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 苏国税发[2003]121号 2003-6-12 各省辖市、常熟市国家税务局,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保税区国家税务局,省局直属分局: 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审批项目的管理,简化办税程序,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推进依法治税,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省局制定了《江苏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审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向省局反映。 附件: 1、江苏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审批管理办法 2、《江苏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审批管理办法》附表 3、税前扣除审批项目一览表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审批管理办法 为了增强税前扣除审批事项的透明度和公开化程度,提高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及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税收法规及国家税务总局规定须经税务机关审批的税前扣除项目纳入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审批管理的范围。凡扣除事项明确、标准(条件)规范的税前扣除审核事项改审批制为纳税人按规定自行扣除。除另有新规定外,各地不得将本办法以外的项目纳入审批范围。 二、审批工作规范及要求 (一)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主管国税机关应在办税大厅公布税前扣除审批管理方面的政策规定,明确行政审批的依据、对象、内容、程序、权限以及申诉电话等,接受社会和纳税人的监督。 (二)根据两权监督的要求,各级国税机关应对属于税前扣除审批事项的受理、核查及审批环节实行分离,明确各环节的责任、标准、办结时间及工作流程,实行各环节的相互制约。对较为复杂且金额较大的审批事项,应建立合议制度。 (三)建立审批事项备案制度。主管国税机关应建立税前扣除审批项目的台帐管理制度,对审批事项实行监管检查;省辖市、县(市)国税机关应按季对辖区内县局、分局当期办理的税前扣除审批信息实施监控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级国税机关应于次年5月20日前填报《税前扣除审批项目汇总表》(附表一)及《呆(坏)帐税前扣除审批情况备案表》(附表二)并附情况分析报上一级国税机关备案。 (四)加强审批资料的管理,各项审批事项的批复均按年度统一编号,审批资料应完整保留存档,以待备查。 (五)除本《办法》另有规定外,税前扣除审批事项采取即报即批的管理办法,主管国税机关每一纳税年度受理纳税人税前扣除项目申请的截止时间,原则上为次年2月底前。 (六)主管国税机关受理纳税人的申请或上级国税机关接受下级机关的申请,应办理交接手续,并按时限要求及时办理审批工作。 主管国税机关应在受理纳税人税前扣除项目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工作。对资料完整齐全、符合政策规定的,签署明确的审批意见后,下达批复或报上一级国税机关。其他各级国税机关在接到下级国税机关层报的税前扣除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并按规定下达批复或签署意见呈报上一级国税机关。 对资料不全、手续不符合规定的,应及时将资料退回纳税人或下一级国税机关,并在资料上签署退回意见。 (七)税前扣除项目的审批工作,应在次年的4月底前完成。 三、审批工作程序及要求 (一)税前扣除审批项目应由纳税人在规定的时限内、按规定的要求填报相关资料,报主管国税机关。 (二)主管国税机关接到纳税人的申请后,应对税前扣除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数据的准确性及附报资料的有效性进行核查,由主管国税机关签署明确意见下达批复或上报上级国税机关。 (三)上级国税机关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完成上报事项的审批工作。对报批事项有疑义的,上级国税机关应实地核查,进一步核实审批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四)各级国税机关下达批复或按规定呈报上级国税机关时,必须签署明确的审批意见,内容包括:审批事项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审批依据及审批结果。 (五)企业申请税前扣除审批事项,应报送两套资料(一份留主管国税机关,一份随审批流程传送至审批机关),四份相关事项的审批(申请)表式及其他明细表。 上报的资料必须整齐美观,加装封面、目录,装订成册,所有填列数据一律不得随意更改,复印件必须注明“与原件无误”或加盖公章。 四、审批项目及审批权限 (一)“工效挂钩”方案的审批 1、除有权部门批准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及原实行“工效挂钩”的改组改制企业外,确需实行工效挂钩方法的,由纳税人提出申请,报经主管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同级国税机关审批。 2、纳税人申请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应报送下列资料: (1)上年度劳动工资报表及财务会计报告 (2)接受大中专毕业生、转复军人分配通知 (3)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成建制划转或改制企业的批复 (二)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净损失的扣除 1、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盘亏、毁损、报废净损失,取消住房周转金制度前公有住房出售净损失(以下简称“公有住房出售净损失”)以及遭受自然灾害等人类无法抗拒因素造成的非常损失,经有权国税机关审核批准后,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2、纳税人申请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净损失税前扣除,应向主管国税机关报送下列资料,并说明有关情况: (1)填报《税前扣除(申请)审批表》(见附表三);详细说明财产损失原因,如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存放地点、使用部门、报损原因、残值比例及可收回金额;以往年度住房周转金的核算情况、取消住房周转金时的余额及其帐务处理情况;以往年度对职工工资的欠账金额,留存收益的使用情况等。 (2)有关部门、机构鉴定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损失证明材料或审计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或董事会(厂长、经理会议,下同)同意报损的批件。由于行业特点,毁损、报废资产无可变现价值的,应在董事会决议中作出具体说明;房产管理部门出具的出售公有住房的相关证明材料。 (3)盘亏、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不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及应收保费等)盘点的报损清册、公有住房出售清单、住房周转金冲减留存收益的入帐凭证、资产负债表等复印件。 3、审批权限:以每次报损金额大小确定审批权限,但同一项资产的报损不得化整为零。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盘亏、毁损、报废一次性损失在100万元(含)以下的,由主管国税机关审批;100万元以上——500万元(含)以下的,由主管国税机关审核后,报县(市、区)局审批; 500万元以上的,逐级报送省辖市国税局审批。 出售公有住房净损失逐级报送国家税务总局审批。 (三)坏账损失的扣除 1、凡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第四十七条规定条件的应收账款及2000年1月1日起逾期1年以上仍未收回的电信企业的用户新欠的月租费、通话费,可作为坏账损失税前扣除。 2、纳税人申请坏账损失税前扣除,应附报下列资料,并说明有关情况: (1)填报《税前扣除(申请)审批表》(见附表三),如实反映债务人(担保人)的基本情况;坏账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债务人破产、撤销或死亡、失踪的主要原因;受灾及意外事故损失的情况;采取的信用政策、催收情况及申报核销的坏账金额; (2)《呆(坏)账核销情况明细表》(见附表四); (3)法院关于债务人(担保人)破产终结裁定书;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裁定后仍不能收回应收账款的终结裁定书;法院关于担保人的担保无效且不承担责任的裁定书;县以上工商局出具的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的复印件;气象、消防等部门出具的受灾日的气象报告及受灾情况的证明;保险公司的理赔证明;公安、保险、民政等部门出具的债务人(担保人)死亡后所在地户籍管理部门的证明;法院宣告债务人(担保人)失踪、死亡的证明; (4)申报及确认债权的证明;由债务人(担保人)的上级主管部门、当地财政、税务等部门人员依法成立的清算组出具的财产评估、清算、分配报告; (5)、销售合同、劳务合同、委托贷款合同的复印件;发出商品及提供劳务的证明及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复印件; (6)受偿财产清单及估价证明、受偿财产变现入帐的发票及会计凭证。 3、审批权限:以每次报批金额大小确定审批权限,但同一债务方的坏帐损失不得分次报批。 (1)坏账损失在100万元(含)以下的,经由主管国税机关审核后,报县(市、区)局审批;100万元以上——500万元(含)以下的,由县(市、区)局审批后,报省辖市国税局备案;500万元(含)——1000万元的,逐级报送省辖市国税局批准;1000万元以上,逐级报送省辖市国税局批准后,报省国税局备案。 (2)省电力公司所属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经主管国税机关审核后,逐级上报省国税局审批。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