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是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降成本”则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抓手之一,而实施营改增全覆盖,恰是今年“降成本”易收立竿见影之效的部分,因而值得各类企业所期待。 营改增税改起步于2012年,最初从上海先行试点,半年后开始扩围。到去年上半年,除金融、建筑、房地产、生活服务等四大行业外,营改增已覆盖至国内服务业的各主要门类。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面向企业的、由各类减免税所构成的减税负举措,共实质性减轻各类企业税负2400亿元。其中,经由营改增减轻的企业税负达1700亿元。营改增无疑成了减轻企业税负的“第一功臣”。 单独把1700亿元拎出来挺抽象的,可如果把它与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税收8.38万亿元(同比增幅为7.6%)作一对比,可以发现,它相当于全国同期税收的约2%。换而言之,如果不实施营改增,去年前三季度全国税收增幅还会再增加约2个百分点,达到9.6%左右。倘若再把度量的时间标尺拉长,从2012年至2015年前三季度,所有已纳入营改增的国内企业,已累计减轻税负约5000亿元。如是算账后,人们不难得出一个较客观的结论,即政府致力于为企业减轻税负,态度、行动、效果皆是可触摸和可量化的。 2015年前11个月,全国金融、建筑等四大尚未开展营改增税改的行业,共征缴营业税约1.6万亿元(占全国同期营业税约六成)。若以此作为测算基数,今年营改增扩大至上述四大行业后——且此项税改在今年首季即行铺开,全国将因此减少税收约2800亿元。拿此数据加上2015年全年营改增实现减税约2200亿元的预估数,如果金融等四大领域的营改增在今年首季就能起步,意味着今年仅营改增一项,全年可为企业减轻的税负就有望逼近5000亿元。平心而论,这样的减税力度,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度都是很难做到的,甚至是不敢想象的。 由于企业利润普遍下滑,企业亏损面和亏损总额都呈持续扩大态势,导致作为国家三大税收来源之一的企业所得税降幅过大。再加上“卖地财政”已走到尽头,全国性“紧税收”局面已很难再咸鱼翻身。而与此同时,国家财政的刚性支出却在持续增加,令国家收入相对于支出,处于“八个油瓶七个盖”的窘迫状态。于是,为维持积极财政政策之“积极”的鲜活度及灵活度,今年适当扩大财政赤字成为不二选项。虽说实际可扩大的赤字比例要到2016年全国“两会”才能明了,但按照去年国内GDP近70万亿元的预估数推算,若财政赤字占比上调1个百分点,政府今年可“额外增收”约7000亿元。尽管国内的赤字财政占比离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尚有一定距离,但扩大赤字从性质上讲终究属于寅吃卯粮,带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 除了营改增之外,“十二五”初期所锁定的单向税改任务均已实现。有舆论认为,营改增全覆盖之所以未能在2015年年中按计划铺开,主要是财政部门态度“欠积极”——过于患得患失。笔者以为,“欠积极”一说对期盼营改增甘霖雨露的企业而言虽情有可原,但置于桌面上毕竟有失公允。营改增全覆盖,对财力趋紧的财政部门固然有难言之隐,可更隐蔽的实质性阻力往往来自于地方,根子则缘于1994年施行至今的“分税制”。 根据“分税制”安排,营业税乃地方税,增值税为中央税。营改增后,中央虽对地方有不同程度之返还,但对地方而言毕竟“损失”大于“收益”。故而,在地方需花钱项目比中央更多的现状下,营改增全覆盖的时机选择,就成了中央不能不考虑地方感受的一大顾忌因素。 得益于中央持续的正风肃纪及清理行政性、事业性乱收费、乱摊派,自十八大以来的3年间,国内企业所承担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费负”已呈逐年下降态势。在此背景下,再为企业经营“降成本”,在企业用工成本已步入刚性“强增长”通道,短期内这一趋势很难停歇的情势下,今年最可触摸度量的“降成本”之策,无非是减轻企业的社保负担和继续为企业减税负两大项。前一项虽说也能立竿见影,但毕竟总的减负盘子偏小。所以,营改增全覆盖即便“咬咬牙”也得推,而且启动时间越早,越能收到“雪中送炭”之实效。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