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营造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2014年初,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4〕31号)。其中,办理出口退(免)税企业全部被列为指令性检查项目的重点。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近几年,在全国税收专项检查的范围内,出口退(免)税企业都位列重... 【2014税收专项检查】出口退(免)税企业首次被列为税收指令性检查项目 为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营造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2014年初,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4〕31号)。其中,办理出口退(免)税企业全部被列为指令性检查项目的重点。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近几年,在全国税收专项检查的范围内,出口退(免)税企业都位列重点项目之中,但只涉及到部分企业或行业,比如2013将办理电子、服装类产品列入重点检查、2012年将办理电子、服装类产品、家具等列入重点检查,而2014年却与以往不同——税总发〔2014〕31号文件将指令性检查转向办理出口退(免)税的全部企业,不再列示分类或行业进行检查。这充分说明,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与国内经济形势下,加强出口退(免)税管理和打击防范出口骗税的意义十分重要。 从国家税务总局近期对外公示的出口骗税涉税案件看,2009年至2012年,税务机关共检查出口企业2.3万户,追回已退税或不予退税46.5亿元。2013年5月至10月,全国共破获各类发票违法犯罪案件10043起,涉案金额519.57亿元;破获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案件43起,其中亿元以上重大案件25起。特别是深圳市国税局查获的“7.18”出口骗税案,涉案金额高达11.2亿元、涉及税额1.9亿元,数额较大。可以看到,在全国部分地区的出口骗税问题非常严重,一些不法分子和不法企业骗取出口退税违法犯罪活动猖獗,税务机关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犯罪活动的工作任务艰巨。 税务机关如何检查出口企业退(免)税情况? 在今年全国的出口企业退(免)税专项检查中,除税总发〔2014〕31号文件明确的检查方案之外,还应当重点掌握以下方法: (二)突击调账,取得有效资料 (三)确定重点,分类逐个突破 一是了解企业的组成情况。通过听取企业介绍、企业内部电话簿及科室内张贴的有关资料等确定企业的构成,包括下设分公司情况、分公司是否为独立核算单位、关联企业情况、内部设置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对进项税发票进行检查。了解企业近几年在专项检查、日常检查、金税协查中是否存在善意、恶意取得虚开发票的问题。对进项税发票进行统计分析,检查企业是否存在从高危地区大量取得进项税发票的情况。然后结合产品的构成,与购货情况进行对比,检查购货情况是否属实。 三是检查企业的往来账。重点检查“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科目,检查是否存在数额较大的贷方余额,并且存在长期不付款的情况;检查是否经常发生调整账户情况,包括余额调整、串户调整等,如果存在以上情况,应重点检查。 四是检查企业委托加工情况。检查企业委托加工业务是否同时符合4个条件,重点检查委托加工合同、支付加工费的有关凭证、取得的专用发票等,从外围切断企业存在产量大于生产能力的借口。注意,出口视同自产货物是否符合政策规定。 五是组织实地检查。深入到企业的生产车间进行实地检查,要随机询问部分车间生产人员,询问生产情况以及所属单位,避免企业以租来的车间逃避检查。向车间主任、技术人员询问了解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对照生产设备、生产人员情况,看与企业的产量是否符合。如果企业的实际产量大,结合检查企业的账簿、报表等,检查企业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是否增加,生产人员工资是否增加,如果没有变化,说明存在问题。 六是检查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情况。结合了解到的生产工艺,对财务成本核算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企业耗用的电力(以从供电部门取得的数据为准)等能源情况,原材料耗用情况,对有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企业是否有生产能力。生产能力不仅指企业的总体生产能力,在疑点货物出口期间,被查企业能否生产出所出口的货物。 (本文摘自《税务规划》2014年第7期,有删节)。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