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会“人财两空”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时间:2015-11-13
摘要:2014年,涉及增值税的案件很多。最近一段时间,笔者接连接受了多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法律咨询,深感在营改增后纳税人防控税务风险的重要性。 A企业是苏州的一家上市公司,最近,其前常务副总裁M先生向笔者介绍了他涉案的具体情况。原来,M先生为增加
2014年,涉及增值税的案件很多。最近一段时间,笔者接连接受了多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法律咨询,深感在“营改增”后纳税人防控税务风险的重要性。
 
  A企业是苏州的一家上市公司,最近,其前常务副总裁M先生向笔者介绍了他涉案的具体情况。原来,M先生为增加上市公司的营业额,指示A企业独立核算的下属公司虚构相互交易,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交易各方均按照开票的金额如实缴纳了增值税。苏州市人民法院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M先生有期徒刑10年,涉案税款高达208万元。虽经上诉,但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笔者认为,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当造成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结果。本案为虚增营业额开具与交易情况不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按照开票情况缴纳了增值税,不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该有申诉成功的机会。但尽管如此,A企业和M先生都因此已经蒙受了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
 
  其实,类似这样的情况笔者在实践中还遇到了很多。随着“营改增”的深入推进,类似案例有增无减。2015年“营改增”将全面铺开,原来对增值税发票鲜有接触的纳税人很可能在“无意间”虚开。在实践中,税务机关认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采用实物流、现金流、发票流必须一致的标准。但是,实践中交易形式多样,货、票、款相分离的现象十分常见,难以保证“三流一致”。而已有的税收法规政策又不得不执行,这也会使虚开案件大规模爆发,纳税人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金融、房地产、建筑等行业相对易发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原因有三:一是经营方式较为粗放,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不细致;二是交易金额巨大,一笔小发票就会构成犯罪,巨额交易风险更大;三是机构分布广泛,管控难度大。
 
  刑法起刑点过低、处罚过重的问题也不得不重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通知(法发〔1996〕30号),虚开税款数额达到1万元以上即可定罪处罚;虚开税款数额50万元以上的即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过低的起刑点和过重的处罚也导致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多发,纳税人对此切不可掉以轻心。值得注意的是,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一般都是双罚制。对企业要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对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还要追究刑事责任。一旦被认定为犯罪,真可谓“人财两空”。不仅如此,为了核实虚开的刑事证据,一般都会一查到底。因此,涉及企业众多,经济责任巨大。
 
  对纳税人而言,要有效防控“营改增”后的税务风险,首先内控制度要健全。“营改增”企业应确保财务管理制度到位,进而确保发票、合同、交易凭证准确、完整;人员的分工要明确,责任到人,避免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互不认账;相关人员之间要建立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避免相关人员钻制度漏洞。同时,“营改增”企业还应注重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注重采购和销售环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防控,规避关联交易风险,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由其对虚开增值税发票行为一定要坚决杜绝,不可心存侥幸。
 
  万一纳税人被认定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行为,也不要慌张。而应结合具体情况,积极应对。在实践中,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是以实际少缴税款数额来定刑的,也即为传统刑法上的“结果犯”,实际造成少缴税款的结果才能定罪处罚。若交易中存在居间合同、垫付资金、转让债权等虽然票、货、款不一致,但并未造成少缴税款结果,也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情形不宜认定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同时,还应积极寻找和固定相关证据资料,尽可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外,由于我国刑法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规定比较笼统,刑事司法过程中常常遇到障碍,不得不参照适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税收法规政策。所以,在应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案件的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目前的司法实践,正确看待税收法规政策的效力和作用。

第二期“营改增”专题征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1.《“营改增”是完善税法系统的变革》(邹胜)

2.《建筑企业要有的放矢迎接“营改增”》(郑丽青)

3.《“营改增”后小微纳税人管理极具挑战》(高翔 陈鱼)

二等奖:
1.《运输企业诸多税收政策还需明确》(陈奇志 罗怡人)

2.《“营改增”面临的财税体制难题亟须破解》(胡春)

3.《七招可防企业财务风险》(吉彦俊)

4.《“营改增”:徐工集团创新发展的推动力》(朱向忠曹真)

5.《“营改增”圆满收官需要打通“最后一公里”》(黄志飞 廖大龙邱翔)

三等奖:
1.《建筑企业对“营改增”有七点忧虑》(邹峰 陈蕙)

2.《“营改增”后公交运输业应注意哪些风险》(郭莲)

3.《“营改增”后增值税优惠应严控》(李慧嵩)

4.《做好新旧政策衔接才能防范税务风险》(万开冰)

5.《地税局应理性面对政策性减收影响》(胡玮 胡长灿)

6.《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会“人财两空”》(刘天永)

7.《“楼宇经济”企业的税收诉求》(熊文涛 熊戈 廖兵)

8.《哈尔滨广播影视企业几家欢喜几家忧》(王文祥 白同革 施捷)

9.《“营改增”过渡性政策应逐步规范》(崔淑芬)

10.《物流企业申请财政资金应避免的问题》(夏楠)

优秀奖:
1.《“营改增”后如何选择供应商》(倪曙 陈紫瑶)

2.《警惕企业虚开发票行为》(马泽方)

3.《老张的笑容》(成宁)

4.《进项抵扣少增加事务所税负》(雷冠波)

5.《换个思路开票,税务风险降低》(王国林)

6.《零售企业摊展费收入如何纳税》(尹平达 罗志伟)

7.《“营改增”后,这些税收政策让人困惑》(王海涛)

8.《受惠“营改增”青岛企业年减税26亿元》(胡海啸 徐伟荆 晓菲)

9.《软件服务应缴纳增值税》(李一森)

10.《混业经营分开核算,可防止从高适用税率》 (程辉)

11.《房地产行业链条长“营改增”需细思量》(姚开俊)

12.《先开票后服务,税务处理如何操作》(刘冬 张林华)

13《“营改增”倒逼煤运企业规范管理》(王泽)

14.《“营改增”应边扩围边衔接新旧政策》 (王海涛)

15.《健全会计核算:“营改增”企业的必修课》(彭保红)

16.《面临“营改增”,房地产企业有喜有忧》(刘剑 秦燕)

17.《建筑企业对“营改增”有三个期待》(宋善忠)

18.《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划分应更科学》(李锐)

19.《影视文化产业希望“营改增”尽快扩围》(陈瑛 张斌 胡志红)

20.《“营改增”对轨道交通业影响几何》(丁璐)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财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