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会计理论提出: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要尽量提供与经济活动相一致的原始信息,由使用者自己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以生成其次策模型所需的输入值。尽管事项会计代表了会计的发展方向,但其本身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详细披露所有事项信息可能会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事项会计的应用缺乏相应的规范、事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告载体的开发维护成本较大等。因此,事项会计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得到应用和推广。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
1、对事项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披露。事项会计要求企业详细披露所有的事项信息,这将会导致商业秘密泄露。因此,有必要对事项信息加以甄别。对于不涉及商业秘密的事项信息,如销售收入、固定资产等信息可以加以详细披露,而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如核心技术、主要的顾客源等信息则只进行汇总披露。笔者认为,对于哪些信息应加以详细披露而哪些信息应加以汇总披露,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指导性标准。 2、对事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汇总。从事项会计的角度来看,在考虑对事项信息进行汇总时,应采用加总方式,即对同类事项的众多相同特征中同种计量结果的简单相加,这样既不会破坏事项信息的特征与结构,也有助于为使用者决策提供原始的信息。在事项信息的披露方式上,可以采取层次性披露方式,即在企业的数据库中,可以存储汇总程度不同的事项信息,如第一层次为原始的未汇总的事项信息,第二层次是经过一定程度汇总的信息,第三层次是经过更高程度汇总的信息等。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把握信息的能力选择不同层次的信息。 3、制定应用规范。事项会计要在实务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就必须制定相关的应用规范,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事项的确认标准,即应将哪些事项纳入事项会计核算体系。由于事项会计的立论基础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不可知,所以在制定事项的确认标准前,应先通过调查了解使用者需要哪些信息,并根据重要性原则来确定纳入事项会计核算体系的事项。二是事项的计量方式与计量属性。对于计量方式,应规定哪些计量方式能被采用,对不同的事项信息应具体采取哪些计量方式。例如,对于人力资源信息,可以同时采用教育年限、工作年限、职称等多种方式来计量。对于计量属性,也要针对不同的事项规定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存货可以采用取得时的历史成本和披露时点的市价同时加以计量,与此同时,还应提供该类存货或相似存货的市价参考信息,以保证披露的真实性与公允性。三是财务报告格式与内容的标准化。虽然事项信息纷繁复杂,但通过制定标准的格式和内容规范,将能够保证不同的使用者根据这些事项信息得到的财务报告在格式和内容上是一致的。四是软件标准。对于用来生成和报告事项信息的软件,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在数据库、财务报告格式等方面,不同的软件应采用同样的标准,并且不同的软件之间应具有兼容性,从而不影响会计信息在不同的软件之间进行导入和导出。 4、建立公用的事项会计信息披露平台。事项会计信息存储在各个企业自己的数据库中,这样不利于使用者方便快捷地对不同企业的数据库进行访问,因此应建立专门用于信息披露的网站,在该网站中应汇集所有企业的基本信息并与各企业的数据库实行适时链接。使用者在该网站中找到某企业的基本信息后,点击链接就能直接访问该企业的数据库。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