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谈建康

来源:解放军306医院 作者:顾建文 人气: 时间:2016-02-06
摘要:《道德经》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老子的代表作。它虽言简意赅,却博大精深,堪称古典东方智慧的结晶,其中也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 一、怎样保持心态平衡 心态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辩证的思维是心理健康的前提,考虑问题要做到

四、保持身心安康

心理健康的最佳状态是身心健康,它体现了身体和精神的和谐统一。《道德经》第10章集中描述了这种至上的境界“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用一系列的反问为我们指出了应该不断追求的几种状态:1.“抱一”状态,所谓“抱一”就是首先固守体内的先天真元之气,进而通过意念锻炼,达到情、气、神三者的完美统一,“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万物得一以生”的效果;2.“婴儿”的状态,刚出生的婴儿淳朴无邪,无私先欲,与原初自然的简单朴素,未加修饰是一致的。人只有与自然统一才能感觉到内心的宁静和轻松,才能调节行为,舒缓心态,抵制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3.“无疵”即无私,也就是“圣人不积”,“不讲个人得失,一心为公,这样才会“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因为“天乏道,为而不害”。

道法自然谈建康

另一种状态就是前边提到的“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的行为原则是“道法自然”、“反者道乏动”,终极要求是“静”。芸芸众生,世间万象,生长不息,往复不止,最终要回归到生命的最根本状态“静”,这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也是万物不可抗拒的必然法则。人只有遵循客观法则,顺应自然规律才称得上明智,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否则,一味肆意妄行,最终只能是轻者伤身劳神,重者命丧黄泉。因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处世为人“轻则失臣,躁则失君”。然而“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 

道法自然谈建康

本文章更多内容:<<上一页-1-2-3-4下一页>>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云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