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第三十七条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第三十八条 无形资产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投资者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 购入的,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 自行开发并且依法申请取得的,按照开发过程中实际支出计价。 接受捐赠的,按照发票帐单所列金额或者同类无形资产市价计价。 除企业合并外,商誉不得作价入帐。 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的计价应当经法定评估机构评估确认。 第三十九条 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均摊入管理费用。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限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法定有效期限与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法律没有规定有效期限,企业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中规定有受益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确定。 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均未规定法定有效期限或者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确定。 第四十条 企业转让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除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计入其他销售收入。 第四十一条 递延资产包括开办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 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筹建期间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利息等支出。 下列费用不包括在开办费内:应当由投资者负担的费用支出;为取得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以及筹建期间应当计入资产价值的汇兑、损益利息支出等。 开办费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分期摊入管理费用。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在租赁有效期限内分期摊入制造费用或者管理费用。 第四十二条 其他资产包括特准储备物资、银行冻结存款、冻结物资、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 特准储备物资是指具有专门用途,但是不参加生产经营的经国家批准储备的特种物资。 第六章 对外投资 第四十三条 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包括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企业不得以国家专项储备的物资以及国家规定不得用于对外投资的其他财产向其他单位投资。 第四十四条 企业对外投资,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以现金、存款等货币资金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价。 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 企业认购的股票,按照实际支付款项计价,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股利的,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扣除应收股利后的差额计价。 企业认购的债券,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实际支付款项中含有应计利息的,按照扣除应计利息后的差额计价。 溢价或者折价购入的长期债券,其实际支付的款项(扣除应计利息)与债券面值的差额,在债券到期以前,分期计入投资收益。 第四十五条 企业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其资产重估确认价值与其帐面净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金。 第四十六条 企业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和股票进行长期投资,对被投资单位没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并且不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变动;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按照在被投资单位增加或者减少的净资产中所拥有或者分担的数额,作为企业的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同时增加或者减少企业的长期投资,并且在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实际分得股利或者利润时,相应减少企业的长期投资。 第四十七条 企业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或者股利和利息,计入投资收益,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或者补交所得税。 企业收回的对外投资与长期投资帐户的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 第七章 成本和费用 第四十八条 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 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原油储量有偿使用费,油田维护费,矿山维简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差旅费标准由企业参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第四十九条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的各项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税金,土地使用费(海域使用费),土地损失补偿费,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业务招待费,坏账损失,存货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公司经费包括工厂总部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公司经费。 工会经费是指按照职工工资总额2%计提拨交给工会的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 劳动保险费是指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包括按照规定交纳的离退休统筹金)、价格补贴、医药费(包括企业支付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费用),职工退职金,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照规定支付给离休人员的各项经费。 待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交纳的待业保险基金。 董事会费是指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如董事会)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差旅费、会议费等。 咨询费是指企业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聘请经济技术顾问、法律顾问等支付的费用。 审计费是指企业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查账验资以及进行资产评估等发生的各项费用。 诉讼费是指企业因起诉或者应诉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排污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交纳的排污费用。 绿化费是指企业对厂区、矿区进行绿化而发生的零星绿化费用。 税金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土地使用费(海域使用费)是指企业使用土地(海域)而支付的费用。 土地损失补偿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的国家不征用的土地所支付的土地损失补偿费。 技术转让费是指企业使用非专利技术而支付的费用。 技术开发费是指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试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研究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的折旧,与新产品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的科研试制的费用以及试制失败损失。 无形资产摊销是指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在下列限额内据实列入管理费用:全年销售净额在1500万元(不含1500万元)以下的,不超过年销售净额的5‰;超过1500万元(含1500万元)但不足50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3‰;超过5000万元(含5000万元)但不足一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2‰;超过一亿元(含一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1‰。 第五十条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等。 第五十一条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用,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 第五十二条 职工福利费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 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包括企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交纳的医疗保险费),医护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第五十三条 企业一次支付、分期摊销的待摊费用,按照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确定分摊的数额。分摊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 在费用尚未发生以前,需要从成本中预提的费用项目和标准,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预提数与实际数发生差异时,应及时调整提取标准。多提数一般应在年终冲减成本、费用,年终财务决算时不留余额。需要保留余额的,在年度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 第五十四条 企业不得以计划成本、估计成本、定额成本代替实际成本。采用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核算的,按照规定的成本计算期,及时调整为实际成本。 第五十五条 企业的下列支出,不得列入成本、费用: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企业赞助、捐赠支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第八章 销售收入、利润及其分配 第五十六条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者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包括销售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工业性劳务等取得的收入。 其他销售收入包括材料销售,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外购商品销售,无形资产转让,提供非工业性劳务等取得的收入。 第五十七条 企业一般于产品已经发出,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发生的销售退回、折让或折扣,冲减销售收入。 第五十八条 企业利润总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包括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企业收到出口产品退税以及减免税退回的税金,作为减少产品销售税金处理。 第五十九条 投资净收益是指投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数额。 投资收益包括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股利和债券利息,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增加的净资产中所拥有的数额等。 投资损失包括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款项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减少的净资产中所分担的数额等。 第六十条 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 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的盘盈和出售净收益,罚款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职工子弟学校经费和技工学校经费,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 第六十一条 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等弥补。下一年度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延续弥补。5年内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等弥补。 第六十二条 企业利润总额按照国家规定作相应调整后,依法缴纳所得税。 第六十三条 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一)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 (二)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 (三)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利润扣除前两项后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金50%时可不再提取。 (四)提取公益金。 (五)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投资者分配。 第六十四条 股份有限公司提取公益金以后,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一)支付优先股股利。 (二)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提取和使用。 (三)支付普通股股利。 当年无利润时,不得分配股利,但在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后,经股东会特别决议,可以按照不超过股票面值6%的比率用盈余公积金分配股利,在分配股利后,企业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金的25%。 第六十五条 盈余公积金可用于弥补亏损或者用于转增资本金,但转增资本金后,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一般不得低于注册资金的25%。 第六十六条 公益金主要用于企业的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第九章 外币业务 第六十七条 企业的外向业务,是指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的款项收付、往来结算和计价等业务。 第六十八条 企业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果需要变更,应当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并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第六十九条 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折合汇率采用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国家外汇牌价(原则为中间价,下同),或者当月1日的国家外汇牌价。 第七十条 月份终了,企业应当将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等各种外币账户的余额(不包括按照调剂价单独记账的外币项目),按照月末的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按照月末国家外汇牌价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 第七十一条 企业发生的汇兑损益,筹建期间发生的,如果为净损失,计入开办费,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如果为净收益,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平均转销,或者留待弥补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亏损,或者留待并入企业的清算收益。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计入财务费用。清算期间发生的,计入清算损益。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等直接有关的汇兑损益,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计入资产的价值。 第七十二条 企业收到投资者的出资额,如果需要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有关资产账户按照当日国家外汇牌价或者当月1日的国家外汇牌价折合,实收资本账户按照合同、协议中约定的国家外汇牌价折合;合同、协议未作约定的,按照企业收到出资额时的国家外汇牌价折合。 有关资产账户与实收资本账户采用的折合汇率不同产生的折合记账本位币差额,作为资本公积金。 第七十三条 企业发生外汇调剂业务时,按照下列原则处理: 企业按照买入外汇调剂价单独记账的,支用时,按照买入时的账面调剂价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账面调剂价可以采用逐笔辨认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方法确定。 企业调剂外汇不实行单独记账的,买入的调剂外汇按照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外汇调剂价与国家外汇牌价的差额,作为调剂外汇价差。在支用调剂外汇时,属于购买资产或者支付费用的,调剂外汇价差计入有关资产价值或者有关费用;属于偿还债务的,调剂外汇价差计入财务费用。卖出调剂外汇时,实际取得款项与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应当冲销调剂外汇价差,如有余额,作为汇兑损益处理;卖出其他外汇时,作为汇兑损益处理。 第十章 企业清算 第七十四条 企业宣布终止时,应当成立清算机构。清算机构在清算期间,负责制定清算方案,清理企业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处理企业债权、债务;向投资者收取已认缴而未缴纳的出资;清结纳税事宜以及处置企业的剩余财产。 第七十五条 清算企业的财产包括宣布清算时企业的全部财产以及清算期间取得的资产。 已经作为担保物的财产相当于担保债务的部分,不属于清算财产,担保物的价款超过所担保的债务数额的部分,属于清算财产。 清算期间,未经清算机构的同意,不得处置企业财产。 第七十六条 清算财产的作价一般以账面净值为依据,也可以重估价值或者变现收入等为依据。 第七十七条 企业清算中发生的财产盘盈或者盘亏,财产变价净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归还的债务,确实无法收回的债权,以及清算期间的经营收益或损失等,计入清算收益或者清算损失。 第七十八条 企业在宣布终止前6个月至终止之日的期间内,下列行为无效,清算机构有权追回其财产,作为清算财产入账: (一)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 (二)非正常压价处理财产; (三)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 (四)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 (五)放弃自己的债权。 第七十九条 清算费用包括法定清算机构成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公告费、诉论费及清算过程中所必须的其他支出。清算费用从现有财产中优先支付。 第八十条 企业财产拨付清算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债务: (一)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等; (二)应缴未缴国家的税金; (三)尚未偿付的债务。 不足清偿同一顺序债务的,按照比例清偿。 第八十一条 企业清算终了,清算收益大于清算损失、清算费用的部分,依法缴纳所得税。清算完毕后的剩余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按照下列原则处理: 有限责任公司,除公司章程另有规定者外,按照投资各方的出资比例分配。 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优先股股份面值对优先股股东分配。优先股股东分配后的剩余部分,按照普通股股东的股份比例进行分配。如果剩余财产不足全额偿还优先股股金时,按照各优先股股东所持比例分配。 第八十二条 清算完毕,清算机构应当提出清算报告并造具清算期内收支报表,连同中国注册会计师查账报告,一并报送主管财政机关。 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 第八十三条 企业应当定期向主管财政机关等政府部门以及其他与企业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 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还应当向证券交易机构和证券监管会等提供年度有关财务报表。 第八十四条 企业报送的年度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其他附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于年度终了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连同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查账报告一并报送主管财政机关。 企业按月、按季、按年编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财务报表。 第八十五条 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生产经营、利润实现和分配、资金增减和周转、财务收支、税金缴纳、各项财产物资变动等情况,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至报出财务报告以前发生的对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八十六条 企业总结和评价本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具体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评价及计算公式见附件二。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上述指标以外的一些比率进行分析。 第十二章 附则 第八十七条 本制度由财政部负责修订和解释。 第八十八条 企业按照《企业财务通则》和本制度的规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各地区、各部门不再另行制定企业财务制度。 第八十九条 本制度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财政部 1992年12月30日 税 屋附件一: 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 一、通用设备部分 通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运输设备6~12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 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 电子计算机4~10年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 6.工业炉窑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 设备工具18~22年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年 二、专用设备部分 专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9~15年 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 发电及供热设备12~20年 输电线路30~35年 配电线路14~16年 变电配电设备18~22年 核能发电设备20~25年 11.机械工业专用设备8~12年 12.石油工业专用设备8~14年 13.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7~14年 14.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5~10年 15.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2年 16.纺织、轻工专用设备8~14年 17.矿山、煤炭及森工专用设备7~15年 18.造船工业专用设备15~22年 19.核工业专用设备20~25年 20.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 自来水15~25年 燃气16~25年 三、房屋、建筑物部分 房屋、建筑物分类折旧年限 21.房屋 生产用房30~40年 受腐蚀生产用房20~25年 受强腐蚀生产用房10~15年 非生产用房35~45年 简易房8~10年 22.建筑物 水电站大坝45~55年 其他建筑物15~25年 税 屋附件二: 工业企业财务评价指标 1.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计算公式为: 负债总额 资产负债率=——————×100% 全部资产总额 2.流动比率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 流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 速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4.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计算公式为: 赊销收入净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100%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5.存货周转率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和存货是否过量。计算公式为: 销货成本 存货周转率=————×100% 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6.资本金利润率衡量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获利能力。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 资本金利润率=————×100% 资本金总额 7.销售利税率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 销售利税率=————×100% 销售净额 8.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企业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系。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 成本费用利润率=——————×100% 成本费用总额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