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营改增”后增值税政策解析

来源:高金平税频道 作者:高金平税频道 人气: 时间:2016-07-13
摘要: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和信用主体大量增加,各类新型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其经营范围日益延伸,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层出不穷。本文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以下简称“36号文”)及相关配套文件,对金融服务增值税政策的操作要点作简要分析

4.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转贴现业务;

需注意,二级市场福费廷业务取得的收入不同于金融机构间的票据转贴现业务,不可以享受免税优惠,需按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二级市场福费廷业务是指银行向其他银行或福费廷公司无追索权地买入未到期债权,持有到期后向债务人索偿,或是在二级市场中,银行作为卖出银行,将未到期债权转让给其他银行或福费廷公司,同时其他银行或福费廷公司向银行无追索权贴现债权并付款,成为未到期债权持有人。

5.买入返售金融商品(质押式、买断式);

6.持有金融债券;

7.金融机构开展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同业存单业务取得的利息收入。

(二)统借统还业务取得的利息收入

36号文件规定,企业集团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以及集团所属财务公司按不高于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或者支付的债券票面利率水平,向企业集团或者集团内下属单位收取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对于统借统还业务,如果企业集团将自有资金或向非金融机构借款再转贷给子公司,则不符合统借统还免税条件,需缴纳增值税。实务中,对于统借统还业务,子公司除需取得企业集团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外,还需凭下列原始凭证入账:

1.母公司与金融部门《借款合同》复印件;

2.母子公司签订的《统借统还贷款合同》;

3.子公司计提利息的说明。

(三)保险公司再保险服务收入

1.保险公司开办的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取得的保费收入免征增值税。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服务的(境内保险公司向境外保险公司提供的再保险服务除外),实行与原保险服务一致的增值税政策。再保险合同对应多个原保险合同的,所有原保险合同均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时,该再保险合同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否则,该再保险合同需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2.境内保险公司向境外保险公司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费的再保险服务,免征增值税。

六、税收征管

(一)汇总纳税

原以地市一级机构汇总缴纳营业税的金融机构,营改增后继续以地市一级机构汇总缴纳增值税。

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范围内的金融机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 国家税务局和财政厅(局)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

采取汇总纳税的金融机构,省、自治区所辖地市以下分支机构可以使用地市级机构统一领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所辖区县及以下分支机构可以使用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机构统一领取的增值税发票。

(二)纳税期限

小规模纳税人、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纳税人可以以季度为纳税期限。

(三)发票开具

金融服务提供方(一般纳税人)应当开具增值税发票。下列情形,金融服务提供方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1.金融商品转让;

2.提供免税金融服务;

3.向自然人提供金融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金融(如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抬头与付款方不是同一个主体已成常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192号)关于“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支付运输费用,所支付款项的单位,必须与开具抵扣凭证的销货单位、提供劳务的单位一致,才能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有待调整。

(四)申报表填列

根据年度内转让金融商品销售额如为负数,跨年不得结转的规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6%税率的金融商品转让项目”“期初余额”年初首期数需填列“0”,其他申报表填列事项同一般应税行为。 

七、引申

契约型金融商品是指依托当事人之间的契约而形成的金融商品,非独立法律主体,例如契约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托计划、资管计划、ABS(资产证券化融资)等等,该类金融商品向投资者募集资金后对外投资,对于取得的投资收益在支付管理人、资金托管机构、服务机构等费用后,分配给投资者,一定期间后,根据具体投资情况向投资者返还投资本金。一般情况下业务结构如下:

依托当事人之间的契约而形成的金融商品

 

该类金融产品独立于金融企业自身的资产,在会计上单独核算,但金融产品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纳税主体。要求管理人对于契约型金融商品取得的投资收益履行税收扣缴义务的文件较为少见(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5号),但在实务操作中有一定难度,且在某种程度上有违个别税种的税收原理。当事人在订立契约时一般也会涉及税收条款,但约定较为模糊,例如一些《基金合同》中会约定:“本基金运作过程中涉及的各纳税主体,其纳税义务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此次金融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契约型金融商品的增值税纳税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对于该类金融商品取得的投资收益是否要缴纳增值税?如何征收管理?对此,笔者观点如下:

1.根据金融商品取得的投资收益性质来判断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具有债权投资性质的金融商品(如可以取得固定或保底利润)按“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具有股权性质的风险投资,不征增值税;对于混合型金融商品,如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既投资债券也投资股票、期货等,其中一部分投资可以获取保底利润、一部分投资具有风险性,则需具体核算并区分投资收益的类别,对于固定利润部分需按“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2.由于契约型金融商品本身不存在纳税义务及代扣代缴义务,纳税人只能是金融商品的投资者。在合格投资者中,对于机构投资者的税收征管相对简单,但对于个人投资者应纳的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需尽快出台税法文件,由资金托管机构在向个人投资者分配投资收益时代扣代缴。

本文章更多内容:<<上一页-1-2-3-4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财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