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所有人”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广州市花都区国税局 作者:徐文勇 李正华 人气: 时间:2014-09-09
摘要:【内容提要】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执行税收协定的 受益所有人 制度,对防止跨国公司利用税收协定逃避税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 受益所有人 的判断标准、判断时点、否定制度流程及资格变动监控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给基层税务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带来困扰...

(二)对“受益所有人”资格判断的时点规定不明确,执行中存在漏洞
笔者认为纳税人是否具备“受益所有人”资格具有时点属性,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组织,任何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甚至组织结构形式都是不断变化的。一家非居民企业是否具备“受益所有人”资格也随着其经营状况的不断变化而发生变化,一家企业可能现在不具备相应资格,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调整后具备了“受益所有人”资格,当然也可能存在相反的情况。

那么,在非居民企业申请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时,应当对其哪一时点的“受益所有人”资格进行判断呢?

在追补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时这一问题会比较突出。124号文第二十一条规定:“在中国发生纳税义务的非居民可享受但未曾享受税收协定待遇,且因未享受该本可享受的税收协定待遇而多缴税款的,可自结算缴纳该多缴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追补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申请。”

在此情况下,是应当对申请人取得该笔收入时还是申请时的“受益所有人”资格进行审批?相关文件并未予明确。实践中,税务机关一般要求申请人提供提出申请前一年度的相关资料,也即对提出申请前一年度的“受益所有人”资格进行判断。

但笔者以为这种处理不尽合理。如在追补享受时,申请人取得收入可能是申请时的三年前,与其申请时前一年度的经营情况可能已发生很大变化,是否具备“受益所有人”的资格可能已发生改变。

此种情况下,也给纳税人留下了利用税法漏洞逃避税款的漏洞,如纳税人在取得收入的当时并不具备“受益所有人”资格,为了享受协定待遇,纳税人可以有意识的调整其经营、组织结构状况,符合受益所有人资格条件后再提出申请。

(三)“受益所有人”的否定制度流程需进一步完善
如前文所述,在花都区国税局2012年以来受理的协定待遇申请中,需补充证实申请人是否“受益所有人”资格相关资料申请人,没有一户最终能按规定时间补正资料。
124号文件第十四条规定:“税务机关在接受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申请后,应分别情况进行以下处理:……(四)审批申请及提供的有关资料存在不准确、不齐全等不能满足审批需要情形的,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应当告知并允许申请人更正或补正。”第十五条规定:“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可不予受理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申请:……(四)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提供与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有关的资料,或者提供的资料不符合要求,且在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通知更正或补正后90日内仍不补正或更正,又无正当理由的。”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税务机关在协定待遇审批过程中,如对申请人受益所有人资格有疑问,可要求申请人在90日内补充证明资料。如果申请人未在规定时间内补正资料,则税务机关可以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这一规定值得商榷。首先,在税务机关已经受理纳税人申请而且已经进入审批流程的条件下,因纳税人不按规定补正资料而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似乎前后矛盾,已经受理的文书怎么又能不予受理呢?其次,税务机关对当次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后,在现有资料不足以否定其受益所有人资格的条件下,申请人可否就同一笔所得再次提出申请未有明确规定。如果纳税人可以重复提出申请,则税务机关的不予受理决定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四)税务机关难以对“受益所有人”资格变动情况进行及时监控,容易产生征管漏洞
按照124号文的规定,税收协定待遇审批的有效期为三年,但如前文所述,纳税人的经营状况是随时变化的,是否具备受益所有人资格也随之变化,很可能在协定待遇审批的有效期内申请人因情况变动已不具备受益所有人资格,税务机关如缺乏有效有段进行及时监控,难免产生征管漏洞。

二、应对“受益所有人”制度执行中执行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税法的可操作性
“受益所有人”资格的判定理论性很强,实务操作中企业的情况却相差极大,仅凭601号文件中的原则性规定,基层税务机关执行中确实难度较大。而30号公告中的“安全港”制度和165号文件中某一特定地区特定所得类型的判定标准进行细化的法律规定方式,大大便利了基层税务机关的实际操作,建议上级税务机关不断加大立法力度,采用这两种立法形式进一步增强税法的可操作性。

(二)完善税法规定,明确部分操作问题
对于“受益所有人”资格的判定时点问题,从合理性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应当以申请人从我国取得收入时点的情况进行判定。但申请人取得收入时其当年度的相关财务数据一般尚未确定,审计报告等资料也没有出具,如果其取得收入后即提出申请,则很多财务数据和资料无法提供。因此,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建议税法可以明确受益所有人资格可判断时点为以取得收入时当年度,如当年尚未结束的,可以其上年度的情况为准。

对于不按规定补正受益所有人资料的申请人的处理问题,从税法的严肃性和便于操作性考虑,可以规定申请人不按期补正受益所有人证明资料的,可以视为申请人不具备当年度的受益所有人资格,不得就同一笔收入再次申请享受税收协定待遇。

(三)建立统一的“受益所有人”资格判定结果信息库,保障税法执行的统一性
按照30号公告的规定,否定申请人具备“受益所有人”资格属于省级以上税务机关的权限,且须报总局备案。为了避免不同税务机关执法的不一致,建议总局可以建立一个“受益所有人”资格判定结果信息库,将被各地税务机关否定具备资格的非居民企业信息收入该信息库,供全国共享,以保证税法执行的统一性。

(四)重视培训,大力提升基层税务人员对“受益所有人”制度的理解水平和执行能力
2009年601号文件发布以来,在投资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受益所有人”制度已经成为外国企业和个人对华投资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而基层税务人员对这一制度的接触和认识普遍不足,对政策的理解水平和执行能力更有待提高。建议各级税务机关着力加强这方面的业务培训,尤其要重视案例的培训,学习并掌握原则性规定在具体案例中如何应用的能力,既保证通过受益所有人制度有效保障国家税收利益,又不因执行不当而影响外商的投资积极性。

(五)注重协定待遇后续管理时的“受益所有人”资格审核
如前文所述,纳税人经营情况不断变化,在其获得享受协定待遇审批的三年有效期内,税务机关一方面要加强宣传,要求纳税人按照124号文的要求及时报送情况变化情况报告;另一方面,要通过情报交换等途径主动关注纳税人的经营状况变化情况,尤其要重点关注纳税人从境内获得收入后的收入去向等情况,核查企业“受益所有人”资格是否发生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本文章更多内容:<<上一页-1-2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财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