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金主要在地方,但未来土地出让金下降,县级政府财权事权萎缩,可能推动新一轮撤县设区。 2 线索之二,费改税是大趋势所向 税费同为政府财政收入的形式,但地位差距仍大。 税收具有强制性,征税行为由法律强制性保障实施,而收费依据较为分散,税收征收效率普遍高于收费征收效率。 (一)过去有三个明显的费改税趋势 交通费改革,以税替费。 2009年1月1日正式实行交通费改革,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费用退出历史舞台。 同时,逐步有序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其它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 调整税额形成的成品油消费税收入一律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替代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的支出,补助各地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并对种粮农民、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必要扶持。 环保领域改革,由费改税。 此前我国对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征收排污费,但征收管理不规范、乱收费、乱摊派、治污效果不理想。 2016年12月25日,我国出台环境保护税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环保税取代排污费。 水资源费改税,试点逐步扩大。 水资源收费在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水资源浪费等方面的作用,日趋有限。特别是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过低、拖欠、逃费现象严重,难以对水资源使用进行严格治理, 2016年5月1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通知》,宣布自2016年7月1日起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河北省率先进行水资源税试点,以定量定额的征收办法,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使用进行规范。2017年12月1日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在条件成熟的北京、天津等9个省市进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 (二)未来费改税范围或进一步扩大 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研究教育费附加费改税。 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 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 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 3 线索之三,征税规范性不断提升 (一)国税地税合并,税费征管更加高效统一 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保障中央在税收征管上的权力和利益,同时调动地方政府在税收征管上的积极性,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分设了国税、地税两套税务管理机构。 国家税务局征收中央税以及共享税,地方税务局征收地方税。 随着“营改增”逐步展开,地税负责征收的税额大幅降低,国税担子加重。同时为降低征纳成本,理顺职责关系,提高征管效率,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 合并后,国税地税机构实行以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并将更多力量向业务部门和一线部门倾斜,强化税务稽查力量。 同时,《改革方案》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合理确定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到税务部门的范围,对依法保留、适宜划转的非税收入项目成熟一批划转一批,逐步推进。 (二)土地出让金由国土转至税务征收 2021年6月,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21年7月1日起,选择在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岛、云南省开展征管职责划转试点,2022年起全面实施征管划转工作。 税务部门的征缴能力强于自然资源部门,征收力度加强,征收程序更加规范。也限制了企业拖延支付土地出让金,提高杠杆率的做法。同时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对土地出让金情况的了解。 未来征税规范性将不断提升。2024年6月,《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提出,财政收入方面要加大税费征管力度,完善部门数据共享,堵塞制度漏洞,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巩固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未来征税规范性将不断提升。 风险分析 政策理解不透彻,对政策意图、政策影响分析不准确。 宏观经济走势仍存不确定性。当前宏观经济复苏总体好于预期,但结构上仍有分化,房地产市场多项指标仍处于负增长状态,工业品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现仍偏弱,未来经济能否保持回暖趋势,仍需观察。 美国当前通胀仍高于预期,其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可能延长,高利率环境或维持更长时间,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和资产价格表现。 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