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的戏剧基本上是免税的,因为这些产业盈利能力有限。虽然戏剧是免税的,但是该产业拉动了周边旅游、餐饮和购物等产业的发展。鉴于此,文化产业财税政策应该基于整个产业链加以研究。 近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主办的促进公共文化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委、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文化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全国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就“营改增”过程中文化企业出现的问题、财税政策制定应以整个产业链的盈利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的立法层级、以财税政策加强对传统文化保护以及如何平衡文化产业的公益性与盈利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弥补政策缺失 缺少优惠导致艺术品流失。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说,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国家确实有很多好的政策,从2014年国务院10号令即《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到中央各个部委的相关经济政策文件,大概有十几个。在执行方面,这些政策在有些地方得以落实,但在北京落实得不理想。尤其是“营改增”以后,一部分文化创意企业税负增加了,这值得有关部门思考。此外,除了体制内文化事业单位外,许多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没有统一的税收政策标准,所以只能尽量比照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还有很多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文化服务的产业没有一点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艺术品交易行业,虽然交易量增长非常快,但在税收优惠政策上,比照金融产业不合适,比照一般服务贸易不合适,比照一般文化产业也不行,导致很多画家把画作拿到国外去卖,造成艺术品流失。 脑力投入难以抵扣。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韩凤琴说,他们曾经测算文化产业的税负水平。大体上看,“营改增”对文化产业是一个推动。但是文化产业有特殊性,基本上都是脑力投入,这种投入在增值税里面的抵扣相对较少。现在大的背景是,强调了普惠性的政策环境,即强调市场的公平性和统一性。如何让情况特殊的文化产业享受普惠,需要政策制定者去思考。 电影企业税收苦乐不均。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刘正山说,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电影方面的税收政策涉及的税种大概有10种左右,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印花税等。从支持电影发展的状况来看,税收政策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支持电影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第二是支持电影“走出去”;第三是支持电影产业改革方面的优惠政策。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电影产业方面的税收立法层次不高也不规范,很多是夹杂在其他产业里以暂行规定、通知等形式发布,极少数是出现在税法里,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税收政策文件经常会互相冲突,让人无所适从。有些文件看起来很好但不具备可行性。例如,2014年6月,7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牵头的单位是财政部的教育司,发的文号是财教字,实际上如果真正利于基层执行的话应该是财税字。三是“营改增”对电影企业的影响是苦乐不均的,其中放映企业即院线税负减轻了,但制作和发行企业的税负增加了。建议对电影产业税收要清理、整顿、合并、精简,提高立法层次。 寻找税收平衡 传统文化需财税支持。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教授古建芹说,她有两种身份,一个是老师,另一个是河北经贸大学中国发票博物馆的馆长。2011年,她接触到一个发票收藏家,感觉发票收藏很有价值。经与学校有关领导请示,他们把收藏家收藏的发票租了过来,在大学里建立了博物馆。博物馆从2012年开始筹建,2013年9月开馆。2014年,他们扩大了场馆面积,制作了馆徽和宣传页,重新设计了参观券,制作了网上博物馆。河北经贸大学每年会给发票博物馆一些经费,河北省科技厅有一个科学知识普及项目,也会给他们一些经费,但因政策上的一些限制,财政部门没有拨款。参观免费,博物馆没有收入。根据自己的经历,她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注意民族化和国际化结合,传承性与创新性结合,文化创意与经济发展结合,市场配置与政府指导结合。在财税政策方面,她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主要应该依靠专项经费,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财税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购买相关工作岗位,以高薪培养传承人。博物馆里的很多发票都是用苏州码计数。苏州码是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以前,中国先人创立并且目前在新马泰等一些老商户中使用的计数符号,产生于宋朝。苏州码在中国内地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包含的深厚传统文化应被视作宝贵的历史遗产,让更多国人关注和传承。文化产业开发要从教育做起。传统文化创新要加大前期支持,前期支持要大于后期扶植,如果前期不支持,等到后期这种文化摇摇欲坠的时候再扶植,需要的投入非常大。对传统文化产业化的支持要系列化、系统化,兼顾产业间的协调和发展。 文化产业引发税收新问题。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教授樊勇说,文化和公益是伴生的,对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是免税的。文化从财政上讲有正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就需要优惠政策来扶持。所以在营业税、所得税条例当中,都把博物馆等同于公益性产业。由于没有盈利性收入,只有公益性收入,因此很多博物馆的营业税是免除的,所得税也会有相应的优惠。但是现在的发展趋势是要把文化做成产业,典型的例子是企业所建博物馆。像高校办博物馆可以免税,因为可以把博物馆归为事业单位。但假如酒厂也办博物馆,那么它在买地的时候要不要享受优惠待遇,营业税要不要缴,企业所得税要不要缴?这就突破了传统的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把文化产业做成支柱产业,产业是要有效益的,这时候征税的问题就凸现出来。现在公共产品的供给是非常短缺的,由事业单位供给的公共产品不够,就需要私人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征税问题在新的形势下,面临许多问题,比如“营改增”后文化产业的税负高了还是低了,怎样应对?如何对文化产品中的数字产品包括动漫、网游、数字出版物开展税收征管?等等。 财税政策制定应该基于整个产业链。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舒怡说,她曾经到英国和美国进行考察,比较了两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比如,美国纽约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的戏剧基本上是免税的,因为这些产业盈利能力有限。这是文化产业最重要的起点,是两国多年来保存的文明之根。虽然戏剧是免税的,但是该产业所拉动的周边的旅游、餐饮和购物等产业却创造了很多价值。所以相关财税政策应该以整个产业链的盈利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有的地方该放,有的地方该减。还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它本身是一个运营良好、盈利的文化机构。一方面它通过销售文化衍生品获得相关收益;另一方面,它能获得企业的资助。由于资助该博物馆的企业可以获得税收抵免,该政策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性。另外在城市的升级改造过程中,一些文化工程也得到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这对于我国城镇化发展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