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过手里的杉德卡、资和信、斯玛特们会因为营改增面临变化吗? 5月1日之后,几大行业进入了如火如荼的营改增“落地”阶段,然而有个别细分行业,它们由于业务性质的特殊性目前还处于“迷茫”状态,上述名字所代表的多用途预付卡就是这样一个行业。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多位行业人士,他们均表示,目前多用途预付卡行业的营改增相关政策还未出台,因此对行业的最终影响还无从判断。但如果按照目前政策,由于预付卡业务的特殊性质,将产生不小的影响。甚至,多用途预付卡可能就此告别餐饮、娱乐等行业。 单用途 VS 多用途 事实上,上文所述的“多用途”预付卡是相对于“单用途”而言,这两种都属于预付卡范畴。 根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商务部令〔2012〕第9号),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是指前款规定的企业发行的,仅限于在本企业或本企业所属集团或同一品牌特许经营体系内兑付货物或服务的预付凭证。 商务部负责全国单用途卡行业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单用途卡监督管理工作。 各个店家,包括酒店、美发美容、餐饮、超市等只能在“自己店”里用的卡都属于这一类。 而俗称的“多用途预付卡”,即“支付机构预付卡”,是指发卡机构以特定载体和形式发行的、可在发卡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这些发卡机构需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办理“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管辖范畴。上述杉德卡、资和信、斯玛特等都属于这类范畴。 由于业务模式不同,单用途预付卡受营改增的影响将小于“支付机构预付卡”。 普华永道中国中区公司税业务主管合伙人李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零售业企业发行的单用途预付卡一般来说不受营改增的影响,因为其本身在营改增前已经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此次受影响的主要是生活服务业,例如酒店、餐饮业所发行的预付卡。” 李军认为,不同企业由于预付卡结算方式及开票模式不同,所以税务处理也会不同。例如,门店A销售预付卡,消费者去门店B消费,则A、B门店在同样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情况下有两种基本的开票方式,一是由门店A在售出预付卡时开票给消费者,消费时门店B需要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给门店A。二是在售出预付卡时不开票,消费时由门店B开票给消费者。如B门店为小规模纳税人,则需要去税务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而单用途预付卡在营改增过程中容易碰到的问题是,“预付卡业务往往涉及到整个集团,包括总公司和分公司,这些公司有可能分布在各地,由于目前对于预付卡的税务处理尚未有具体细则出台,各地税务局掌握的实务操作上的口径是否一致,往往需要相关企业与各地税务局协商,比如售出预付卡的企业是否可以差额征税,发票是按全额还是按手续费收入开具,对于餐饮消费消费的门店是否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售出预付卡的企业用于抵扣,等等。另外,一些涉及兼营的行业,譬如酒店,发行的预付卡可能面临消费者消费时涉及多种税率,例如酒店住宿为6%,销售商品为17%,那售卡时用何种税率交税,这些都是实务操作上的问题。总体而言,如果企业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来确定有关税务处理的变化并对于业务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那么营改增对这类企业的预付卡业务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李军称。 商户结构或面临调整 和单用途预付卡归根到底只涉及到集团内结算相比,支付机构预付卡企业就没那么“轻松”了,除了上述单用途预付卡所要面临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业务模式存在本质的区别,因为他们所收到的购卡款大部分是“代收款项”的性质。 一名多用途预付卡财务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称,行业内通常的业务模式是:购卡客户向预付卡企业购卡,持卡人去预付卡可用范围内的第三方商户消费,预付卡企业将消费额结算给商户,商户再支付一定佣金给予预付卡企业。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