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实务角度看,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是多种因素综合权衡的结果 以上分析侧重于从理论层面对会计计量属性进行探讨与推断。实务中,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最终决定于报表使用者相互之间的博弈,以及为满足特定时期和特定情况下政策选择、经济调控需求而进行的平衡。事实上,任何一种计量属性成为主要或首选属性时,都会面临被操纵的危险,也更容易遭到反对者的攻击。目前来看,单一属性显然不能满足会计计量需求,研究各属性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会计项目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同作用,对实践的改进而言似乎更有意义。 (二)从理论上讲,现值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的未来最佳选择,但目前全面采用的时机尚不成熟 考虑实际情况而作出的权衡无疑是计量属性的现实最优模式,但理论上的探讨也并非毫无意义,至少可以指明会计实务的发展方向。单从理论层面分析,由于现值计量与报表使用者决策更为相关,更贴近会计要素内涵并能如实反映要素真实价值,随着会计人员素质、计量手段和技术的提高,必将成为会计计量的最佳选择。但当前情况下,对要素存续时限、预期现金流、折现率等计算因素的选择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人为可操控性,不宜全面采用。 (三)新准则对计量属性应用的制度安排基本适宜,可逐步扩大公允价值应用范畴,并最终过渡到现值计量 新准则采纳了以历史成本为主、辅之以其他计量属性的混合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得以谨慎应用,从现实情况看这一安排基本适宜。在现值计量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公允价值作为最接近现值的计量属性,应逐步扩大其应用范畴,并最终实现向现值计量的过渡。 (四)建议上市公司除按新准则要求报告和披露会计信息外,率先提供相关现值信息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负有尽可能提供相关会计信息的义务。由于目前条件尚不具备,上市公司仍应按新准则统一要求编制会计报告?但除此之外宜尝试按现值属性提供会计信息,一来有助于培养管理者关注长期收益的意识和能力;二来有助于投资者获取企业长期盈利信息,并结合公司业绩评价管理层的经营行为和能力表现,从而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