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财税政策不明确谈起

来源:会计视野 作者:箫声 人气: 时间:2010-12-02
摘要:新税法实施后,好多政策不明确,探讨、请示不断。深有感触,于是有了下面这几段文字,算是本人对政策不明确的问题如何理解把握的一点肤浅的理解,请诸位老大指正。 一、处理好条款与原意的关系 思想必须通过语言表达才能成为条款。但是,文字本身具有开放性-...

新税法实施后,好多政策不明确,探讨、请示不断。深有感触,于是有了下面这几段文字,算是本人对政策不明确的问题如何理解把握的一点肤浅的理解,请诸位老大指正。
一、处理好条款与原意的关系
思想必须通过语言表达才能成为条款。但是,文字本身具有开放性----或者说是“open”,一方面很难准确表达立法者的原意,另一方面又容易引起歧义。这是语言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关于这一点,我们接触的较多是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词的翻译,总是让人觉得怪怪的,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古人总结的很精辟,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长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另一个原因则是立法技术的问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能准确的使用词汇,最常见的就是“当”“可”不分,搞的从事实务的同志和纳税人不知道应当是“权利”还是“义务”。

在很多政策不明确的情形下,不少同志喜欢引用政策制定者当初的目的,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这也是某些参与制定政策的同志的讲座、书籍比较卖座的重要原因。这种思路,既准确,也不准确。立法者的原意,需要尊重,但必须是在条款本身所具有的含义之内。
换言之,条款本身所可能具有的含义首先是一个框,通俗的讲就是西游记中孙行者划用金箍棒划的圈圈。而所谓的立法原意仅仅是我们在这个圈的范围内进一步明确政策口径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已。政策一旦制定出来,与制定者本身就是相对独立的。

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正常情况下,广大的纳税人或广大的税务干部无法接触到政策的制定者的,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只能是法律文本。(当然,我不否认,经常碰到纳税人知道总局的意图比我早、比我多的情形)。问题在于,如果以超出条款本身所可能具有的含义对条款进行解释,进而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控,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这已经超出了纳税人所能够预期的范围。而法律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对行为的指引作用,提供的是一种预期可能性。
第二,在很多情况下,所谓的立法原意是不能把握或者难以把握的,以企业所得税法而言,人大代表三千人,其中不少是非专业人士,应当以谁的理解为准?就是正常的规范性文件,具体经办同志、部门负责人、有权签发文件的领导,即便是同样的条款,也很难说他们的理解就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形下,又以谁的原意为准?

第三,江山代有人才出,后来者虽然处于有权解释的地位,也未必清楚当时立法者的原意,仅仅是“居高声自远”而已。

第四,时过境迁,追求当初的立法原意,可能实际效果无异于刻舟求剑。更何况经常有”有心插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这样的尴尬局面。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财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