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5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财政部,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银行和拟上市银行范围内试行。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又颁布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一整套企业新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目前,对银行业影响较大的新会计准则主要集中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等四项准则。
一、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难点 (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引起财务报表状况的大起大伏。实施新会计准则,将给银行的损益确认的标准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最显著的是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变化要直接计入损益。这种当期计入损益的方法与历史成本法相比,金融资产价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变化幅度以及变化方向都难以确定,而且变动频率将导致财务状况以及赢利能力的频繁波动。 (二)公允价值的测算存在难度。一是相关市场发展不够成熟,市场交易不够活跃,许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直接按照市场价格的方式获取,对于那些没有活跃在公开市场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测算只能依赖于相关人员的判断或委托评估公司评估,而这种判断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留下了操纵当期利润的“一道关口”。二是由于获得公允价值信息需要涉及银行的信贷管理、金融市场、国际业务、个人金融、财务会计等多个部门,因此,很难测算出一个能够体现实际价值的“公允价值”。 (三)实际利率难以精确计算,并且实际利率的微小变动会对会计盈余产生很大的波动。在贷款、债券资产等业务核算中要频繁使用实际利率法。一是对于固定利率的贷款和债券资产的实际利率计算,即固定利息收入与金融资产以及相关手续费之和的比值,需要具体核算在每笔贷款中所支付的相关手续费,这是非常难以精确计量的。二是对于浮动利率的贷款和债券资产,更加具有不可精确性,因为实际利率的计算要基于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如何确保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也是一个难点。如在某贷款减值的实例中,如果将实际利率调整为合同利率的0.8倍,则实际利率变为5.256%,2年后欠息情况下应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变为9429.05万元,比按合同利率(6.57%)的计提减值少提了15263.17万元。因此,在实施实际利率折现金流时,浮动利率的经常性调整,对于金融资产的会计盈余会产生很大的波动。 二、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几个应对之策 (一)商业银行应转变业务增长方式,通过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等新业务的方式提高赢利水平。新会计准则体系充分体现了注重业务发展质量和强化风险管理的导向。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上要做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相统一,速度与质量、规模与结构、风险与资本相协调,从根本上提高银行的业务发展质量、增收创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二)商业银行要做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相关配套工作,构建公允价值的计价模型系统。首先,要按照持有目的区分金融资产,对金融资产的价值按市场波动情况实行动态评估、管理和考核。其次,要按照新会计准则改造现有的财务会计系统,进一步完善相关业务管理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满足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此外,还应引入衍生金融工具新的处理方法;对公允价值的来源进行甄别,对现有核算系统进行大量改造;增加投资改进内部系统和程序,使其能实现对复杂金融工具的估值和处理。 (三)商业银行要提高资本充足率管理水平,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针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可能进一步加剧资本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应强化经济资本管理理念,把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制度作为落实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内部管理工具,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回报率约束机制,并发挥风险定价战略引导作用,有效地约束各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增长,将资源配置到低风险、高回报的业务上,从而基本保持风险的增长与资本的增长相协调,使资本充足率水平逐年提高,不断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实现由过去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增长转变。特别是银行管理层在作出经营决策形成资产、负债前就要对确定承受风险的方式和后续管理的方法,不断提升赢利水平。 (四)组织全方位、各层次的培训工作,提高商业银行财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理解和职业判断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无论从系统性、复杂性和技术性都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资产、负债分类标准以及公允价值的计量等各方面会计准则的改变,对于银行会计人员的业务技术及会计理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既需要对知识进行全面更新,又要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以有效解决新准则体系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保证财会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都熟悉掌握新会计准则,显得非常重要。 (五)积极开展同业交流。目前,已经有上市银行先实施了新会计准则。对于未实施新会计制度的银行机构,积极与已经实施的银行机构开展交流学习,以便提高自己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能力,借鉴同业的成功经验,避免工作上走弯路。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