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税制未来几年暂无结束可能

来源:经济导报 作者:庄会晓 人气: 时间:2013-02-25
摘要:  未来几年都不太可能大刀阔斧地进行国地税系统之间的合并,最大的可能是对财税系统内部进行微调   自国家提出在部分地区试点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以来,关于国地税合并的传言就一直不绝于耳。   近日,又有传言称两税人员的分流合并工作将在全国 两会...

  未来几年都不太可能大刀阔斧地进行国地税系统之间的合并,最大的可能是对财税系统内部进行微调

  自国家提出在部分地区试点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以来,关于国地税合并的传言就一直不绝于耳。

  近日,又有传言称两税人员的分流合并工作将在全国“两会”后启动。有相关媒体甚至报道,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已开展关于国地税合并的相关调研工作。还有不少专家学者也表示,“营改增” 即是两税合并的契机。

  “"营改增"确实会导致地税业务萎缩,但分税制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财政理论要求的,这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22日,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学系主任、财税研究所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曾康华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而且,我国两税分开执行运行了将近20年,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因此合并绝非一朝一夕的事。”

  24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主任、财政税收教研室主任、导报特约评论员李齐云表示,两税改革还应最终看顶层设计。他认为,未来几年的时间内都不太可能大刀阔斧地进行国地税系统之间的合并,最大的可能和最有效的举措是对财税系统内部进行微调,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合并不利地方财政体制完整

  导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我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为中央地方共享税,但通过国家税制改革,国地税管辖的范围发生着变化:“营改增”后主体税种都变成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国税的征收范围越来越大,地税的一些传统优势开始逐渐消失。

  李齐云分析,“营改增”后地税的确将面临收入减少、业务萎缩的窘境,但是肯定会有新的税种出现,地税也会有新的主体税种做支撑。

  “房产税一旦增加试点范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肯定会成为未来地方财产税收的主要来源。”曾康华认为,把地税取消是“不可能的”。他分析,我国国情就是得让地方政府有自己的征收机构,其实质是为了有效地处理事权和财权关系,若“二合 一”,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问题将较难处理。

  另外,有专家也强调,国地税合并不利于地方财政体制、税务体制完整性,可能无法保护地方财政的预算完整性和积极性。当务之急是“完善”

  关于人员编制问题,接受导报记者采访的专家都认为,这是国地税“二合一”无法逃避也绕不过去的坎,合并后业务人员的分流与安置问题,特别是岗位与级别调整等,都不能不考虑。

  李齐云表示,当务之急不是把地税“一撤了之”,重点应是理顺实际业务,进一步完善地方税体系。目前,我国已是税收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管辖交叉增加了税收成本。目前,税收征收成本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已接近8%,比20年前国地税没分家时提高了一倍。

  曾康华认为,即使合并也并非就能解决成本增加的问题,还可能会带来公章发票变更等另外一类成本的增加。只有完善征管现代化以及网上申报等举措,征收成本才会逐渐降低。

  “必须提高现有机构的办公效率,进一步明确管辖范围,理顺征管顺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税务监管。”李齐云分析说,在不讨论国地税“二合一”大改的情况下,应对系统进行相应调整,各地可适当根据业务需求有效协作,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导报记者了解到,此前济南市中区财政局、国税局、地方税务局市中分局、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等部门,就联合成立了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税大厅暨市中区综合治税办公室,市中区个体户缴税不用分国税、地税两地跑了。李齐云对这种协作方式非常赞同。

      相关报道——系统内存分歧 网传“国税地税”两会后合并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云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