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简易计税的核算

来源:税屋 作者:税屋 人气: 时间:2015-07-21
摘要:建筑业简易计税的核算 (一)建筑业简易计税政策概述 根据现行增值税政策的规定,一般纳税人为老项目、清包工项目以及甲供工程项目提供建筑服务,可以选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以总分包差为销售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建筑服务发生地与纳税人机构所

建筑业简易计税的核算

(一)建筑业简易计税政策概述

    根据现行增值税政策的规定,一般纳税人为老项目、清包工项目以及甲供工程项目提供建筑服务,可以选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以总分包差为销售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建筑服务发生地与纳税人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区)的,发生纳税义务时,还需要在建筑服务发生地按照规定的方法预缴税款及其附加。

    一是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时,以总分包差作为销售额,说的是纳税人范围之内的总分包差,而不是单一项目的总分包差,也就是说,不同项目的总包收款和分包付款,在计算应纳税额时,是可以综合扣除的。
    二是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异地项目,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时,以总分包差作为预缴税款的基数,说的是单一项目的总分包差,也就是说,异地预缴税款时,总包收款和分包付款,必须是一一对应的,这一点是异地税务机关通过审核分包单位发票的备注栏、总包合同、分包合同等资料实现的。     三是异地已预缴的税款,在申报纳税时,可以抵减纳税人的应纳税额,这个抵减是不分工程项目,不分计税方法,甚至不分业务类型,也就是说,纳税人实际预缴的税款,可以凭完税凭证在纳税人范围内综合抵减其当期所有应纳税额。

(二)统一核算模式下的会计处理

  统一核算模式,是指项目部本身不单设账套,各工程项目的交易和事项统一在公司总部账套内核算。这种模式下,纳税主体与会计主体合二为一,无需进行税款的逐级结转,适用于规模不大、项目数量较少的建筑业企业。
    【例8-17】A建筑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下属甲、乙、丙三个工程项目,均为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其中甲、乙项目为本地项目,丙项目为异地项目。会计上采用统一核算模式。
    2019年5月,甲项目自业主收款206万元,付分包款103万元;乙项目自业主收款309万元,付分包款412万元;丙项目自业主收款515万元,付分包款412万元,总包收款已向业主开具普通发票,分包付款均已取得合规发票。

    1.3月份自业主收款时(单位:万元,下同):
    借:银行存款    1030
    贷:应收账款     1030
    建议对“应收账款”科目设置明细或项目辅助核算,此处略。
    2.收款且开具发票,纳税义务发生:
    借:应收账款——增值税    30
    贷:应交税费一一简易计税(计提)    30
    3.向分包单位付款时:
    借:应付账款    927
    贷:银行存款    927
    4.取得分包单位合规发票时:
    借:应交税费一一简易计税(扣除)    27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27
    5.丙项目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一一简易计税(预交)    3
    贷:银行存款    3
    6.验工计价时,假定计量金额为1000万元:
    借:应收账款    1000
    贷:工程结算    1000
    7.对分包单位计量时,假定计量金额为927万元: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927
    贷:应付账款    927
    8.确认收入和成本时,假定本期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分别为1000万元和90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9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费一一简易计税”科目余额为零,其中:“计提”专栏贷方余额为30万元,“扣除”专栏借方余额为27万元,“预交”专栏借方余额为3万元,分别对应于纳税申报表的相应栏次,实现了税务管理与会计处理的结合。
    通过引入“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明细科目,协调税会的时间性差异。A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等科目均为不含税口径,体现了增值税的价外税特性。

(三)分级核算模式下的会计处理

    分级核算模式,是指项目部本身单设账套,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自行核算本项目的交易和事项,项目部和公司本部的资金往来,通过“内部往来(科目代码:1134)”科目核算。这种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大,项目数量较多的建筑业企业。
    这种模式下,纳税主体与会计主体是分开的,一个纳税主体下设多个会计主体。尽管各会计主体自行核算自身的涉税事项,但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必须通过公司本部,因而,有必要通过会计处理实现税款的逐级结转。     结转的基本思路是:各项目部将公司总部视为“税务机关”,通过“内部往来”科目将本项目部的“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余额结平,即月末各项目部增值税涉税科目不留余额,全部结转至公司本部,公司本部作相反分录,以实现与纳税申报的衔接。

    【例8-18】A建筑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下属甲、乙、丙三个工程项目,均为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其中甲、乙项目为本地项目,丙项目为异地项目。会计法算采用分级核算模式。
    2019年5月,甲项目自业主收款206万元,付分包款103万元;乙项目自业主收款309万元,付分包款412万元;丙项目自业主收款515万元,付分包款412万元,总包收款已向业主开具普通发票,分包付款均已取得合规发票。

 

    项目部处理(单位:万元)     公司本部处理(单位:万元)
    1.5月份自业主收款时:
    借:内部往来——公司存款    206
    贷:应收账款    206
    借:内部往来一一公司存款    309
    贷:应收账款    309
    借:内部往来一一公司存款    515
    贷:应收账款    515
    借:银行存款    1030
    贷:内部往来——项目存款一一甲项目    206
    ——乙项目    309
    ——丙项目    515
    2.开具发票,发生纳税义务时:
    借:应收账款一一计提增值税    6
    贷:应交税费——简易计税(计提)    6
    借:应收账款——计提增值税    9
    贷:应交税费——简易计税(计提)    9
    借:应收账款——计提增值税    15
    贷:应交税费——简易计税(计提)   15
    为便于核算,除资金往来外的涉税业务,发生时由项目部自行核算,月末统一向公司本部结转。
    3.向分包单位付款时:
    借:应付账款    103
    贷:内部往来——公司存款    103
    借:应付账款    412
    贷:内部往来——公司存款    412
    借:应付账款    412
    贷:内部往来——公司存款    412
    借:内部往来——项目存款——甲项目  103
    ——乙项目    412
    一一丙项目    412
    贷:银行存款           927
    4.取得分包单位合规发票时: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扣除)    3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3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扣除)   12
    贷:工程施工一一合同成本    12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扣除)   12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2
 
    5.丙项目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一一简易计税(预交)    3
    贷:内部往来——公司存款    3
    借:内部往来——项目存款——丙项目   3
    贷:银行存款    3
    6.月末,向公司本部结转税款:
    甲项目结转分录: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计提)    6
    贷: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扣除)    3
    内部往来——结转税款    3
    乙项目结转分录: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计提)    9
    内部往来——结转税款    3
    贷: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扣除)   12
    丙项目结转分录:
    借:应交税费一一简易计税(计提)   15
    贷: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扣除)   12
    内部往来——结转税款    3
    借:内部往来一一结转税款    3
    贷:应交税费——简易计税(预交)    3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扣除)    27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预交)    3
    内部往来——结转税款——甲项目    3
                        ——丙项目    3
    贷:应交税费——简易计税(计提)    30
    内部往来——结转税款——乙项目    3
                        ——丙项目    3
    1.月末涉税业务结转后,各项目部账套内“应交税费一一简易计税”及其专栏余额均为零,相关数据结转至公司本部。
    2.公司本部账套内“应交税费——简易计税”及其各专栏余额,与公司本月纳税申报表相应数据一一对应。
    3.“内部往来——结转税款”明细科目应设置项目辅助核算,以明确各项目部之间的涉税权利和义务。

为便于理解,可将最后一笔结转分录分解为三个分录:

分录 含义
    分录一: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扣除)27
    应交税费  简易计税(预交)    3
 
  贷:应交税费一简易计税(计提) 30    
    从纳税人整体看,A建筑公司公司本月收款1030万元,应交 30万元税款,向分包付款927万元,取得发票可抵税27万元,剩余3万元已在异地预缴,公司层面“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余额为零。
    分录二:
    借:内部往来一结转税款——甲项目                           3
 
    贷:内部往来一一结转税款——乙项目                         3  
    甲项目总分包差103万元,应纳税额为3万元,乙项目总分包差-103万元,应纳税额为-2万元,两者相抵A建筑公司公司无需交税,甲项目相当于占用了乙项目的“涉税权益”,会计上应当反映这一事项。
    分录三:
    借:内部往来一一结转税款——丙项目    3
    贷:内部往来一一结转税款一一丙项目    3
    丙项目总分包差为103万元,应纳税额为3万元,应预缴税款为3万元,实际预缴税款3万元抵减了该项目的应纳税额。

    【例8-19】A省甲公司承包了B省一个合同值为1000万元(含增值税)的工程项目,并把其中300万元(含增值税)的部分项目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人乙公司,工程完工后,该工程项目最终结算值为1000万元(含增值税)。假设该项目属于老项目,甲乙公司均采取简易计税。甲公司完成工程累计发生合同成本500万元。

    总包方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单位为:万元) 全额开票,差额计税
    1.完成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一一合同成本          500
    贷:原材料等                       500
    2.收到总承包款: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工程结算                          970.88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29.12
    3.分包工程结算: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300
    贷:应付账款——乙公司    300
    全额支付分包工程款并取得分包方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时: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借:应交税费—一简易计税        8.74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8.74
    4.甲公司确认该项目收入与费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              791.26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179.62
    贷:主营业务收入              970.88
    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对冲结平:
    借:工程结算    970.88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791.26
                ——合同毛利    179.62
    向项目所在地税务局预缴税款=(1000-300)÷(1+3%)×3%=20.38(万元):
    借:应交税费一一预缴增值税    20.38
    贷:银行存款                  20.38
    借:应交税费一一未交增值税    20.38
    贷:应交税费一一预缴增值税    20.38
    发票备注栏要注明建筑服务发生地所在县(市、区)及项目名称。
简易计税的情况下,一般预缴税款等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纳税申报的税额。甲纳税申报按差额计算税额:
(1000-300)÷(1+3%)×3%= 20.38
(万元)。
    建筑施工采用简易计税方法时,发票开具采用差额计税但全额开票,这与销售不动产、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旅游服务等差额
开票不同,甲公司可全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填写:税额为29.12万元[1000÷(1+3%)×3%];销售金额为:970.88万元(1000- 29.12)。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财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