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避税地”生存法则

来源:新金融观察 作者:袁诚 宁广靖 人气: 时间:2014-04-28
摘要:  碧海、蓝天和沙滩能给一个地方带来什么?   《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曾对泽西岛有过这样的描述: 他们发现自己管理着一个涉及上万亿美元的全球范围的产业,大体说来,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掌控能力。...

  碧海、蓝天和沙滩能给一个地方带来什么?

  《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曾对泽西岛有过这样的描述:“他们发现自己管理着一个涉及上万亿美元的全球范围的产业,大体说来,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掌控能力。”现实是,诸如泽西岛这样的避税地发掘出了除旅游以外的营生。每天,庞大到难以想象的资金进出这些小岛,隐秘地流淌在离岸中介、银行、信托等机构所搭建的通道中。这里聚集着全球顶级的高净值客户人群,但外界很难获取这些资产大鳄的相关信息,因为这些岛屿以“保密”闻名。

  回顾历史,最初这些避税地型离岸金融中心依靠渔业、旅游、贸易和海运为生,后来逐步探索发展起了船舶注册、离岸公司注册等产业。延续至今,不少避税地型离岸金融中心的旅游业也很发达。以塞舌尔为例,这个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关注的岛屿拥有发达的金融业和旅游业,但工农业却不发达。那些在这个岛国注册的离岸公司也被要求“不许实体经营”。所以离岸公司更多的是以离岸账号经营、接单或转挪资金为主。

  过度膨胀的离岸金融业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地人的就业集中在金融服务机构,这导致那些缺乏金融知识的离岸岛当地人生活得异常艰苦,而暴利者炫耀性消费的现象也颇为常见。

  “这些地方高收入者多,但实体经济普遍不发达,产业结构比较畸形。这也导致当地社会自我奋斗的机会不是很多,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关系社会"。”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

  “保密”的岛屿

  避税地指的是那些可以被人们借以进行所得税或财产税等国际避税活动的国家或地区,它为从事投资经营活动的企业提供了免税或低税的优惠待遇。在地理位置上,除了卢森堡等少数地方外,避税地型离岸金融中心多数是港口、海岛及沿海地区。它们有的离主要城市很近,如泽西岛距离伦敦只有45分钟的飞机航程。

  很多在避税地注册的商业组织不在当地经营,但在登记、监管、信息披露、税务、管理等方面享有离岸区法律规定的特殊政策,不过并非所有的避税地均为零税率。在塞舌尔、摩萨亚等区域不征收任何所得税,被称为纯“避税地”,还有的避税地收取部分税收。

  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天津分行一位产品经理这样描述避税地的特征:颁布特别法,培育宽松法律环境和税收环境;一般离岸区不与任何国家签订税收协定或反洗钱协议;执行法定注册代理人制度,信息高度保密;没有外汇管制,金融业较发达;政局和离岸政策相对稳定。

  一般来说,这样严格的“私密保护”成为岛屿除了税收之外另一不可忽视的吸引力。比如,董事、股东的信息是严格保密的,外界一般无法查册。

  这种“私密”是由那些银行、信托、中介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合力打造出来的。它们为客户私人定制出的条款对“保密性”做到了万无一失。你不会知道离岸公司背后的主人到底是谁,谁会从离岸信托中受益。自动化设备商陈锋向新金融记者透露,他在塞舌尔的离岸公司就不是以他的名字设立的。

  “在避税地注册的商业组织既有工商企业,也有金融机构,如大型跨国公司和索罗斯量子基金那样的对冲基金。好多离岸公司是项目公司(SPV),即一个项目注册一个项目公司,一家公司或金融机构管理着多个项目公司。通过这种操作,隔离不同项目之间风险传递,让自己或客户在每个项目上面的风险和潜在损失有一个上限,而不至于影响公司其他部分业务。”梅新育告诉新金融记者,这些离岸公司的目的除了避税,还有规避母国监管要求,包括资本结构、信息披露等要求。而国内改革企业注册制度,可以设立一元钱公司,取消公司年检,但要求公司信息公开;这会激励不少不愿透露自身信息的投资者去境外离岸金融中心注册公司,然后以离岸公司为工具在国内投资注册,从而保护自身信息。

  离岸业务的蓬勃发展使籍籍无名的避税地进入全球视野。它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当地无需付出多少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就能获得财政收入。目前来自离岸公司的收入已经成为避税地主要税源,同时也给当地律师、会计师等相关中介产业提供了就业机会。

  有报道称,避税地人口五个人中就有一人进入离岸公司上班。由于避税地人口并不充裕,金融人才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短板,并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比如商业公司的董事可能既是银行系统的高管,也是政府机构从业人员。

  在避税地,大量律师、会计、银行等服务性机构随时准备为海内外客户的避税需求服务。一旦政府有了新措施,他们就会被雇去进行详细分析,寻找税收漏洞和提供解决方案。当然,只有少数大公司顾客能够支付起提供专业避税方案的服务

  每天,庞大到难以想象的资金进出这些小岛,隐秘地流淌在离岸中介、银行、信托等机构所搭建的通道中。这里聚集着全球顶级的高净值客户人群,但外界很难获取这些资产大鳄的相关信息,因为这些岛屿以“保密”闻名。

  经费,不过,看似昂贵的手续费与可能会节省下来的税收相比还是划算。

  喂饱食利者

  在避税地,离岸中介、代理注册机构、离岸银行、离岸信托等机构是最为现实的食利者。避税地一般不直接对企业开放,而是与获得经营许可的代理注册公司合作,利用低税收、宽监管的优惠措施吸引全球资本。长此以往,当地金融机构累积形成的金融资产管理规模巨大。

  显然,离岸公司及离岸金融业务足以喂饱这些金融服务机构。在遥远的避税岛上,离岸业务的发达吸引了无数高智商的“脑袋”打理与未曾谋面的顾客的业务,他们衣着光鲜,拿着高薪,享受着迷人的海岛风光。与其他地方不同,避税地的金融从业者对客户的认知十分有限,他们对离岸账户的资金来源及使用目的并不关注,也很少进行尽职调查,即便是非正当来源的资金流入当地,他们也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到手的肥肉谁也不舍得放弃。

  陈锋告诉新金融记者,注册塞舌尔离岸公司时,自己除了花钱,其他的并不清楚,是全权委托中介公司进行办理。公司并没有接受当地银行的调查,也无资产实力的审核。

  这是一条清晰的注册路线图:企业—中介—代理注册公司—金融机构(可办理离岸业务)。曾在义乌做离岸公司中介业务的上海励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成向新金融记者表示,之前有位约莫三四十岁的俄罗斯男子找到他,希望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一个离岸公司。这个做服装和五金贸易的生意人在中国进货销往俄罗斯,注册离岸公司主要是为资金流转方便。通过离岸公司,资金逐渐汇入小岛账户,免税的同时还可用来支付货款及公司管理经费。“那时候注册一家离岸公司比较便宜,大概3000元人民币,利润大头给了直接代理注册的公司,我们只赚七八百。”陈成说。

  在这个避税圈子里,金融机构往往有相对固定的合作伙伴,合作模式轻车熟路,即便是来路不明的资金,它们也要狠狠地赚上一笔再顾及国际舆论及监管的呼声。它们甚至为自己的各类客户想好了退路,即开设离岸账户后,账户受益人可以更改,未来万一母公司被监管部门清查,离岸账户的受益人可以立即转到先前约定的其他受益人身上。

  避税地的未来

  实际上,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大量精英人士与富裕人群都跟离岸金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对离岸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很低,避税地为全球范围内“不问出处”的资金提供了庇护和管理场所,甚至包括属于恐怖主义的资金流动,这令监管层十分头疼。针对近年来避税地涉嫌逃税、洗钱的案件层出不穷,各国纷纷加大监管,但不少欧美国家也感到矛盾,对避税地是“既讨厌又需要”。

  “避税地的存在对国家资本流动、税收、金融调控乃至防范恐怖主义都有影响,但对经济生活中一些必要的操作是有用处的,对美英金融业用处尤其大。”梅新育称,在我国,境外上市操作等,都需要用到离岸金融中心工具。

  尽管国际上对避税地的态度不一,但一些国家还是专门制定了法律法规,防止企业通过避税地离岸公司进行逃税、漏税。监管层希望母公司管辖区对通过离岸子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征收所得税,不管这部分利润有无进入母公司账目或是留在离岸公司。这样的话,避税地的税收优势便不复存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律师、会计师、银行等往往绞尽脑汁寻找破解之策,使监管难上加难。

  作为较早制定反避税地法规的国家,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制定了《国内收入法典》,对必须在美国纳税的外国子公司的收入种类作了规定;在西欧,各国税率较高,大量居民将资产存放在卢森堡、瑞士等离岸金融中心。加强离岸金融监管的举措体现在2002年通过的新《储蓄税收法》中,它要求各国银行间实现信息互换,削弱银行的保密制度,以便从居民的投资收入中获得相应税收。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储蓄税收法》在打击欧洲避税地的离岸金融活动的同时却使资金流向了国际上其他避税地。

  鉴于离岸公司的注册地与经营地处于分离状态,单靠一国力量的监管十分困难,国际间的合作日渐加强。目前比较知名的全球性金融监管协调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及金融稳定论坛组织。不仅如此,国际间也通过达成多边协议或公约的形式加强有关离岸逃税信息交换的合作。去年8月,我国国税总局和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共同签署了《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打击跨境逃避税行为。今年4月初,我国证监会与泽西岛金融服务委员会签署《证券期货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致力于加强与境外证券期货监管机构的交流合作。

  随着国际打击逃税、避税、洗钱等合作增多,避税地正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压力。部分避税地承压之下被迫修改相关公司注册法规。有评论称,长远来看,银行保密制度将逐渐消失,“避税天堂”的好日子将不复存在。“避税地需要与主要经济体加强合作,主要经济体也会给它们留一条生路。”梅新育说。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财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