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晴雨表"理清产业调整账 上海范本提供哪些新思路?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王盈 钟毅 人气: 时间:2015-12-09
摘要:重点企业挑大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上海市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版,构建起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2009年~2014年,上海市重点税源企业实现税收平均占全市总税收的70.4%。通过解读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数据,
重点企业挑大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上海市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版”,构建起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2009年~2014年,上海市重点税源企业实现税收平均占全市总税收的70.4%。通过解读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数据,可以看到上海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2009年~2014年,上海市税收总收入由5920.5亿元增加到9207.9亿元,年均增速11.8%。同期,重点税源企业税收由3336.5亿元增至6408.5亿元,年均增长13.6%,整体高于总税收的增幅。6年占全市税收总收入比重分别为69.7%、71.5%、74.3%、74.8%、74.6%和69.6%。
  
  从户数上看,6年来,上海市重点税源户数由1.1万户增至1.4万户,发挥了“造血干细胞”的功能。截至2014年底,三大产业重点税源企业数量分别是6户、4767户和9590户。从税收规模看,2014年,上海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税收2533.1亿元和3875.2亿元,呈现“四六”分布形态。
  
  2014年,上海市三大产业结构之比为0.5∶34.7∶64.8,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30个百分点。上海市第三产业中的内资重点税源企业实现税收2015.1亿元,税收贡献度为52%;外资(含港澳台)重点税源企业实现税收1860亿元,税收贡献度达48%。内外资贡献度差距由6年前的12.6%降至4%,说明内外资企业在第三产业中实现了均衡发展。
  
  结构调整显成效
  
  服务经济主导地位形成。2009年~2014年,上海市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7%,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3%,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重点税源企业中的第三产业税收总规模从1914.7亿元增至3875.2亿元,年均增长13.0%。同时,第三产业税收占比始终高于第二产业,并从2011年起逐渐拉开差距。
  
  高端化发展态势显现。6年来,上海市第二产业中的先进制造业不断优化,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年均税收增速分别达到20.4%
  
  和15.0%;导向型产业蓬勃发展,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税收比6年前增长73.6%。第三产业结构更趋合理。2014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户数比6年前增长108.5%,税收增速达19.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户数和税收分别增长81.9%和71.9%。
  
  产业区域战略效应显现。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发展最快,第二、第三产业企业户数之比约为1∶7,税收增量的2/3来自第三产业。导向型产业进一步密集,郊区先进制造业优势明显,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企业户数和税收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1.3%和24.8%,增速超过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之和。
  
  产业发展同步提质增效。第三产业总体盈利能力较强。在营业收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年均25.2%的增速领先其他行业;金融业效益最优,6年平均营业利润率达24.4%;技术密集型行业创税能力突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年年均创税能力分别达到每万元营业收入实现1148.1元和924.6元税收,远高于第三产业年均水平。
  
  补足“短板”再发展
  
  目前,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上海市第三产业比重仍较低,部分高耗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亟须加强,交通运输、仓储等服务业重点企业户数增长较缓。
  
  ——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利用好资本、技术和人才优势,加速淘汰粗放型、投入高的产业,发展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和信息技术等高附加值、高产出行业,实现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换竞争优势。
  
  ——做强做优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融入转型动态优化过程。从加强财税金融政策入手,加快改造传统制造业,鼓励企业运用先进技术、设备、工艺和人才,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汽车、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等优势行业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同时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
  
  ——避免区域同质竞争,进一步发挥产业空间布局优势。通过“顶层设计”综合规划,协调上海市各区域间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科学设定功能定位。比如,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研发中心以及总部经济,郊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立足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特色产业。
  
  ——增强外资、民营资本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上海市产业发展质效。以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放宽民营资本的上海市场准入,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向民营资本开放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领域;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为外资更多参与上海市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营造环境。
  
  点评:追求更高效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可谓成效显著,我国“十二五”规划要求下降17%的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已经提前完成。其中,产业结构调整功不可没。
  
  作为全国经济中心之一,上海近年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其调整历程和成效,为全国发展提供了范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上海市率先推出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从被动调整到主动调整,步伐更快,效益更高。通过几年的努力,上海市不仅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内部结构也更加优化,实现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一个重要表现是:全市税收总量和税源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重点税源企业,数据相当亮眼。
  
  当然,取得成绩的同时,上海市新一轮的调整还没有完成使命。下一步,要追求更高质效,仍有上升空间。“十三五”即将开始。在新的5年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把握趋势、迎接挑战?向国际看齐的上海,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云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