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关于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是在现实经济和税制条件下,对税收管理的形式、办法、制度等做出的一个框架式的规定,它带有一定的前瞻性。所以,在推行总局征管模式时,不能简单地进行征管模式化,本文在对苏北地区征管现实基础调查后,就这一地区地税征管模式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苏北地区的征管环境 由于经济的、社会的以及税务机关内部的原因,目前苏北地区征管环境的现实基础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正在进行。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在某些程度上宽容、放纵了偷逃税行为;现金结算是普遍的交易手段,给税务机关监管带来不少难度;法治信用未真正建立,人情和政府干预是税务机关绕不开的结。 (二)计算机网络的社会化进程远远落后于税务机关。对于税务机关实现“以计算机为依托”是一大难题,增加了税务机关的涉税信息采集、加工工作量;企业财务人员的水平普遍较低,增加了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涉税风险;中介机构不能实行严格的自律。 (三)税源过分集中于城区,人员综合素质限制了城乡间流动,加剧了“城乡二元化”的结构差;劳薪无法真正挂起钩来,让一部分有能力人员失去了工作动力;橄榄型的人员业务素质结构,限制了数据分析运用的深度;稽查内部考核指标不合理,让其只能为“稽查”而稽查,没有办法“专司偷逃骗抗税的查处”工作。 (四)系统内使用的软件数量过多,导致各种征管数据过于分散,增加了软件使用、维护工作量,同时给具体调用带来极大不便;而且软件功能不完善,不具备数据分析、预警功能,这些工作只能靠人工后期完成,导致征管措施靠后。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有很多的优势:纳税人多以中小规模为主,管理难度相对较小;狠抓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让绝大部分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充满好感;全力策应地方经济建设,赢得了各级政府的信任。这些都给我们开展征管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二、对苏北地税征管模式的思考 针对这种形势,本人认为应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进行内部流程再造,建立“税务管理扁平化、税源数据电子化、数据分析专业化、流程启动强制化”具有自身特点的、运转高效的征管模式,具体设想是: (一)县级机关职能科室的工作重心前移。现阶段可以把纳税服务和数据分析等事项,交给职能科室负责。同时,要求职能科室改变工作方法,真正落实“两个减负”。 (二)稽查局职能充分拓展。稽查人员要兼顾税源变化的信息采集工作。加强选案的针对性,充分利用征管系统中的数据,按季征求征管分局意见,重点查处税收风险级别较高的纳税人。 (三)重点重组征管分局流程。重点是挖掘数据资源和人力资源,真正实现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1、设立专业化的数据分析岗位。基层分局要选拔精通财会、计算机、税收知识的人员专门进行各个征管应用系统中数据的分析工作,同时负责纳税评估工作。主要负责:工商登记信息比对,审核纳税人申报纳税是否及时、真实,发票缴销情况,税控装置数据与申报数据比对,纳税评估,预测经济税源变化趋势提出管理建议。 2、合理分配税收管理员管户。对特大重点税源企业由分局长亲自管理,其他重点税源户人均不超过30户,一般税源户人均不超过200户,个体工商户人均不超过800户。对数据分析岗报送的事项为必做事项,并向数据分析岗反馈结果。 3、加强办税服务厅的数据处理能力。办税服务厅要肩负起税收管理员补充采集的信息、稽查局传递的税源变化信息的录入、储存工作;及时将纳税人开业、停(歇)业、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发售、税款抵退、税款征收过程中异常情况向数据分析岗和税收管理员传递。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