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递延纳税备案后的纳税义务 根据101号文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非上市公司期权、限制性股票可享受递延纳税优惠,即员工在取得股权激励时可暂不纳税,递延至转让该股权时纳税;股权转让时,按照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取得成本以及合理税费后的差额,适用“财产转让所得”项目,按照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享受递延纳税政策的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属于境内居民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 2.股权激励计划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未设股东(大)会的国有单位,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3.激励标的应为境内居民企业的本公司股权。股权奖励的标的可以是技术成果投资入股到其他境内居民企业所取得的股权。激励标的股票(权)包括通过增发、大股东直接让渡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合理方式授予激励对象的股票(权)。 4.激励对象应为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定的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激励对象人数累计不得超过本公司最近6个月在职职工平均人数的30%。 5.股票(权)期权自授予日起应持有满3年,且自行权日起持有满1年;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应持有满3年,且解禁后持有满1年;股权奖励自获得奖励之日起应持有满3年。上述时间条件须在股权激励计划中列明。 6.股票(权)期权自授予日至行权日的时间不得超过10年。 7.实施股权奖励的公司及其奖励股权标的公司所属行业均不属于《股权奖励税收优惠政策限制性行业目录》范围。公司所属行业按公司上一纳税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的行业确定。 101号文中明确递延纳税的条件之一为“激励标的应为境内居民企业的本公司股权”,从文字表述来看,递延纳税优惠的范围仅限于激励对象直接持有公司股权的情形,从股权激励的实质来理解,激励对象通过持有持股平台股权/合伙份额而间接持有公司股权时,其最终的激励标的仍然是公司股权,也应当满足该项条件。但由于法律规定层面对此并未进一步明确,实操中大多数税务机关倾向于将递延纳税政策适用范围限定在直接持股情形下,少数税务机关对于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间接持有公司股权的股权激励,给予了递延纳税备案。 经检索,实践中通过持股平台实行股权激励且成功办理递延纳税备案的案例如下: 结合上述案例可知,目前的主流做法系向发行人注册地税务机关办理递延纳税备案,向持股平台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备案且成功的案例占比较小。笔者建议,公司在着手规划股权激励时,应先行向公司注册地/持股平台注册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咨询和沟通,了解主管税务机关对于递延纳税备案的态度及执行口径,尽可能为公司员工争取递延纳税的优惠。 三、持股期间取得分红的纳税义务 激励对象持有激励股权期间可能收到公司派发的股息、红利。 (一)直接持股形式下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公司派发的股息、红利激励对象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20%的税率,按月或者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公司作为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非上市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中,激励对象实际获得激励股权的时间通常在公司上市之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关于实施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对个人持有的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后取得的股息红利,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时间自解禁日起计算;解禁前取得的股息红利继续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间接持股形式下 1.激励对象通过有限公司持股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二十六条第二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因此作为持股平台的有限公司免征所得税,激励对象则就其取得的股息、红利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国税发〔1994〕89号)第十八条规定,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实行源泉扣缴的征收方式,其扣缴义务人应是直接向纳税义务人支付利息、股息、红利的单位,因此有限公司持股平台为扣缴义务人,向其注册地的主管税务机关代扣代缴。 2.激励对象通过合伙企业持股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执行口径的通知》(国税函〔2001〕84号)的规定,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利、红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作为持股平台的合伙企业无需缴纳所得税,激励对象则就其取得的股息、红利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对于激励对象通过合伙企业取得的分红实行源泉扣缴,合伙企业应当履行代扣代缴义务。但地方税务局对此可能存在特殊规定,要求由被投资公司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如浙江省地方税务局税政管理二处曾发布《关于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取得所得个人所得税纳税地点等问题的通知》(二便函[2012]16号),明确“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投资企业)因直接投资于我省各类企业(以下简称被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被投资企业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所扣税款应在规定期限内向被投资企业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缴纳。”因此,在具体执行中关于扣缴义务人的认定应以主管税务机关的意见为准。 通常情况下,无论是直接持股或通过有限公司或合伙企业间接持股,激励对象对于其取得的股息、红利的纳税义务及适用的税率并无实质差异。但实践中不同地区间的税收政策存在些许差异,例如地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导致“税收洼地”的出现,公司在筹备员工持股平台之初,即可考虑将持股平台设在“洼地”地区,以减轻激励对象在持股阶段、减持阶段的个人所得税税负成本。 四、减持阶段(上市后)的涉税要点 股权激励对象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权,对于因此产生的收益应履行纳税义务。 (一)直接持股 激励对象通过直接持股形式持有公司股权的,其转让公司股权应按照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取得成本以及合理税费后的差额,适用“财产转让所得”项目,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激励对象通过限制性股票或期权形式所取得的公司股票通常受到限售,根据《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67号)的规定,激励对象于股票解禁后减持,其开户的证券机构为扣缴义务人。 (二)间接持股 在间接持股形式下,激励对象可通过两种途径减持公司股权: 1.直接转让持股平台的合伙份额/股权 激励对象直接转让其持有的合伙企业份额/有限公司持股平台的股权以减持公司股权的,适用“财产转让所得”项目,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为合伙份额或股权的受让方。 2.由持股平台转让公司股权 激励对象通过有限公司持股平台持股的,可由有限公司持股平台转让公司的股权,就其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有限公司持股平台按照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类型企业税率按其规定)。有限公司持股平台就该笔收益向激励对象分配股息、红利,激励对象应就其通过持股平台取得的股息、红利,适用“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按照20%的税率计缴个人所得税。因此,激励对象通过有限公司持股平台转让公司股权的方式退出时,产生的综合税率为40%。 激励对象通过合伙企业持股平台持股的,可由合伙企业转让公司的股权以实现减持。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第159号)的规定,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激励对象应当按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还是按照“财产转让所得”或“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实践中存在个别地方税务机关按照“财产转让所得”或“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20%税率征税的情况,如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发布的《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津地税所[2008]1号)规定,“对有限合伙企业中不参与执行业务的自然人有限合伙人,其从有限合伙企业取得的股权投资收益,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适用20%的比例税率,在有限合伙企业注册地地税局缴纳个人所得税。”上海市、深圳市等地也曾出台类似的规定,对于不执行合伙事务的自然人有限合伙人,其从有限合伙企业取得的股权投资收益,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按20%的比例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但该等规定陆续被修订或废止。 国家税务总局对于此的监管态度日渐趋严,在相关规定或指导意见中,已明确自然人合伙人从合伙企业取得的股权投资收益应按照“经营所得”来计缴个人所得税,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91号)第二十条的规定,合伙企业负有代为申报缴纳的义务(注:非扣缴义务人):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通知》(国税发[2011]50号)第二条第(三)款第2项规定,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从事股权(票)、期货、基金、债券、外汇、贵重金属、资源开采权及其他投资品交易取得的所得,应全部纳入生产经营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针对2018年股权转让检查工作中各地反映的一些政策适用问题,税务总局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关于2018年股权转让检查工作的指导意见》(税总稽便函[2018]88号),其中第一条(一):关于合伙企业转让股票收入分配给自然人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见。检查中发现有些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引进投资类企业,自行规定投资类合伙企业的自然人合伙人,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或“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税率适用20%。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合伙企业的投资者为其纳税人,合伙企业转让股票所得,应按照“先分后税”原则,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合伙企业投资者的应纳税所额,比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地方政府的规定违背了《征管法》第三条的规定,应予以纠正。 综上所述,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不同阶段中均涉及税务问题,并且细节众多。在股权激励实施之初,股权激励的模式、激励股权来源、授予价格、员工持股平台的企业类型及设立地点等就需要予以规划并确定,而这些事项关系到每个阶段中大股东、激励对象的税负成本以及公司的扣缴义务,因此需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及需求予以通盘考虑。因此,建议有股权激励需求的企业及早与专业的中介机构联系咨询、提早规划,以免后续在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出现障碍、增加公司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地兼顾大股东、激励对象及公司的利益,也为公司早日登陆资本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注释 [1]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第一条第四款规定:“101号文所称公平市场价格按以下方法确定:……2.非上市公司股票(权)的公平市场价格,依次按照净资产法、类比法和其他合理方法确定。净资产法按照取得股票(权)的上年末净资产确定。”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