大钱! 一句话,道出了中美贸易的实质问题。虽然我给你出口的多,我没挣你多少钱,反而是你收益,你不应该指责我,反而应该感谢我! 那么,加工贸易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说加工贸易虽然出口金额很大,但我们从中挣的是小钱呢? 就让阿莲为您简单地解释一下吧。 我国目前有两种比较常见的加工贸易形式: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在中国的词语中,“进来”是一个常用词。进来,进来,“进”就是“来”。 但是,在加工贸易中,“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确是两种不同的贸易形式。 曾经考过注册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朋友们,在辛苦备考的时候,看见令人懵圈的“免抵退”就头大了。但是当看到公式里,还拖着个“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和“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这两个“尾巴”时,就更加发懵了。 这两个“尾巴”,就跟进料加工贸易有关。 在说这两个“尾巴”之前,我们先说说来料加工。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一样,都属于保税进口下的加工贸易。说到“保税进口”,我们先简单解释一下这个“保税”。 保税,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海关制度。是指海关批准的境内企业进口货物,在海关的监管下在境内指定的场所储存、加工、装配,并暂缓缴纳进口税费的一种监管制度。 目前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料”,都实行保税进口,即在进口环节先不纳税,在出口环节,也不退免税。 “来料加工”进出口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就是在“料”的进口环节不纳税,但是在加工完成的商品出口环节也不退税。而且对国内加工的加工费,也实行免税。所以,出口企业和加工企业的财税处理也相对简单。 由出口企业向税务机关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然后加工企业持这个证明,申请加工费的免税,这样就OK了。 但是“进料加工”就相对复杂了。 因为“料”进来了,出去的时候在,出口商品的出口额里,包含着进口料件的价格呢。所以这个出口额里,保税进口的料件价格就必须要从出口额里给扣减出来,不然,就多退税了。 所以,在“进料加工”出口企业,申请出口退免税的时候,“免抵退”的计算公式里,就多了两个“尾巴”。 首先,出口企业要将进料加工的“料”,占当期出口商品总金额的比率确定出来,先预计一个计划分配率。用这个计划的分配率计算当期出口货物总金额中,其中的免税进口料件占多少金额,先扣减这个进口料件金额,然后再计算当期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和“免抵退”税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销售额×(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销售额×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因为在计算出口退税的时候,进口料件占出口额的实际耗用比率与计划耗用比率,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在出口完毕后,出口企业还要向海关办理《进料加工手册》的核销手续,并按照手册上显示的进、出口数据计算出实际的耗用率,并予以调整。 这样,一笔进料加工贸易才全部结束。 不发达国家,挣得都是辛苦钱。看着贸易顺差大,可是我们没占多大便宜。即使这样,川普之流还是心理不平衡。看起来,大国崛起的过程是曲折的、复杂的,但是大国崛起的信心是坚定的。 贸易战总归要来,只不过,我们需要在战斗中汲取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可喜的是,我们已经不像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傻乎乎的一无所知了。 现在,我们已经敢于说出: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长按二维码,关注莲税观,让我们一起遨游在财税知识的海洋!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