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财政局 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财政局、地方税务局2012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津财办[2013]8号 2013-01-29 财税系统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 现将《天津市财政局 地方税务局2012年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天津市财政局、地方税务局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天津向更高目标迈进非常关键的一年。今年全市财政地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主攻方向,加快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全面落实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决策部署,深入开展“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健全和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加大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和“三农”投入,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和增收节支的方针,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继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努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财税工作总体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今年预算收支任务是: 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6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加上预计中央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补助等资金314.8亿元和上年结余198.7亿元,全市一般预算总财力2186.5亿元。全市财政一般支出预算2186.5亿元,比上年实际支出增长24.5%。其中,教育增长28.4%,文化体育与传媒增长38.7%,社会保障和就业增长27.3%,医疗卫生增长33.2%,农林水利增长30.4%,城乡社区事务增长21.1%。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加上预计中央转移支付补助等资金7.8亿元和上年结余154.5亿元,全市基金总财力1242.3亿元,全部用于安排支出预算,比上年实际支出增长29.9%。 一、完善财政增收机制,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 1.完善财政增收工作机制。大力培植财源税源,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财税综合服务手段,支持重大项目、重点行业和区域加快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新的收入增长点,巩固税收多点支撑、多级增长的良好局面。加强财政经济分析,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全面掌握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经济指标、宏观调控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大力清缴陈欠,严格控制新欠,坚决防止和制止以各种名义拖欠税款。认真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坚持高标准加强征管、高效率组织收入、高质量完成任务,进一步细化任务指标,落实责任分工,努力形成各区县、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增收态势。 2.完善现代化收入征管体系。积极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建立税源分类分级和税收风险评估制度,深化税收分析预警,推进税收收入质量管理,切实提高税收征收率。大力实施信息管税,加强财税机关与工商、质检、公安、金融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信息联网和关联税种比对制度,增强税源控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薄弱环节征管,完善新兴业态和流动税源征管方式,对股权转让、征地补偿、跨国跨地区关联交易等行为开展重点稽查,切实堵塞漏洞,努力实现应收尽收。加强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继续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 3.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全面推行非税收入集中征缴模式,健全“以票管收、源头控收”的管理机制,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努力实现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协调均衡增长。 4.加强和改进纳税服务。加强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从制度安排、业务规范、平台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推进纳税服务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集约化。进一步整合纳税服务资源、推进税务网站、服务热线和短信服务为主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高纳税服务效率。进一步规范办税流程,积极推进部分涉税事宜先办后审试点,简化服务程序,简并涉税资料,完善纳税人电子信息“一户式”存储和查询,积极推行综合申报表和无纸化办税,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规范办税服务厅管理,加快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对窗口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强税法宣传,以纳税人咨询数据分析为基础,通过多种渠道,推行个性化税法宣传和咨询服务,不断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 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5.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延长企业所得税减免期限,适当扩大优惠范围。研究实施交通运输业等部分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逐步消除重复征税问题,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落实好国家确定的其他各项税费减免政策,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6.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完善财税政策体系,推进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向纵深发展,重点支持创新型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健全土地整理储备和开发利用机制。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扩大在本市投资规模,加快发展融资租赁业务,积极支持科技、航运等产业金融,继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认真落实国际航运税收优惠政策,创新融资租赁出口退税模式,提升航运服务中心和电子口岸功能,推动国际船舶登记、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租赁业务等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推进天津港和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继续实施“以港养港”政策,扩大航线航班培育资金规模,完善交通体系建设,提升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辐射和带动功能。积极安排好国家和我市各类开发建设补助资金,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新区功能区开发建设。 7.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抗癌药等12个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实施节能、食品安全等8项科技示范工程,完善提升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重大创新平台。综合运用财政资助、贷款贴息、信用担保等方式,推进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规划建设一批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园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化聚集、规模化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和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继续深化与国家有关部委和大院大所合作,努力打造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地。 8.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大财政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启动新一轮重点商务楼宇改造提升项目,完善楼宇品质和载体功能,引入更多国内外企业结算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以及动漫创意等高端业态企业和机构,努力打造更多的税收超亿元楼宇。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建设改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和社区商业中心,新建提升一批标准化菜市场和早餐网点,支持便民连锁超市扩展网络。加快服务业重大载体建设,完成津湾广场二期、泰安道地区综合开发、梅江会展中心二期等工程,启动国家级大型会展中心项目,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中国旅游产业园建设,支持办好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大型会展活动。加快推进国家批复的滨海新区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和南开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 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9.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保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明显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到国家规定的17%目标。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任务,继续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办标准化幼儿园,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继续支持海河教育园区二期工程,加快中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大力实施高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重点建设84个重点学科和一批品牌专业,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完成校园环境提升工程,加快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和健康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支持民办教育、民族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10.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文化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积极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天津文化中心场馆布展和开馆工作,推进数字广播大厦、出版传媒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卫星广播电视等文化惠民工程。落实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支持国有文艺院团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推进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二期、3D影视创意园等项目建设,实施文化产业科技提升工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体育事业加快发展,新建改造1500个健身园、30个体育公园,办好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做好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第十三届全运会筹备工作,支持举办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及其系列活动。 1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全市统一招标采购、集中配送,将药品零差率销售推广到村级卫生室。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扩大覆盖范围,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慢性非传染疾病管理和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支持卫生资源布局调整,加快推进天津医院、胸科医院、中医一附院、市第二儿童医院等工程建设,提升卫生网络信息化水平,推行预约挂号、电子病历、异地结算等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12.增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大工商质检和食品药品监管经费投入,健全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提升检测检验能力,完成信息平台建设,实施“放心食品”系列工程,构建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支持开展生产隐患专项整治,有效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大公检法司经费投入,积极推进视频监控、电子警察系统建设,改善装备水平和办案条件,有效提高治安综合防治、打击违法犯罪和防灾救灾应急处置能力。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3.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职业培训、公共就业服务、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措施,增加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援助体系,加快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和创业带动就业四年规划,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年新增就业47万人。 1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养老保险范围。积极推进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互衔接,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年人均210元增加到300元,进一步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水平。完善社会福利和救助机制,提高城乡低保、特困救助、农村五保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落实转业军人和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增加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政府补贴,推进社区老年配餐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服务站建设。继续落实保供应、稳物价各项政策,落实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与困难群众生活补助联动机制,确保财政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建立稳定的资金筹集渠道和运行机制,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05万平方米、10.5万套,完成“城中村”拆迁150万平方米,帮助更多中低收入群众解决住房困难。 15.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落实好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颁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促进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全面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规范收入分配,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五、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6.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10项农村水利工程,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启动设施农业提升工程,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养殖业示范园区发展,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广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高科技含量、装备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逐步建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健全农产品全程质量检测体系和追溯制度。 17.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扎实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支持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农村居住社区“三区”联动发展,新开工农民住宅1100万平方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支持农村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和乡村公路改扩建项目,扩大生活垃圾处理和清洁工程试点,实施村内主干道路硬化工程,加快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努力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不断扩大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18.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完善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粮食直补政策。健全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补贴和收储制度,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继续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创新财政扶贫开发机制,完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提高农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载体功能 19.积极推进大交通体系建设。启动京津城际机场引入线,津秦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实现地铁3、9号线全线试运营,2号线区间试运营,推进津保铁路和地铁5、6号线建设。新建志成道延长线等一批城市道路,打通连接外省市及区县间交通主干道,推动重点道路拥堵段改造。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增加公交车辆更新补助,推动快速公交系统、专用车道和场站建设。加快解放南路地区综合开发,完成南水北调滨海新区一期供水工程,继续实施独流减河、潮白新河、蓟运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实施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治理河道15条,新建扩建污水厂5座,完成于桥水库周边污染源治理工程,建成大港、贯庄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快燃煤供热锅炉改燃替代和“黄标车”治理。启动郊野公园建设,完成“两河三堤”改造任务,新建绿地1700万平方米,植树造林17万亩。进一步巩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启动旧楼区居住功能三年提升工程,加快京津城际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大力推进次支道路、社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保持城市环境整洁优美、规范有序。 七、健全财政体制机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20.推进预算制度改革。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市与区县财政分配关系,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困难区县资金补助,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基层财力保障机制。规范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编制内容,进一步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强化基本支出管理,推动项目滚动预算编制,完善重大项目预算事前评审机制,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21.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完善以收定支和据实结算项目支出方式,扩大预算绩效评价范围,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安全性、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建立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建立健全覆盖各级财政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严格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公开,扩大预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大力压缩一般性、消耗性支出,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出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费用,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22.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全面清理和妥善处理存量债务,解决好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完善政府性债务举借融资机制,规范债务审批决策程序,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严格控制新增债务规模,不断形成“借用管还”良性循环机制。 23.加强财税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金财工程建设,以财政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将主体业务应用纳入一体化管理,形成各级财政内部、财政与同级预算单位、上下级财政互联互通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修改完善税收征管系统、开发专业化管理系统、整合改造网上申报与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征管和纳税服务水平。深入开展财税数据分析利用,不断改进信息应用质量。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强化制度规范和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建成财税数据中心。 24.加强会计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继续扩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着力推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加强对中介机构的政策引导和日常监管,规范和引导会计行业健康发展。 八、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管理和服务能力 25.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继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全体财税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能力。继续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和党员干部学习制度,着力突出学习成效,不断破除束缚科学发展的陈旧观念、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行政水平。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广泛组织开展经验总结和交流研讨,不断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紧紧围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主题,积极开展“双联”活动,为基础和群众送温暖、办实事,解难题。加强财税文化建设,注重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提高实效,充分发挥好文化建设在财税工作中的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 26.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实施竞争性选拔干部和交流轮岗工作,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坚持从严管理干部,不断健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干部考核体系,加强对领导干部审计监督。加强干部奖惩工作,坚持优先培养、选拔、使用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健全干部退出机制,加大对不胜任、不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创新培训形式和内容,健全教育培训管理和考核激励机制,分级分类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2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实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完善政策制度、执行监督、绩效考核紧密结合的权力监督体系,不断健全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和干净运行。继续抓好内控机制建设,以查找“三类”廉政风险、健全“三道”廉政风险防线、把握“四个”廉政风险管理环节为重点,组织开展财政部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以落实“人机结合”风险防控模式为契机,组织地税系统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监管检查,不断构建防范风险的长效机制。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健全外部测评、内部检查、社会监督、部门协调有机结合的行风建设服务考核监督体系,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着力培养财税干部视野开阔、作风过硬、奋发有为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履行部门职责。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