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在推动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改革中,将全国最具规模和影响的1062户企业集团作为直接服务与管理对象,改变税收管理方式,统筹管理税收风险复杂事项,解决传统税收管理中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到位、管理不适应等问题,为我国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 一、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具体流程是什么? 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以防范税收风险为导向,科学配置征管资源,形成覆盖“数据采集—风险分析—推送应对—反馈考核”全流程的闭环管理。 二、开展千户集团风险分析的模式是怎么样的? 税务总局、省税务局两级统筹开展千户集团税收风险分析工作,任务统一部署。总局千户集团税收风险分析中心依托千户集团税收风险分析平台,采取计算机风险自动扫描、人工专业复评的“人机结合”方式组织实施,与省税务局开展联动分析。 三、如何对千户集团进行税收风险分析及应对? ★ 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根据年度税收风险分析计划以及掌握的相关数据统筹开展对单个集团的税收风险分析。 ★ 对集团的所有风险分析报告加工整理,形成税收风险应对任务。按照成员企业所在地,通过金税三期决策支持系统推送至各税务机关开展应对。 四、2016年以来开展风险管理的工作成果如何? ◆ 建立了千户集团数据库。从无到有建立了数据库,绘制并不断更新优化千户集团数据名册,数据基础不断打牢。 ◆ 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搭建了全国统一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平台,并实现了指标体系的迭代更新。 ◆ 风险分析取得突破进展。2016年至今,共对全国范围内700余户企业集团所属2000余户成员单位开展了风险分析,预估税款逾千亿元。 五、在税收风险分析中将如何实现计算机自动扫描? 按照“研发、验证、应用”三位一体开展指标模型建设的工作思路,大企业管理司建成千户集团风险程度测试指标体系,并完成了从1.0版到3.0版不断迭代更新。目前3.0版已初步构建了包含经营状况、税收表现、风险特征三个层面的行业指标模型架构。 六、税收风险分析主要依靠哪些数据? 税务端数据包括核心征管、汇算清缴、重点税源、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数据; 企业端数据包括财务报表、电子财务账套和直报数据等相关资料; 第三方数据包括工商、海关、公安、质检、财政、国资委和互联网等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系统梳理和有效整合,有助于提升风险分析质效。 七、大企业管理部门如何帮助企业应对重组中可能出现的税收风险? 一是开展协同合作和数据信息共享,及时了解重组企业情况。 二是帮助企业梳理重组相关涉税风险,引导企业在重组安排中充分享受重组税收优惠,降低企业遵从成本。 三是及时总结大企业重组中出现共性风险及涉税问题,开展专项分析和服务,助力企业通过重组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 天津“千户集团”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天津经济》 2018年04期 王倩 魏玮 胡学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大企业税收征管质量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税收工作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59.46万亿元,占全国全年GDP的80%。从天津来看,2016年纳税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671户,纳税总额906.8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73%。可以说,这些“关键少数”对我们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作用明显,占据着税收贡献的大半边天,其税法遵从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税收收入全局,因此,如何抓住这些“领头雁”,推动税源管理质效再上新台阶愈发引起各方普遍关注。 当前针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税收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对于税收事项处理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相关涉税事项引发的企业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是企业风险在税收领域的体现。税收风险管理就是税务机关通过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识别、分析纳税人风险并确定风险等级排序,通过更加有效地配置税收管理资源,努力把税收不遵从风险控制在最小限度内。税收风险管理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税收管理模式,也是现代税收管理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在税收征管的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优化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对于提高大企业纳税遵从度和税收征管质效意义重大。 由于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性质不同,国际范围内并未形成对大企业统一、权威的明确界定。2015年底,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选定年纳税额超过3亿元的1062户企业作为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重点开展对象,统称“千户集团”。 一、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模式历史沿革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对纳税人实行属地管理,不按纳税规模进行区分。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逐步与世界接轨,新形势对我国税收征管提出新挑战。国家税务总局积极探索税务管理方面的转型与突破。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纳税人数量剧增,且越来越多的出现规模较大的集团企业。大企业往往具有跨区域生产经营、账务较为健全、信息化程度较高、纳税意识和维权意识较强等特点,对其在较低管理层面上分散管理,会导致对集团化跨区域经营的企业在实施管理、信息沟通、跨区域联查、提供及时优质纳税服务等诸多方面效率低下,限制大企业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国家税务总局在借鉴国外税收征管模式的基础上,首先尝试在征管改革试点地区进行大企业专业化管理,重点解决集团税收问题,在不改变税款入库级次的前提下对大企业在较高管理层面上实施相对集中的税务管理,提高整个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在收集试点地区经验后,2008年税务总局正式成立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并且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45家定点联系企业,由大企业司负责统筹安排税务总局定点联系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工作,各地也纷纷成立大企业实体管理机构,承接、推动本地区大企业税收管理相关工作,我国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机制初步建立。 大企业税收管理司成立之初,以45家税务总局定点联系企业作为大企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开展对象,围绕加强个性化纳税服务和探索建立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这两项重点工作,以提高大企业税法遵从度为目标,探索开展了全流程和分事项税收风险管理、税收风险评估、税务审计、税收风险自查督导、企业内控机制建设以及《税收遵从合作协议》谈签等一系列风险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工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纳税服务,强化风险防控。至此,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实现了从无差别粗放分散管理到设立专门机构实施专业化统筹管理的历史性转变,定点联系企业制度的实践为之后几年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5年下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大企业管理层级,国家税务总局在总结定点联系企业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扩大风险管理范围,综合企业规模、上市情况、销售收入等因素,在全国确定了1062家“千户集团”,逐步形成了“千户集团”工作机制,并围绕“千户集团”开展了一系列电子财务数据采集、税收报表信息报送、名册信息核实等工作。夯实基础,助力税收风险管理中心工作,依托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建立健全横向互动、上下联动、内外协动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集中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和大企业税收管理制度体系。 二、天津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发展概况 2011年10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 《关于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天津市地税局、国税局均被列为大企业专业化管理试点单位,开启了天津大企业专业化管理的进程。为开展好试点工作,天津市地方税务局于2012年初制定了《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在总局45户定点联系企业的基础上又与市国税共同确定了36户市级定点联系企业,总局45户定点联系企业在津成员单位和36户市级定点联系企业税收收入占全市地方税收收入的比例接近20%。在此架构上,市税务机关以两级定点联系企业为对象,开展了一系列风险管理、税源监控、纳税服务工作,积极探索现代化税务风险防控体系,努力推进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 2015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千户集团”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天津大企业工作重心也转移到“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上来。截至2016年底,1062家“千户集团”中,32家企业集团总部位于天津,全国“千户集团”在津成员单位共计4166户,全年实现国地税累计税收收入约1175.26亿元,占国地税全年累计实现收入的37%。天津税务部门以全国“千户集团”在津企业为服务和管理对象,加强税收风险统筹分析,创新大企业个性化纳税服务产品和方式,积极推进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改革,不断提高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质效。 在机构设置方面,天津建立起专设机构和非专设机构相结合的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新模式。早在2003年,为加强大企业管理,天津就组建了市地税局直属局作为大企业管理的专设机构,专门负责铁路运输等10大重点行业以及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等14户大企业的全职能税收征管。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开始后,近50%的定点联系企业成员单位均由地税直属局管辖,地税直属局负责所辖定点联系企业日常管理和服务以及市局统一部署的大企业专业管理工作。其他各区县地税局将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设在税管科,同时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负责其区域内总局、市局定点联系企业及其成员单位的管理与服务。 随着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不断深入,2015年2月市地税局成立大企业税收管理处,专门负责统一组织对大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和风险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对大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指导基层单位做好总局、市局部署的大企业管理与服务工作。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