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年终奖因素 新个税方案纳税的三个典型案例 这次个人所得税调整和以往不同的在于,年终奖的纳税合并计算成年收入,含年终奖因素后,个税的计算会复杂很多,基金君找个三个典型的案例,一个是年收入15万(含年终奖3万),第二个是中高端的年收入28万(含年终奖10万),第三个是年收入90万(含年终奖42万)例子。 年收入15万案例(含年终奖3万) 假设每月收入1万,年终奖发3个月的,也就是3万,每月的五险一金中个人缴纳部分扣除1500元,则原本每月8500元收入。 这8500元每月的收入扣除起征点3500元后还有5000元,属于10%的纳税档次,需要纳税445元,12个则是5340元。年终奖的3万元,缴纳个人所得税2895元,两者合计为8235元。 新的个税法计算更为简洁,15万收入扣除每月五险一金1500元之后是13.2万,扣除6万元的起征金额,则还有7.2万的应纳税所得,3.6万缴纳3%,剩余3.6万缴纳10%,合计为4680元。 综合来看,15万元收入(年终奖3万)阶层的,不考虑未来新增的可扣除金额,个人所得税从8235元下降到4680元,减少了3555元,降幅超过40%。 年收入28万案例(含年终奖10万) 大城市部分高收入人士中,年终奖占比高一些,按照一个28万年薪,每月1.5万,年终奖10万的案例,来计算这次个人所得税新规的后的影响。 原本每月1.5万,可扣五险一金假设为每月2000元,则每月应纳税所得对应1.3万元,此前的个税计算每月纳税1320元,年纳税1.58万元。 年终奖10万元,纳税1.94万元,两者合计一年需要缴纳3.52万元个人所得税。 新的个税法规下,28万元收入扣除五险一金后是25.6万元,扣除6万元起征点,变成了19.6万元,其中3.6万缴纳3%,10.8万缴纳10%,还有5.2万需缴纳20%,合计个人所得税是2.25万元。 对于年收入28万(含年终奖10万)的来说,原本需要缴纳个税3.52万元,现在只需要加纳2.25万,少缴纳1.27万元,减少幅度在36%左右。 年收入90万(含年终奖42万) 有一些高收入阶层,年终奖可能和全年每月收入合计差不多,以年终奖42万,每月4万的例子来看,年收入90万。 每月4万收入中假设可抵扣的五险一金每月4000元,扣除后为3.6万元,每月需要缴纳7070元的个人所得税,每年就是8.84万。年终奖的42万需要缴纳25%,减去速算扣除数1055元,为10.4万,两者合计是18.88万的个人所得税。 新的个税法规下年收入90万扣除每月4000的五险一金,年收入85.2万减去6万起征点,79.2万为应纳税所得,横跨3%到35%的税率。 基金君计算的应纳税为20.15万元,竟然比此前纳税搞了1万多,这主要是由于此前42万年终奖纳税的比例为25%,把每月工资和年终奖合并在一起之后,超过了66万,超过部分需要按照35%纳税了。 这类情况只是极少部分,绝大多数人员计算年终奖之后,会明显低于此前纳税额,这还是不算哪些新增扣除的,加上新增扣除后,减税幅度更大。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8月31日下午4: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等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并回答问题。 有关个税的问题,由以下嘉宾回答。 1、个人所得税法二审稿中有关5000元的起征点实际上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修改,为什么? 程丽华: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是统筹考虑了城镇居民人均基本消费支出、每个就业者平均负担的人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后综合确定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测算,2017年我国城镇就业者人均负担的消费支出约为每月3900元,按照近三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推算,2018年人均负担的消费支出约为每月4200元。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确定为每月5000元,不仅覆盖了人均消费支出,而且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 二是这次修法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外,还新增了多项专项附加扣除,扩大了低档税率级距,广大纳税人都能够不同程度的享受到减税的红利,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获益更大。 仅以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 三是在税法审议过程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又增加了两项扣除,一是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二是允许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三类收入在扣除20%的费用后计算纳税,这样使得相当一部分纳税人的费用扣除额进一步提高。月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税负可降低50%以上。 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为了让纳税人尽早享受减税红利,今年10月1日起,先将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并按新的税率表计算纳税。明年1月1日起,将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三项所得与工资薪金合并起来计算纳税,并实行专项附加扣除。 2、举例子,此次改革之后的减税效果如何? 程丽华: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此次改革的减税效果,我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假如某个纳税人的月工薪收入是15000元,每月可以先扣除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再扣除五险一金、企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等现有的扣除项目,还可以扣除此次新增加的专项附加扣除。 如果不考虑我们此前的现有的扣除项目和这次新增的专项附加扣除,仅考虑一项,即基本减除费用来计算,按照现行税法,每个月需要交税1870元。 按照修改后的税法计算,他只需要交税790块钱。 现行税法和修改后的税法计算交税比较以后,每月少交税1080元,税负减轻58%。如果再考虑其他扣除项目,以及这次新增加的专项附加扣除,那么他的税负还会进一步减轻。 3、5000元的标准是否固定不变? 程丽华指出,5000元的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今后还将结合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以及城镇居民基本消费支出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从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的几次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调整就能充分地说明这一点。 4、今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提高个税起征点到5000元,目前只有30天了,时间这么紧,请问如何确保这项措施按时落实? 刘丽坚答: 一是抓紧制定相关配套征管操作办法。 二是抓紧做好信息系统升级准备工作。按照每月5000元费用扣除标准和新税率表同步调整个人所得税扣缴软件。 三是抓紧对税务人员的培训辅导,尤其是重点培训我们办税服务厅和12366等一线窗口人员,及时准确为纳税人答疑解惑。 四是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服务到位,征管到位。 借此机会,我还想提示大家,10月1日以后,发放工资的时候,各企业单位财务人员在扣缴个税时一定要记住,别忘了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员工们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5、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财政部接下来将如何落实相关措施? 程丽华回答: 修改后的税法设立了六个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根据税法授权,国务院下一步将对扣除的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作出具体规定。 实施专项附加扣除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对纳税人的申报纳税和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这一项政策平稳实施,我们将结合现有征管条件,对有关制度本着简化手续、便于操作的原则来设计。 初步考虑对专项附加扣除设置一定限额或定额标准,既要保障纳税人方便纳税,相关支出得到合理扣除,又要体现政策公平,能够使广大纳税人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减税的红利。 6、请问税务机关,如何让六个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举措具体落地? 刘丽坚回答: 一是申报就能扣除。 纳税人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申报就能享受扣除。申报时尽量减少资料报送、简化办税流程,相关资料和凭证尽量不用报送到税务机关。 二是预缴就能享受。 个人还可以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每个月发放工资、代扣个税时,单位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扣除,这样大家在每个月的预缴环节就可以享受到改革红利了。 三是未扣可以退税。 如果大家没有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告诉单位,预扣预缴环节没有享受到或者没有享受到位的,大家也不用着急,可以到第二年办理汇算清缴的时候申请退税,我们将为大家提供快速、便捷、安全的退税服务。 四是多方信息共享。 在这次个税改革中,税务部门将与多部门实现第三方信息共享,核对申报信息的真实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人提供证明材料,“让信息多跑网路,让纳税人少跑马路”。 7、总体来说减税负对个人来讲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对促进消费会有什么样的帮助? 程丽华:这次个税修法,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和亮点就是提高了起征点,刚才我已经讲了,这次的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也就是一年6万块钱。这个提高了以后,从总体上来讲,我们的税收一年大致要减3200亿。 第二个问题,个税起征点提高,包括我们这次新设立了专项附加扣除,这也是非常大的一个亮点,这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的项目增加了以后,大大地减少了我们公众的税负,减负就是增收,对于个人来讲,收入增加了以后,就可以很好地鼓励他们用于消费,扩大我们的消费需求,拉动我们的经济增长。 8、专项附加扣除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在加重了单身人士的税负,甚至提了单身税的概念。是否在新的个税法实施之后,已婚已育人士在专项附加扣除方面享受的优惠更多呢? 王建凡答:单身税,可能有的是从自己的角度,比如我是一个单身,我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所以子女教育这一项不一定就能扣得到。 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得到的。比如房租和房贷利息,这两项是只能取一项的,要么扣房租,要么扣房贷利息。 那么其他的呢,比如继续教育,您是单身,您也可以享受继续教育。大病,但愿大家健康,不一定都得扣,但是如果符合条件的话也是可以扣的,这和身份是没有关系的。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