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产业数字化融合行动 1.数字农业实施工程 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围绕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生猪等重点产业,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定位等数字技术在耕种、施肥、饲喂、病虫害防治、资源环境监测、采收、销售等生产环节的广泛应用,推进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融合发展。拓展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功能,加大数据精准采集、行业监测、动态预警、建模分析、决策辅助、共用共享力度。开发省级数字农业云平台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和监管数字化。积极争取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分中心落地云南。全面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运营服务、支撑保障体系,促进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实现全省主要农业县全覆盖。每年建设20个左右省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到2024年,共建设5个以上国家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过500亿元,年均增速达15%以上。 2.智能制造实施工程 建设工业互联网。支持重点行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应用试点示范建设,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公共基础支撑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提供关键设备连接、数据资源汇聚、工业应用开发等共性服务。支持工业企业联合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共同建设多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行业提供研发设计、工业设计、商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到2024年,创建5个行业级、10个特色/区域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 实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计划。依托工业互联网,分批分类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冶金、石化化工、铝硅、煤炭、建材等原材料生产企业综合运用设备物联、生产经营和外部环境等数据,建立分析模型,提升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存、运输等流程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实现工艺优化、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支持汽车及发动机、数控机床、仓储物流自动化设备、大型铁路养路机械、农业机械等装备制造企业打通研发、采购、制造、管理、售后等全价值链数据流,发展数据驱动的产品研发、仿真优化、智能生产、预测性维护、精准管理、远程运维等新模式新业态,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服务创新升级。支持卷烟、绿色食品、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消费品制造企业打通线上线下全域数据,开发个性化推荐算法,实现产品定制化生产、渠道精细化运营,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支持企业建立覆盖全流程的质量追溯数据库,加快与国家产品质量监督平台对接,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可管理。支持省属国有企业深化两化融合,开展生产制造关键环节全数字化改造,带头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服务、应用创新、运营管理效能。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打造多能源协调互补的分布式智能微电网,支持电力设备和用电终端基于互联网进行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实现分布式能源协同调控。每年评选10个省级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到2024年,新增100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60%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完成生产制造关键环节全数字化改造。 3.数字服务业实施工程 智慧旅游提升计划。整合已建在建的数字化文旅数据库资源,制定全省统一的文旅资源大数据目录、规范、标准体系,持续建设省级文旅大数据中心。持续迭代“游云南”APP,建成集数字化服务、智慧化体验于一体的文旅综合性服务平台。建设可视化文旅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文旅市场数字化管理。以5A级景区为重点制定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为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提供技术依据和规范指南。开展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引导景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普及景区电子地图、语音导览、扫码识景、预约预订、分时游览等智慧化服务。推动酒店宾馆、民宿客栈、餐饮小店等智慧化建设,探索非接触服务新模式。借助国内大流量视频平台,推动实施“好看云南”、“山里DOU是好风光”等项目,宣传和推广云南旅游资源。到2024年,完成20个4A级以上景区省级智慧旅游示范建设。 数字商贸推进计划。推动传统商贸数字化转型,鼓励商业综合体、大中型商场(超市)、商贸企业和商户开展数字化改造,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和智能服务终端进行人、货、场数字化管理,开展营销推广、品类管理、订单管理等应用场景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与线下、商品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各类商家入驻生活服务平台,推进云南数字生活地图建设,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支持打造新型智慧商圈,制定智慧商圈建设与管理规范,支持建设商圈运营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推动商圈各类资源共享,开展设施、服务、营销、管理等智慧应用创新。打造高品质数字步行街,制定步行街改造提升评价指标,支持有条件的步行街开展数字化改造,推动街区5G网络覆盖和应用,开展智能安全监控、自助服务设施、智能灯光、智能公厕、智能垃圾箱等建设,鼓励建设特色街区数字化管理和服务平台,将街区日常管理细化到店、管理到物、服务到人,为步行街商户提供信息发布、统计分析等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交通引导、商品导购、积分促销、移动支付、停车出行等智能服务。大力发展楼宇数字经济,以云品出滇为目标,聚焦网络运营、网络管理、网络培训、网络孵化、网络供应链、网红达人、直播电商等数字业态,形成相互扶持、相互赋能的产业生态。支持具有产业链、供应链带动能力的企业建设虚拟产业园,推行“一址多照、住所托管”的集群注册模式,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基础服务和个性化专业服务,打造地域更广阔、联系更紧密、服务更高效的产业链,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有效融合。每年评选3个以上省级智慧商圈和3条以上省级数字化特色步行街。到2024年,全省网络零售额达2000亿元。 智慧物流推进计划。建设完善省级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支持昆明、大理、瑞丽、河口、磨憨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区域内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进跨平台、跨运输方式、跨部门、跨区域信息开放共享,提高物流管理服务水平和供需匹配效率,降低物流综合成本。推广云南邮政快递业大数据平台经验,加强物流服务安全监管和物流活动的跟踪监测。大力推广智能物流装备、无人搬运、智能码垛等数字技术和数字产品应用,加快传统仓储设施智能化改造,支持重点物流园区智慧化改造。每年评选2个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到2024年,建设3个智能仓储示范基地。 4.实施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工程 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降低技术和资金壁垒,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中小企业加快推进线上营销、远程协作、数字化办公、智能生产线等应用,由点及面向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延伸拓展。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打造一体化数字平台,加快全价值链业务协同,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能力,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鼓励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等立足自身优势,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帮助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依托产业集群、园区、示范基地等推动公共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开展数字化服务资源条件衔接集聚、优质解决方案展示推广、人才招聘及培养、测试试验、产业交流等公共服务。倡导企业、产业联盟等建立开放型、专业化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面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行业内中小微企业提供供需撮合、转型咨询、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开发等市场化服务。 (五)数字服务和治理提升行动 1.数字服务惠民工程 以“最多跑一次”和“零跑动”为引领,持续迭代“一部手机办事通”,拓展服务事项覆盖范围并加大下沉力度,持续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全面推进高频服务“零跑动”。完成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发展智慧教育,依托“云上教育”平台,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有效支持教师线上备授课、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学校精细化诊断分析。发展数字医疗,强化全民健康平台建设,实现统一号源、在线预约、先诊疗后结算,推动诊疗信息跨地区互通互认。发展数字体育,构建数字公共体育服务大数据平台,提升体育数字产业化水平。有序推进文化遗产资源及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馆藏资源数字化,逐步实现全区域数字文献资源共享。大力推动智慧养老,加强养老服务信息资源规划、管理和应用,提高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交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共交通数字化服务,着力建设智慧停车场、智慧服务区,提升民众出行便利度。制定全省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建设推广未来社区平台。坚持以人为本,聚焦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以及老少边穷地区等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加强数字技术包容性、普惠性应用建设,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实施智慧广电固边工程,推进25个边境县、市广播电视网络和平台建设。支持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融合媒体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三区三州”广播电视融合提升工程,丰富数字内容供给。建设“云上智慧云”平台,打造传媒行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样板。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构建省、州市、县三级联动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2.数字治理提效工程 推进“智慧党建”工程建设,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建设“云政通”政务协同平台,为公职人员提供安全的信息交换功能,满足公职人员高效找人、高效交流需求,持续推进日常办公在线化、移动化,推进“机关内部一件事”集成应用。支持昆明等重点州、市试点建设“城市大脑”,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实现城市治理的动态监测、精准分析、整体研判、协同指挥、科学治理。支持楚雄市、石林县、开远市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支持建设一批省级数字乡村样板,搭建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提高乡村治理和村级综合服务数字化水平。建立经济运行大数据监测分析基础库,构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行业经济等数字化统计分析应用,助力数字治理提效。推动金融监管体系数字化建设,提升地方金融监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造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同管理应用,加强生态环境全要素监测,推动联合治理。统筹推进智慧边防建设,按照“有用、实用、管用、好用、可持续”的原则,聚焦强边固防、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疫情防控等目标,构建全线智能感知、智能计算、智能预警的数字防御体系,提升边境管控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全国智慧边防建设打造云南样本。 3.智慧县城建设工程 按照“全面提高基础设施智慧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精准化水平”的要求,制定智慧县城建设标准和导则,有序推进智慧县城建设。夯实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推进县城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改造,推动5G、千兆宽带、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深化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依托已有基础集约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服务“一网通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聚焦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强化标准协同、系统对接,推进应急、市政、交通、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领域部门间数据整合共享,持续优化利企便民数字化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建设数据应用平台,支撑县城健康高效运行和突发事件快速智能响应。 (六)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行动 1.公共数据资源汇聚工程 构建全省公共数据资源目录,加强公共数据汇聚,建立政务数据汇聚保障机制和基础数据更新联动机制,明确数据采集、汇聚、储存、共享等环节数据质量和职责要求。规范政务数据使用,保障政务数据安全。建设完善省级人口、法人、信用、电子证照、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推动经济社会宏观数据库等部门业务主题库和有关专题库建设。 2.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和开放工程 建立省级层面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编制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目录和供需对接清单,纳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全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运行管理并及时更新。加快推进共享数据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应用。建立公共数据开放目录,依托全省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一部手机办事通”、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等,推动数据有序开放。 3.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引导市场主体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拓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场景,探索在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管理、金融、医疗、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政府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推进公共数据与行业数据深度融合应用。定期举办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推进数字技术、产品创新应用。 4.公共数据资源市场化探索工程 探索政府数据授权运营模式,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支持大理州探索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化试点城市,推进数据安全和数据要素一体化治理。研究论证设立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中心,规划建设集成智能撮合、合规公证、可信流通、价格生成、跨境通道等功能的综合性数据流通应用共性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国家数据要素创新试验区等试点示范项目落地云南。 (七)数字丝路开放合作行动 1.通关便利化工程 加快推进“智慧口岸”建设,优化通关效率,提升监管效能。持续推进“单一窗口”线上政务服务和口岸现场“一站式”作业深度融合新型通关模式,实现驾驶员和车辆信息的一次申报、跨部门共享和无纸化通关。依法简化跨境电商结收汇手续,促进跨境电商小额贸易发展。建设全天候智能通关系统,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推进24小时全天候通关,低风险货物快速通关。推广车辆“一站式”电子验放系统,简化查验手续,实现无纸化通关和自助通关。大力推进中老铁路一地两检或两地一检智慧通关新模式,打造中老铁路口岸快速通关示范性新型数字口岸。每年建成2个省级智慧口岸示范。 2.“丝路电商”专项工程 持续优化升级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强化运维保障,完善信息交换渠道,扩展对接税务、外汇、金融等功能。鼓励企业借助境外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开展商品推广,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辟云南商家专区。支持企业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区域内国际物流信息互联共享。完善跨境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借助中老铁路通车契机,加快构建国际快递智能骨干网络,推进国际邮件互换局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省内布局,提升邮快件集散能力。提升跨境电商支付能力,大力引入具有跨境外汇支付资格的龙头型支付机构在滇设立区域性功能中心,服务跨境电商企业跨境支付。大力发展线上展会,打响南博会、商洽会品牌。 3.数字技术与产业国际合作工程 加强数字技术合作,充分发挥中国—南亚东南亚国际技术转移交易网、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深化与周边国家数字技术合作。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综合服务示范区。依托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电视示范类型基地等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强信息技术沟通对接,举办先进适用技术培训班,促进信息技术国际创新项目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在节目制作、媒资管理、广电5G技术、DTMB-A(地面数字电视演进技术)标准、高清超高清电视技术等广播电视内容、技术、服务、标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数字媒体服务合作,持续发挥澜湄合作框架等合作机制引领作用,支持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省内高等院校开展在线教学、培训和交流等,深化与周边国家在人才培训、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支持国家文化大数据南亚区域中心、云南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大数据系统建设,强化数据整合、挖掘、分析、应用。支持云南广播电视台澜湄国际卫视频道、国际频率及“缅甸吉祥网”建设。支持云南网、多语种网站“云桥网”建设和运营,深化国际信息交流、互信互通。支持企业面向周边国家打造“全天候、无时差”的数字内容出口载体平台,形成数字内容出口枢纽。积极引入数字媒体龙头企业落地区域运营功能中心,支持其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游戏电竞、音乐动漫、创意IP等运营,形成虹吸效应,打造数字文化出口高地。 4.国际通信枢纽工程 加快推进跨境通信光缆建设,持续扩容中老、中缅跨境光缆,推动建设中越河口—老街跨境国际通信线路。加快昆明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支持保山市、玉溪市等有需求的州、市申报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推动昆明区域性国际通信出入口向全业务局拓展,到2024年,力争建成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完成昆明国际通信全业务局的申报工作。 (八)数字营商环境优化行动 1.数字经济政策优化工程 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电力和管道配套、公共资源开放共享、用地、用电成本等方面给予支持。降低通信网络建设租赁费用。 加强财税支持。统筹各级财政相关专项资金,依法依规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要平台、重要项目、试点示范、专业人才的支持力度,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小微企业和创业投资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覆盖产业链的多元化财税支持机制。 强化金融支持。研究设立省重点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引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基金等社会资本,着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金融支持体系。深入推进企业上市(挂牌),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支持数字经济领域符合条件的企业到云南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数字经济相关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完善园区配套政策。依托现有各类开发区,推动数字经济企业集聚发展,对入驻园区的数字经济企业,有关州、市在用地、网络使用、办公场地、人才公寓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对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实行“一园一策”,针对园区发展的重点、难点及政策需求,实行政策措施精准供给。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数字产业相关标准。加大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力度。 2.数字经济招商引资工程 建立数字经济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省级协调机制、制定省级数字经济招商图谱。数字经济重点州、市和重点培育园区要围绕数字经济重点发展方向,确定招商产业、招商对象、招商项目,制定重点数字经济产业招商目录,创新招商模式,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我省。支持与国内外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合作,鼓励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子公司)。聚焦数字经济领域,遴选一批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新增培育一批国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2024年,引进30户以上产业带动性强、市场占有率高、影响力大的行业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在云南设立子公司。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建设“数字云南”领导小组对全省数字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决策领导,建立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省发展改革委(建设“数字云南”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本方案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将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压茬推进、滚动实施,开展季度动态监测、半年度定期评估,按年度打造标志性的数字经济成果。省直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州、市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制定本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挂图作战”,细化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优先序,加强协调推动和要素保障,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任务实施的第一责任人。省统计局牵头建立健全全省数字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加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业数字化的运行监测分析。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统筹内部资源、联合各方资源设立一批数字经济研究机构。建立健全数字经济专家咨询制度,强化规划编制、政策研究、项目评估等智力支持。 (二)强化人才引培 依托省级人才计划,大力培养引进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完善人才引进体系,将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列入全省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完善人才落户、科研住房、子女教育、就医看病和交通出行等保障支持。按照“顶尖人才+创新团队+优质项目”模式,加快引进一批数字经济领域学科带头人、技术领军人、创新创业团队、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落实科研人员“双聘制”,探索高端、紧缺科技人才“多点执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科研院所在云南设立数字经济类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支持省内高等院校、职业教育院校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学科专业设置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培训机构发展新型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升数字素养,加大公职人员数字经济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全省各级干部的数字素养,提高数字技术使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强化安全保障 构建信息安全体系,树立网络安全底线思维,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的同步规划、建设、运营。落实数据隐私保护、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安全审查等制度,明确数字经济领域的数据安全保护范围、主体、责任和措施。建立健全数字经济安全监测预警制度,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应用和数据安全保护,及时掌握数字经济安全态势,预警通报网络和数据安全威胁和隐患,指导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制度。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本行业数字经济领域相关安全规划,明确保护目标、基本要求、工作任务、具体措施。省级网信部门统筹协调公安、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数字经济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汇总、研判、共享、发布网络安全威胁、漏洞、事件等信息。 (四)强化典型引路 深入挖掘试验典型和示范标杆,不断丰富全省数字经济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应用场景,组织开展省内数字化典型应用项目评选,遴选技术先进、行业领先的生产系统动态纳入“数字云南”展示中心集中展示,通过宣传推广、现场交流等方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定期总结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积极承接或谋划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高端展会、论坛,提升我省数字经济领域影响力。 附件:1-2【点击下载】 1.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任务清单 2.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成果清单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