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如果应对得当,在降低税率的同时扩大税基,并通过减少政府非生产性支出等手段来对冲,减税并不必然恶化政府收支。 历史上,英国和美国都曾通过减税来降低企业成本、刺激经济增长。从结果来看,减税的积极影响是显著的,在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股市繁荣。当然,消极的影响也可能存在,譬如提高政府收支压力、扩张政府财政赤字、恶化收入分配等。 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在执政期间实行了大规模的减税计划。面对20世纪70年代持续陷入“滞胀”的美国经济,需求管理的效果日渐式微,减税作为供给侧管理的主要手段登上历史舞台。 从政策实践来看,1981年税制改革降低了个人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缩短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对企业投资给予纳税优惠。 从政策的效果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81年减税显著降低了企业负担,美国边际实际税率由37.2%大幅下将至26.2%。 二是税收收入不降反增,但财政赤字明显扩大。正如拉弗曲线所预言的,税率的降低非但没有减少政府收入,反而由于扩大了税基带来了税收的增加。当然,由于刺激了GDP的更快增长,税收占GDP的比例显著降低。与此同时,美国的财政支出尤其是国防支出却始终处于高位,这也导致了美国财政赤字的扩张。 三是刺激了企业投资和美国的经济增长。减税由于激励了个人和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使得80年代的美国在投资以及经济增长方面的表现明显好于前期。四是促进了美国股市的繁荣。期间,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经历了除1987年短期股灾之外的持续的繁荣,而与此同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时涨时跌,与道指并无明显关联。因此,股市繁荣的主导因素还是减税带来的企业业绩的提升。 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执政时期的英国,同样实行了供给侧管理式的减税。 个人所得税、企业税负以及与投资相关的税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为了对冲上述减税的影响,消费税的比重有所提升。 从政策效果来看,一是减税同样扩大了税基、促进了税收收入的不降反升。但由于减税刺激了GDP的更快增长,税收占GDP的比重显著降低,意味着企业税负是减少的。 二是英国并没有经历美国式的财政赤字扩张的恶果,这得益于其采取了减少政府非生产性开支以及增加消费税等方式来对冲减税对政府收入的冲击,使得财政赤字收缩,甚至在后期带来了财政盈余。 三是减税使得80年代的英国经济持续增长,绩效好于同期的美国、德国和法国等。 同时,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企业的投资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四是在税收占GDP比重降低的同时,股市却走出了长期的繁荣。减税通过降低企业税负、刺激经济增长,支撑了80年代英国股市的繁荣,富时100指数经历了长期的上涨行情。 期间,英国货币市场的利率时涨时跌,与股市走势并无一致的关联,显示出股市的繁荣主要来自于减税等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企业业绩的提升。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