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机制,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实行劳动所得统一征税,预计未来经营所得会被纳入综合所得。目前综合所得中,与工资薪金不一样,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会打折后计入综合所得收入,征税制度不统一,未来为了促进公平应进一步规范。
“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这些已经在”金税四期“系统上基本完成了技术性的准备工作。
过去有三个明显的费改税趋势:1、交通费改革,以税替费;2环保领域改革,由费改税;3、水资源费改税,试点逐步扩大。未来费改税范围或进一步扩大,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研究教育费附加费改税。
税制改革要注意处理好“取”与“予”的关系,既防止税负过重、竭泽而渔,又避免税负过低、政府调控和公共服务保障乏力,保持合适的财政汲取能力和政府收支规模,使财政经济发展始终在良性循环轨道上运行。
增值税实行链条抵扣机制,以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会形成留抵税额。2018年之前,对于增值税留抵税额,中国并非直接退税,而是让纳税人结转下期继续抵扣,这其实相当于政府占用了企业资金。
不同于十八届三中全会财税体制改革部分预算、税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三大部分独立成段的表达,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写法上各部分有交织,主要是因为要通过拓展地方税源、完善转移支付、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非税收入下沉等方式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地方税收收入主要来自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其中三大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2023年收入合计约12.5万亿元。目前增值税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50:50,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央地分享比例为60:40。下一步这三大税种分享比例是否调整、如何调整受到外界关注。
十年前的股权转让,如今也可能会暴雷。不管是现在、过去、还是未来,只要在股权转让时,这笔股权没有完成实缴,股东就可能要承担责任。哪怕如今跟这家公司一点关系也没有了,也可能要补充出资,帮公司还债!
延迟退休还会带来阻挡效应。简言之,延迟退休意味着整体工作年限的拉长,如果想要减少晚年失业空窗期的出现,就意味着得压缩新就业机会,这可能推高年轻人的失业率,也是需要权衡的。
财税体制改革看似很遥远,但却与社会民生有着直接联系。无论是涉及“烟酒车油”的消费税,还是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个人所得税,都是我国的主要税种。
经梳理新《公司法》条文,共有13处签名、8处盖章的要求性表述,无签字、签章的表述。值得注意的是,实践中存在“签名或盖章”“签名并盖章”“由……签名,并加盖…章”等不同的表述,其要求是不一样的,理解上容易混淆。
按照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要求,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将部分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的现行消费税品目逐步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
对于财税体制改革,本文针对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支持范围以及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等重点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消费税收入完全归属于中央,而征收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并以“价内税”的方式征收,即对消费者而言为“隐形税”。根据财政部数据,2023年我国国内消费税收入为1.61万亿元,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8.9%、占全国GDP的1.3%。
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是因为三个税费征税都是在增值税和消费税为计税基础上附加征收,因此定位为附加税很科学,而且因为都属于地方财政收入,因此明确为地方附加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两个费转税,也有利于稳定地方财力。
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三是健全地方税体系。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四是完善绿色税制。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改革环境保护税。完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有关促进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五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增强税务执法的规范性、便捷性和精准性。
“扩展地方税源”主要是将消费税由中央税转变为央地共享税,同时将征收环节后移。未来消费税征税范围和税率也有可能作出调整,即逐步降低汽油等必需品项目消费税税率,同时将高端酒店、会所等高端服务业和更多高档奢侈品纳入征税范围。
国内增值税下降5.6%,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政策翘尾减收等因素影响;国内消费税增长6.8%,主要是成品油、卷烟、酒等产销增长;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0.7%,与一般贸易进口小幅增长态势基本吻合;个人所得税下降5.7%,主要受去年年中出台的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翘尾减收等影响;与资本市场相关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为509亿元,同比下降54%。
大量税制改革被放在了央地关系改革里面,比如“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在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的税务领军人才队伍,根据2024年全国税收重点工作任务部署,国家税务总局定于近期启动第十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学员选拔工作。
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意味着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群体参保不再受到户籍地的限制,对于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以适应新就业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以增值税为主体的间接税占比60%,个人所得税占比为6.8%。从发达经济体来看,直接税是主流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增加直接税,意味着哪些税收增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都是直接税。接下来需要关注征税强度的变化。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滑,主要是2022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缓税在2023年前几个月入库抬高了基数,以及2023年年中出台的4项减税政策对今年财政收入形成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拉低了收入增幅。扣除这一特殊因素影响后,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5%左右,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费都是地方财政收入,未来将‘一税两费’合并为地方附加税,使得这一税种定位更加科学合理,并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可以确定具体税率,适度增强地方税权,将有利于增强地方自主财力。
加大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方面的个税抵扣力度,意味着未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会进一步提高,以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成本。
中国绝大部分消费税税目征收都在生产环节。征收环节后移是此轮消费税改革的一项关键之举。2019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首次明确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
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在加快推进2024年度第一批13个重点事项落地见效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新一批重点事项清单实施,持续推动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鼓励有工作基础的地区先行开展集中攻关和创新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方案和典型经验。
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
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当一家公司与其持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公司合并时,该合并不需要经过股东会的决议。这种情形下,被合并的公司应当通知其他股东,并且这些股东有权要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或股份。这一规定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少数股东的权益,确保他们在合并过程中不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